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礼贤《论语》德译本的结构和特色

2019-11-20 08:34邓舒
西部学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归化论语译文

摘要:《论语》是卫礼贤的第一部中国典籍全译本。由于中德文化的不同,古汉语与现代德语的巨大差异,卫礼贤的《论语》译本在结构上进行了特别安排:如篇名章节上的标注和特别说明以及列加易于西方人理解的标题;篇首附加小段说明文字;文中别加必要注释和背景介绍等。他的《论语》译本在理解中文源语言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德语读者的文化前见,将译文以异化翻译文本和归化翻译文本两种形式呈现,并将孔子一些观点类比基督教神学理念和西方文学、哲学理念,以促使译文受众更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借此赋予《论语》以新的意义和生命,这是其译注的主要特色。

关键词:卫礼贤;《论语》德译本;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4-0011-04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1873.10—1930.3)将《论语》书名译为“Kung Fu Tse Gespr?he(Lun Yü)”,直译即为《孔子谈话集——论语》。从对《论语》西译史的简单梳理来看,在卫礼贤之前,似尚无人将《论语》译为“Gespr?he”(谈话)。“孔子谈话集”这个译名很容易让西方人联想到《柏拉图对话集》(Platons Dialoge),这样便自然而然产生孔子与柏拉图这两位哲学家在东西方思想界地位相类似的想法,从而激发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仅从书名来看,卫礼贤在翻译中使用西方人熟知的概念,既使读者产生了亲切感,同时,也反映了卫礼贤对孔子积极而高度的评价。

一、卫礼贤《论语》译本的结构

卫礼贤《论语》译本包括序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人物索引、内容索引和目录。正文中沿用了《论语》原有的篇章结构,分为20篇,用罗马数字标明每篇的序号,但并无篇名。在目录中,除了罗马数字的序号外,他又为每篇加上了中文篇名的音译,如第1篇篇名为“Buch I.H?O ERL”(学而篇第一),第20篇是“Buch XX.YAU Y?O”(尧曰篇第二十)。

(一)篇名与章节

《论语》的篇名通常取开篇前两个字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如果开篇前两个字是“子曰”或“孔子”,则跳过取句中有意义的前两个字或三个字,篇名与篇下各章的内容并没有概括、提示等逻辑关系。如第9篇篇名“子罕”来自第一句“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而第10篇“乡党”的第一句则是“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对于卫礼贤来说,这些篇名“类似于希伯来人的‘妥拉(Thora)”①,可以看作是上帝启示给人类的教导与指引。

在目录中,卫礼贤标注了“*”的章节内容并非出自孔子本人之口[1]240。在大部分可以知道语出何人的章节,他都在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后加括号特别注明了该章究竟是何人所言。如《泰伯篇第八》第5章,卫礼贤在标题“Y? Huis Demut”(颜回的谦逊)之后,注明“Von Dsong Sehen”(语出曾参),说明这是曾参评价颜回的话。又如《子张篇第十九》中,基本没有孔子本人的言论,除了第18章是曾子引用他所听到的孔子的话,主要都是子张、子夏、子游、曾参、子贡等孔门弟子的言论。

卫礼贤还按照自己对《论语》的理解,为每一篇下的每一章均加列了标题,便于西方读者理解该章的内容。有的章节标题则是直接代入了西方的语境,如《里仁篇第四》第10章:“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卫礼贤译为:“孔子说:君子对天下的事物,没有绝对的偏见或偏好。他只站在道义这一边。”[1]33卫礼贤为这一章加上了标题“Sine ira et studio”,这句拉丁文的意思是“没有愤怒也没有热情”,它是由罗马历史学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55—120年)在其《Annuls》(《编年史》,也译作《罗马编年史》)的引言中提出的,认为史学的目的应该是尽可能没有偏见地报告历史事件和人物。

在此处,卫礼贤借用塔西佗的话,表明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即君子是没有偏见的,他只遵从于道义,义的原意是“宜”,适宜的事情也可以理解为应该做的事情,义也就是应行之事,也就是说君子只行应行之事。塔西佗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为西方知识阶层普遍所知,卫礼贤这样的处理方式,切合了西方读者的文化前见,便于他们理解“君子”这一《论语》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为了体现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

而有的标题则是他对内容的总结。如《卫灵公篇第十五》第39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礼贤加上的标题为“Prinzipielle ?bereinstimmung als Grundlage für gemeinsame Arbeit”(合作的基础是原则一致)[1]181,将“道”理解为原则。也有的标题在对各章的內容进行概括之后还能够体现出各章之间的关系。如《里仁篇第四》第18—21章分别为“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这几章探讨的都是关于子女孝敬父母的种种表现,卫礼贤给各章所加的标题分别为“Kindersp?cht.I:Vorhalte”(孝道I:态度)、“Kindersp?cht.II:Reisen”(孝道II:游历)、“Kindersp?cht.III:Piet鋞”(孝道III:虔诚)、“Kinderspflicht.IV:Alter der Eltern”(孝道IV:父母的年纪),[1]35 既总结了主题,又使这几章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二)篇首说明

