多元语境中革命历史的审美表达
——新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发展综述

2019-11-21 14:35李茂华
电影评介 2019年20期
关键词:题材革命历史

李茂华

20世纪80年代,河南电视台制作播出电视单本剧《周总理的一天》,湖北电视剧制作中心制作播出《中原突围》,上海电视台制作播出《孙中山与宋庆龄》,四川电视台制作播出《朱德》,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序幕由此拉开。1987年8月,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在京成立,此后,我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中宣部和广播影视部的领导下,开始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与中国近代革命和现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紧密相连的电视剧片种,这段历史时期是我党我军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由一穷二白到走上小康之路的历史。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代表,其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一门艺术,电视剧如何展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如何塑造和表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及中国近代革命与现代化进程,这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命题。回顾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历程,“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艺术总是在“某一侧面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风貌与时代精神”,也在时代中雕刻着自身。

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现代性启蒙与伟人书写

经历过“文革”的阵痛,80年代的文艺界充满着反思与批判,革命话语隐退,精英文化张扬,现代性启蒙再次成为学术界言说的中心,社会上涌动着一股理想主义情怀,也充满着对精品文艺作品的强烈渴求。在这样一种氛围下,80年代的文艺创作,力求打破前政治话语与革命意识形态的限囿,突显“人”与“人性”的现代性启蒙思想。一方面,普通人走入文艺作品,成为作品表现的主要对象;另一方面,表现革命领袖的艺术作品,也在积极探索突破“三突出原则”带来的扁平化、模式化的英雄主义表达模式,寻求更为人性的伟人形象塑造。在此期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显现出自觉的艺术创作探索意识,在伟人形象书写上,既要兼顾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又要兼顾作为革命领袖的“伟人”与作为普通人民的“凡人”形象的艺术结合,在伟人形象表达上实现了探索性突破。

(一)伟人的“凡人小事”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尽管仍然以我党我军我国主要领导人为描写对象,但在选材及叙事模式上,有意避开了宏大叙事,以平民视角,聚焦日常小事,挖掘和展示领袖们叱咤风云背后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在塑造伟人“神性”的同时,也展现其“人性”,使其形象更具有人情味与亲近感,增添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电视单本剧《周总理的一天》,记录了周总理在休息日这一天的行踪。从早晨周总理到理发店理发、探问朱师傅老伴儿病情,到在人民大会堂与陈毅同志审核招待外宾的演出节目单、抽空参加服务员小魏的婚礼,再到化工厂视察污染情况、在食堂与工厂工人一起吃饭,到幼儿园参观、与保育员合影……最后深夜回到家里,研究文件。周总理的一天,既是处理国家大事的一天,又是关心和爱护普通百姓的一天。电视剧将叙事重点落在周总理对普通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上,细致真切地刻画了周总理平易近人、亲切慈祥的性格,拉近了百姓与总理的距离,在当时具有以新视角新方法塑造伟人形象的创新性意义。

电视剧《父亲》视角独具,以毛岸英去世后毛泽东及其亲人们的内心怆痛与相互体谅为题材,表现毛泽东在丧子之际,一方面要忍受丧子之痛,另一方面还要对儿媳等亲人强颜欢笑隐瞒实情,内心无比痛苦。作品通过细腻的细节描写,塑造了毛泽东“伟人”形象之外的另一个形象——父亲,那个流着泪为儿子遗像扎小白花的父亲,感动了无数中国老百姓。这部电视剧是中国第一部描写领袖私人生活的电视剧作品,在当时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这一时期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小心翼翼地在政治话语与精英情怀、革命意识形态与现代启蒙精神之间寻找着自己的位置,在题材及艺术手法上寻求着新的变化与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于人文处显气质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与文治教化有关,也内蕴着“人何以为人”的思想力量。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高扬人性、追索理想的启蒙精英文化,与传统人文价值合流,在精神上体现为对理想、价值信念的坚守与追求,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与维护,在文化上也浸染着高蹈遗世的人文气质。八九十年代,在人文思想的关照下,电视剧领域出现了一批兼具理想主义、人文关怀,又突显人文气质的电视剧作品,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秋白之死》是其中的佼佼者。

《秋白之死》截取了瞿秋白从被捕到就义这一时段,在生与死的重大考验中,展现其气质与品格。电视剧主创人员之一徐慧征在《创作<秋白之死>的动因》中说:“(秋白)以惊人的坦白和崇高的人格力量震撼人心。”[1]正是这份穿透纸背的精神力量、人格魅力,打动了徐慧征,从而在多年后创作了《秋白之死》这部电视剧。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具有文人气质的知识分子。为了真实地再现其崇高品质与个性特征,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史料考证,以其真实的革命经历再现他的革命信仰;同时,为了配合瞿秋白的文人气质,电视剧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诗意化的镜头语言,与典雅的台词、有意境的画面相配合,传神地展现出瞿秋白独特的文人气质和革命家风范。整部作品“立意高远,情思隽永,叙事和抒情相统一,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2]。