卫礼贤在大部分篇文(除《学而篇第一》和《为政篇第二》)之前均附了一小段说明,介紹本篇的主题、结构和主要内容,阐释本篇中所涉及的孔子的言论和思想。

如《里仁篇第四》的篇首说明:“第四篇在前几章中探讨了儒家学说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仁。这一概念与‘人一词有关,《中庸》诠释了‘人的概念。《论语》中经常将这两个概念互换,也进一步证明了二者的相关性。通常,‘仁被翻译成‘人性(Menschlichkeit)‘人道(Humanit?)‘友善(Wohlwollen)‘完善(Vollkommenheit)。依据之前的释义,这些都是可行的翻译。但‘人性的词义色彩略有区别,‘人道亦是;因此为了尽可能广泛地使用概念,让概念能分别以形容词和名词形式表示,我们选择了‘sittlich和‘Sittlichkeit(人道、人性)②来表述。该词是指‘一种社会条件,它随着进一步发展、扩充成用公平的爱对待周围的人的理想,这是为了尽可能地促进自我和他我的人性(见艾斯勒:《哲学概念词典》,柏林1904年版,II,第371页)。这个定义恰与中国的概念完全一致。”[1]30该篇首说明中介绍了“仁”与“人”的相关性和“仁”翻译选词时的主要考量,本篇的主题为“仁”也就显而易见了,本篇正文的言论也主要是围绕着“仁”展开的。有的篇首说明中则有他个人对儒家思想的一些看法,或是指出了正文中他认为应当提醒读者特别注意的地方。如《子罕篇第九》的篇首说明里写道:“本篇前15章包含关于孔子性格的描述,部分出自他本人之口,部分来自其他人,还有一些是谈话和对话。第16和17章中是孔子关于万物之流逝和人类之盲目的哀叹,之后该篇的内容便转向了如学习之类更具普遍性的主题。最后的第30章在目前的形式下存在疑问。值得注意的是本篇中与《述而篇第七》相关联之处。”③既使读者对该篇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也通过提请注意使读者在阅读时提高了对重点内容的关注。

(三)注释

《论语》中涉及各类人物多达150多人(包括一些佚名人物),有上古帝王、封建诸侯、世卿贵族、贤臣良相、名流逸士以及孔门弟子等,[2]对如此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历史人物,即使是熟知中国历史的读者,也很难了解清楚每个人物的身份背景。卫礼贤大量使用注释来介绍《论语》中出现的人物,保持了译文的流畅性。如《学而篇第一》第2章的注释中,便介绍了有若是孔子的学生,也是鲁国人,《论语》中提到的孔门弟子,只有他和曾参被尊称为“子”。[1]1《卫灵公篇第十五》第41章则说的是乐师冕来拜访,孔子本着真诚体贴的态度,细心为其引路,照顾他的感受,并教导学生这就是对待乐师应该秉持的方式。卫礼贤在注释中说明,当时的乐师都是由盲人来担任的,孔子这种细心为其考虑的做法是为了不让乐师感到尴尬。[1]182而《宪问篇第十四》第16章的注释则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同为春秋五霸的齐桓公小白和晋文公重耳在做公子时逃亡国外,后回国与兄弟争位以及他们即位后对待臣属和周王室的不同态度,从而解释了孔子对齐桓公和晋文公一褒一贬的态度的由来。[1]156

卫礼贤的注释中不仅如上文那样包括了对相关历史背景的介绍,还有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如《为政篇第二》中出现的“德”字,卫礼贤在注释中指出,中文的“德”这个字通常会译为“Tugend”(美德),但实际含义远比“美德”宽广,按照中国注疏家们的解释,具有产生与生存本性即是德。卫礼贤认为,有时候,将“德”译作“Geist”(精神、心灵、灵魂)或者“Leben”(生命、生活、生存)更恰当,他本人在翻译《道德经》(“Laotse,Taoteking.Das Buch des Alten vom Sinn und Leben.”)时便将“德”译为了“Leben”。[1]8

卫礼贤还通过大量的注释和解说,对孔子在《论语》中的一些重要观点进行阐释和解说,表达了自己对《论语》和儒家思想的理解和领会。如《述而篇第七》第20章“子不语怪力乱神”。按照朱熹《四书集注》的解释,传统上一般理解为,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和鬼神的事情。而卫礼贤大胆提出了对朱熹注释的异议,将“怪力”与“乱神”当做两个词进行翻译,并在注释中对自己的翻译做出了解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孔子而言,避开奇异和罕见的事物并不是根源于冷酷的怀疑论。但这些事物不在他所行的纯然的人道之路上,如被催眠一般地关注妖魔的各种现象只会使人道陷入困惑。在这一点上他倒是与歌德志同道合,歌德让浮士德在黑暗势力可怕力量的环绕中自豪地说出:就这样把尘世光阴度过;纵有妖魔出现,也不改变道路。”卫礼贤还进一步指出,理雅各(英国汉学家)按照朱熹的注释将“怪力乱神”翻译成“非凡的事情、力量的功绩、混乱状况和精神存在,是不准确的,实际上,理雅各所理解的“怪”“力”“乱”“神”并不是“子不言”的事物。孔子本人就经常提到尽自己力量的问题(参见第六篇第10章、第一篇第6章等处),他还在历史巨著《春秋》中描述了国家的混乱状态,有的地方也提到了精神存在。卫礼贤认为,将这四个字组合成上述“怪力”与“乱神”两个概念,才是正确的解释,也有中国注疏家与他持相同的观点。[1]69同时,由于歌德是德语世界乃至西方世界最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之一,《浮士德》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在德国家喻户晓,引用《浮士德》中的语句,通过对比西方文化符码对概念进行诠释,可以消除德国读者的陌生感,加深他们对孔子如何看待“怪力乱神”的理解。

又如他为《颜渊篇第十二》第19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加的注释,其中提到,该章及之前的两章表明了孔子的国家学说理论,即重要人物对普通百姓拥有巨大影响力,美国思想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④也持这种思想。让卫礼贤奇怪的是,直到今天,中国的统治者与老百姓之间的这种关系仍然比其他地区更纯真。关于孔子是否反对死刑的问题,孔子在此强调了应该避免死刑,但《孔子家语》⑤却说在他担任官员期间,为维持一方太平未经审判就绞死了一个谋反者。花之安(德国汉学家)在1893年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宗教研究大会的报告中对孔子的言行不一进行了批判,卫礼贤则认为《孔子家语》此处的记载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甚至对《孔子家语》整体的真实性也提出了疑问。[1]129在此,卫礼贤由孔子的思想联想到美国思想家爱默生,并在注释中对孔子的观点进行了演绎,表明了自己与花之安的不同看法,这说明他在翻译过程中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了再创作,对与前辈花之安见解的不同之处也实事求是地提出,他的博学和思维开阔由此可见一斑。当然,他对《孔子家语》真实性的质疑是与当时中国学界的主流看法是一致的。

二、卫礼贤《论语》译本的特色

卫礼贤在《论语》翻译上,采取了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译相结合的翻譯方法,尽管当时并无异化与归化的概念。这一对概念是1995年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首次提出的,他根据文化信息传达的不同,将翻译方法分为归化和异化的方法。按照韦努蒂的理论,归化是以目标语或目标语读者(即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译文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它会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而异化则是以源语言及其文化为归宿,尽可能地采用源语言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有助于保持原文的异域特征和语言风格,将目的语读者引入源语言国的情境。我们通常所说的直译和意译同归化和异化这一对概念有相同之处,但并不能完全等同,前者的关注点局限于语言层面,而后者则是将立足点从语言学扩展到了文化语境。具体到《论语》译本中,卫礼贤对有的章节并列出两种翻译方法所产生的译文,其余章节则仅列出了异化翻译的文本。

在归化翻译的文本中,他“从德国或欧洲的文化遗产中选择相应的概念,并且据此或含蓄或清楚地制造一种可比性”[3]140,有时还在注释中对文本做出进一步的诠释,以使德国人更容易理解《论语》的文本含义和思想内涵,同时也是希望通过在东西方文化之中寻求到尽可能多的共同点,更好地将东方文化传往西方。归化与异化翻译方法是在文化语境下,关注两种文化相同和相异的地方,但在语言学层面,它们与许勒所言“采取一种尽可能按照字面意思的、仅仅对汉字本身所表达的内容的翻译”和“采取一种更多属于改写的、适应德语习惯和德国思想内容的翻译”[4]15并无本质的区别。

例如对《颜渊篇第十二》第19章的翻译。原文为:“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在译文左栏,卫礼贤采取了异化的翻译方法,追求的是译文与原文在字面上的一一对应,以求真实还原源语言文本的语言风格。他将这章翻译为:“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本质),说:‘如果杀掉违法的人,来帮助行正道的人,这样做怎么样?孔子答道:‘殿下治理国家,为什么要杀人呢?殿下若有善念,老百姓也会从善。统治者的本性如风,一般百姓的本性如草。风吹过草时,草一定跟着弯下。”[1]128