(三)于诗意中见历史,于细微处见精神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历史题材影视剧备受困扰的问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是表现我党我军我国领导人、展现我国重大历史事件的电视剧类型,其身上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全国人民认同、奠定中国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的重任,毫无疑问需要严格遵循历史真实,以真正的历史精神去启迪观众。但电视剧毕竟不是史学而是一门艺术,更需要遵循艺术的规律,如果仅仅是史料的堆砌和重建,无疑会失去艺术的感染力。1988年,编导们在革命历史题材与当代人物传记电视剧研讨会上,抛出三个共识:剧作家的任务是写“诗”,不是写“史”;在“人”与“事”的关系上,人是主体;在“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上,要有当代意识。[3]这次会议,明确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方法,为其指明了创作方向。

纵观整个八九十年代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我们也能寻觅到这样一条创作脉络,即“于诗意中见历史,于细微处见精神”。《秋白之死》的诗意化镜头语言,是对瞿秋白真实革命经历和心理活动的诗化呈现;《宋庆龄和她的姊妹们》通过人、事、物、景对历史场面的还原以及对历史氛围的刻意营造,以抒情的意味传递出浓浓的历史感;《孙中山与宋庆龄》细腻地描绘了孙中山、宋庆龄二人由相识到相知到相爱的全过程,细节的描绘中点染着真挚的感情;《周总理的一天》中那于深夜中仍然点亮着的明灯……这些细节的呈现,是对革命领袖精神的动人表达,也是对那段真实历史的诗意致敬。

二、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复合语态中的革命史撰述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因其题材及内容的特殊性,自诞生起即受到国家的重视。1984年,我国专门成立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领导小组”,确立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1987年8月,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在京成立,标志着国家正式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制作、播出纳入宏观规划和统一协调。1997年初,杨伟光在全国广播影视厅局长会议上发言说:“中央领导同志要求把鸦片战争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排出来,有计划地拍成电影、电视剧,以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同年8月举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会议。之后,在国家政策的规制与扶持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开始繁荣发展。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大发展时期,也正是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开始进入迅猛发展的时期。政治氛围的宽松带来了文艺创作的繁荣;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带来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涌入,大众文化勃然兴起;精英话语与政治话语的合唱被市场所代表的商业话语打破,消费文化兴起,受众的审美需求发生变迁;各种思潮、文化的交锋,促使文艺在对话与交流所形成的复合语态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众声嘈杂的复合语态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基础上,在创作手法及艺术风格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也涌现出一批精品力作。

(一)政治语态:用厚重而深沉的革命史长卷向党和人民献礼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中国特有的电视剧类型,肩负着特殊的政治使命,具有凝聚全国人民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引领作用。因此,在我国重大纪念时节,均会推出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献礼片”进行展播。如199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全国观众推荐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中国命运的决战》等;200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创作推出的《八路军》《杨靖宇将军》等。“献礼片”已经成为我国重大革命纪念日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在国家统一协调和规划下,1921年以来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和建设史的恢弘画卷在银屏上渐次展开,其中既有革命斗争的正面描写,如《中国1921》《遵义会议》《长征》《转战大西北》《秋收起义》《保卫延安》《解放》等;又有革命领袖的精神描摹,如《开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在上海》《陈云在临江》《抗日名将左权》《杨靖宇将军》《陈赓大将》《彭德怀元帅》《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领袖》《李大钊》《少奇同志》《朱德元帅》《陈云》《上将许世友》《叶挺将军》《彭雪枫》等;也有革命圣地的革命斗争展示,如《延安颂》《中国1945之重庆风云》等;还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写照,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共和国血脉》。这些电视剧以叙事长篇,将历史时空寓于故事讲述的时空当中,精心构建叙事结构,有条有理,不枝不蔓,充分展现了各个时期我党我军的精神面貌。

将这些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一部部展开,一幅幅深沉厚重的历史画卷就在眼前徐徐拉开,这份深沉厚重的历史感和历史品格源于创作者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史实的尊重,也源于领导小组所组织的专家组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审慎指导,是所有电视剧创制人员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精神“文化自觉”的表达。

(二)精英语态:追求历史品格与审美品格的统一

中国近代革命史与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最恢弘壮丽的诗篇,要将这段历史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加以艺术的真实呈现,对电视剧创作者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事情,这中间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不是浅显地、孤立地、主观地评价;二是如何处理“史实”与“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多大程度上“忠于史实”,又如何艺术地呈现“史实”;三是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下,对于“不拘”的尺度把握与艺术处理问题。这些问题一直伴随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始终,但创作者秉承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在历史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关照下,追求电视剧历史品格与审美品格的统一。

《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对历史文献资料进行严肃考证的基础上,将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至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历史时段置于中华民族史及当代世界史的双向维度上,以毛泽东同志为叙事中心,统摄其平民意识与伟人风范,全方位深层次地开掘伟人的领袖气质,展现其人格魅力,使作品具有一种深层阔大的历史品格与气象高远的审美品质。《井岗山》在汲取党史、军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传达“井冈山精神”为核心,摒弃了符号化的宣教模式,将人物置于历史事件中以“形”绘“史”,较好地塑造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

(三)消费语态:革命史的大众化叙事

1990年代,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勃兴,受众的审美需求发生变迁,电视剧创作开始向大众文化倾斜,不少电视剧自觉吸纳娱乐元素与类型化元素,以适应消费时代电视观众的审美需求。此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也面临市场化考验,如何在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此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探索的新主题。

2003年,《新四军》通过虚构人物的手法,虚构了新四军基层指战员黄江河、余秀英、梅青,通过他们的成长经历与爱恨纠葛来结构全篇,软化历史表述,增强观赏性;2007年,《恰同学少年》将叙事视角聚焦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以青春叙事拉近与年轻观众的距离,被认为“开创了红色青春剧的剧风”[5]。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制作拍摄上审核较严,明确要求是历史正剧,所以虽然受到大众文化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总体的创作态度仍然是尊重历史、歌颂崇高的。在此前提下,创作者也不断探索新的艺术手法以提升电视剧的审美品格,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并非一味地通俗化和娱乐化。

三、2010年至今:大开大阖,谱写革命史诗

2010年《解放》的播出,标志着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进入到更深层、更细腻、更宏阔的表现历史的新阶段。《解放》以50集的篇幅,细致描绘了整个解放战争的宏阔场景,展现了国共两党的殊死较量,视野开阔,描写细腻,以唯物史观恰当评价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被认为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集大成者”。此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沿着这一路线,向深处挖掘,向宽处拓展,将我党我军我国的革命史、建设史轰轰烈烈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一)大开大阖,谱写风起云涌革命史诗

2010年以来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创作上更加大开大阖,多部作品将视野置放于大跨度的时间与大幅度的空间中,通过一系列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的营建,建构人物与事件的历史关系,于纵横捭阖、波谲云诡之中突显革命领袖的英雄气质及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加深沉厚重的史诗品质。

《红旗漫卷西风》以40集的篇幅,横跨1927年到1949年整整22年的时空,囊括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历史,通过梁、秦、李三兄弟不同信仰下的命途遭际,赞颂了信仰的力量。《热血军旗》在30集的篇幅中,讲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八七”会议、饶平整编、秋收起义、三湾改编、湖南农民运动、井冈山会师等重要历史事件,其中涉及的真实历史人物多达500个。

在大时空跨度的叙事中,不少作品也追求精致的细节,力求在精细化描摹中还原历史现场,贴近历史真实,营建历史氛围,最大程度地让观众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受到革命精神的洗礼。《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从剧本到制作历时7年,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与历史文献,“剧中人物的一颦一笑、话语姿态、现场的道具摆设、灯光色调的选择,甚至就连剧中人物写的信,演员们念的文稿等都有真实的史料记载作基础”[6]。《澎湃》在“服、化、道和人物、环境塑造上,都在前期充分考证的基础上展开艺术创作”“使人物的命运遭际与时代变迁紧密相连”[7]。

此时期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视野更加开阔,不仅有展现我党我军我国领袖风采的作品,还将视角深入地域与革命群体,丰富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表现对象,拓展了表现范围。如《绝命后卫师》把红军长征过程中的红三十四师作为故事原型,重现红三十四师广大指战员在生死存亡时刻顾全大局、英勇战斗的壮阔场面,展示闽西儿女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赤胆忠心,是我国第一部以客家儿女为表现对象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东方》中有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搬上荧屏,如“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等。

(二)聚焦青年,牢记使命,传承精神

黑格尔说:“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书’或‘圣经’,它‘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8]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部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所锻造的每一部优秀作品,都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就是以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为己任,在弘扬中传承,在传承中奋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思想基础。

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诞生以来,“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等革命精神均多次在荧屏上被弘扬,仅弘扬“长征精神”的就有《长征》《长征岁月》《长征大会师》等多部作品。进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为赢得年轻受众,在艺术表达上更加注重年轻化与通俗化,一批以青年为主要受众群体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制作播出,如《红旗漫卷西风》,演员青春靓丽,贴合青年受众的审美品位,主旨在向青年人阐释共产党人的信仰。《秋收起义》中革命领导人为清一色的青年演员扮演,被称为“红色青春史诗剧”。面向青年群体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更能赢得年轻观众的喜爱,使我党我军的优秀革命精神得以更好地传承。

习近平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9]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以艺术的形式,在审美欣赏中,让我们牢记历史,传承精神。

猜你喜欢
题材革命历史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新历史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