而译文右栏则为归化翻译文本:“季康子询问孔子,在一定情况下,为了让社会状况彻底好转,是否可以使用死刑来彻底清除危险因素,以保障守法民众的利益。孔子反对这一做法,他强调,一个好的政府完全可以不使用死刑。统治者的人格对老百姓有绝对的精神影响力,他的意愿定会自动被执行,犹如风吹过草时,草跟着弯下。”[1]128在归化翻译文本中,为了让德国读者更容易理解,卫礼贤对《论语》原文做了进一步的阐释。经过他的改写,译文更加流畅易读,更“适应德语习惯和德国思想内容”,也让读者在阅读中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东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从而推动东方文化在西方广泛传播,使更多西方人也能得到东方智慧的滋养。

又如在翻译《为政篇第二》第15章时,卫礼贤首先为该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加标题“学习和思考(概念和经验)”[1]13。用“概念”和“经验”这一对西方哲学概念指代“学”和“思”。在异化翻译文本中,卫礼贤严格遵循逐字对应的原则,译做:“只学习而不思考是没有意义的。只思考而不学习是令人疲惫的。”[1]13在采用归化翻译方法时,他又运用西方古典哲学的概念加以发挥,译做:“掌握过去流传下来的概念,而不用思维和经验的内容去填充它,这将导致僵化的形式主义。反之,抛开流传下来科学知识的确定成果,追随纯粹抽象的思维过程,那也存在危险。”[1]13为了加深西方读者的理解,他借用了西方思想界熟知的概念来翻译《论语》的重要概念。卫礼贤还生怕读者没有理解自己的意图,又在注释中直接指向了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写道:“参见康德:没有概念的经验是盲目的,没有经验的概念是空洞的。”[1]13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关于卫礼贤引用康德的这句话,能找到的最近似的是出自《绝对理性批判》的“思维无内容是空的,直观无概念是盲的”[5]52。康德想表达的意思,是“直观永远只能是感性的,对感性直观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就是知性。……思维不能直观,感官不能思维”[5]52,与孔子所要表达的“学”与“思”的关系,显然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是有所区别的,但卫礼贤主要是为了借助康德的概念来帮助西方读者理解孔子的思想,在孔子学说和康德哲学中寻求共同性。

三、结语

卫礼贤在翻译过程中实际上是在进行文本的再创造,通过阐释性的翻译,赋予《论语》文本以新的意义和生命。此外,他还在多处译文中,将孔子的一些观点类比基督教神学理念和西方文学、哲学概念,希望借此证明中西方文化的相通之处,从而促使无中国传统文化前见的译文受众能够更好地领会《论语》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之作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东西方人民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以最终融合东西方文化,创造一种新的世界文化。

注 释:

①希伯来语:?.?.?.?,英文:Torah,又译托拉,狭义上指《旧约》的首五卷(犹太人不称旧约),犹太教称为摩西律法(希伯来语:?.?.?.?.?.?.?.,Torat Moshe),或《摩西五经》即《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广义上指上帝启示给以色列人的真义,亦指上帝启示给人类的教导与指引。

②“sittlich”為形容词,“Sittlichkeit”为同义的名词。

③Richard Wilhelm:Kung Fu Tse Gespr?he(Lun Yü).Aus dem Chinesischen verdeutscht und erl?tert.Jena: Diederichs,1914,S.86.卫礼贤在《子罕篇第九》的译文中多次提及《述而篇第七》中的内容,如在第30章(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的注释中,他指出该章引用的诗并未收入《诗经》,出处不可考,但似乎与《述而篇第七》的第29章(子曰:“人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些关联。

④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是确立美国文化精神的代表人物。美国前总统林肯称他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⑤《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或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原书27卷,今本为10卷,共44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参考文献:

[1]Richard Wilhelm.Kung Fu Tse Gespr?he (Lun Yü).Aus dem Chinesischen verdeutscht und erl?tert[M].Jena:Diederichs,1914.

[2]卞朝宁.《论语》人物评传·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3](德)罗梅君.蒋锐译.孙立新校.汉学界的论争:魏玛共和国时期卫礼贤的文化批评立场和学术地位[M]//孙立新,蒋锐.东西方之间——中外学者论卫礼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4](德)威廉·许勒.蒋锐译.孙立新校.卫礼贤的科学著作[M]//孙立新,蒋锐.东西方之间——中外学者论卫礼贤.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5](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邓舒(1979—),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博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科研人员。

(责任编辑:李直)

猜你喜欢
归化论语译文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如何读懂《论语》?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