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振兴 姚晓萍
在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煤炭曾经有过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和需求的变化,以及国内能源政策的调整,山西省煤炭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试图运用SCP范式来分析近年来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进而厘清山西省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所在。
山西省是中国煤炭的重要产地,根据图1可以看出我国近1/4煤炭产量的供应是由山西省提供的。山西2007年与2008年的煤炭产量高于2009年。可见由于2009年的金融危机,山西的煤炭产量下降。同时可以看到,经过2009年之后的煤矿整合,让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度过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寒冬,2009年之后山西省的煤炭产量得到了回升。但最终在2015年时,山西的煤炭产量终结了持续上涨,呈现出稳中有降的势头。具体表现为:2010-2014年山西省煤炭年产量从7.41亿吨增加到9.77亿吨,上涨了31.84%;2015年与2014年产量相当,为9.75亿吨;2016年为8.32亿吨,比上年下降1.43亿吨,下跌14.7%;2017年产量为9.44亿吨,较上年增长13.5%。从销售和库存方面来看,以2016年为例,煤矿企业商品煤销售总量为7.52亿吨,比上年下降6537万吨,下降8%,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库存2856万吨,较年初下降2134万吨,下降42.76%,虽然有所跌落,但是山西省的产量远大于销量,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1)山西省煤炭行业集中度情况。2009年山西省开始对煤炭行业进行兼并重组资源整合,集中度明显上升,全省煤炭行业“多、小、散、乱”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进。但是,山西省作为全国第一产煤大省,全省产量与内蒙相当,但是煤矿数量却是内蒙的2倍。与神华集团相比,神华集团产量是全山西省产量的一半,相当于山西省五大集团产量之和,但山西省在全国煤炭市场的话语权上却远不及神华集团,究其根源在于山西煤炭资源的整合还没有彻底到位、集中度仍然偏低。
图1 2007-2017山西省及全国煤炭产量
(2)产业化水平分析。山西省煤炭行业的产业化水平呈现如下特点:开采和产品初级加工发达,深加工和精加工相较滞后,加工转换率低,产业链短。原煤在一次能源产量中的比重高达90%以上,在二次能源中的比重也在50%左右,在外输能源中占到了70%以上,洗精煤和焦炭只占到了6.3%和12.2%,焦化产业也是重“焦”轻“化”。
(3)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
①进入壁垒。山西省煤炭行业的进入壁垒多见于政策性壁垒。在2009年兼并重组之前,因对煤矿企业产能大小、资源和环境保护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中小型煤矿的准入审批非常容易,进入壁垒非常低。但是,在2009年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以后,在对煤矿规模提出要求的同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新企业进入煤炭行业的技术水平要求,并制定了相应的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整体上提高了山西省煤炭行业的进入壁垒。
②退出壁垒。第一,资产专用性太强。主要表现为固定资产专用性太强,煤炭行业的大部分机器设备专用性非常强,仅限于煤炭生产可用,且成本较高,如退出煤炭生产,很难改作他用、出售和变现,比如综采设备。第二,“企业办社会”现象严重。大多数煤炭企业存在“企业办社会”现象,包袱沉重。一个矿区就是一个社区,煤炭生产几乎是社区多数居民的唯一生活来源和社会之撑。在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之前,企业退出造成的职工安置压力和生计压力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致一些社会问题。
第三,对银行的债务负担过大。近年来,煤炭企业的债务负担主要是在前几年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时企业购买煤矿和投入基本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债务。银行不希望举债煤炭企业退出煤炭行业,担心贷款回收无望而带来自身损失。
1.定价行为。山西煤炭产业集中度较低,在市场上处于价格接受者的地位,定价权力较小,且对价格的影响力也较小。在2002-2011年期间山西省煤炭行业经历了十年发展的黄金期,2012年以来煤炭价格持续下跌,在整体经济下行的趋势下山西省煤炭行业也进入了漫漫寒冬期,直至2016年2月以来煤炭价格止跌并回升。
2..兼并重组行为。从2009年起,山西省大力推动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矿井个数大规模减少,保留和新改造的矿井全部实行机械化开采,总产能逐年上升。“十二五”期间,山西省不断推进大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继续深化煤炭企业资源整合,产量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资源回收率和循环利用率、安全水平、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均得到显著提升。
1.生产率及利润率。整体来看山西煤炭行业利润水平不高,甚至出现了亏损现象,但是经过2009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后,煤炭企业不论在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方面,还是在劳动生产率、资本利用率、利润率上均有大幅度提高,整体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
2.资源配置效率。长期以来山西省煤炭经济的发展过度地依赖于资源优势,资源利用率偏低,极大地浪费了自然资源,主要表现在共生、伴生资源破坏惊人。但是,从2009年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开始,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原煤洗选加工率、煤层气抽采量和利用量、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率均显著上升。
3.生产安全水平。近年来,山西省不断加大煤矿安全整治和安全改造投入力度,实施安全监控区域联网,安全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安全生产形势趋向好转。2012年,山西省出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新标准,制定了煤炭企业明确的操作规范,在煤炭产量提升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煤炭企业生产的安全水平。从此,百万吨死亡率不断下降,且一直维持在0.1以下,近年来更是连续保持“双零水平”,表明山西省煤炭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并总体平稳。
4.对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采空区、塌陷区和水土流失问题上。但是随着2009年以来兼并重组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和解决,主要表现在: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扎实稳步推进,主要污染源治理达标率不断上升;节能降耗指标全部完成,资源回收率、循环利用率显著上升;采空区、沉陷区、水土流失区的修复治理工作不断实施推进,修复治理力度不断提升。
山西省煤炭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产、运、销一体化综合经营体系,产品结构单一,加工业滞后、附加值低,经营效益受外部条件制约严重。具体表现为:开采和产品初级加工发达,深加工和精加工相较滞后,加工转换率低,产业链短;煤电材、煤电铝、煤焦油等循环延伸产业质量不高,部分现代化工项目的开发和建设缺乏系统科学的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将随之逐步减少,这也意味着煤炭资源需求会继续下降,进而导致煤炭产能过剩。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山西省虽然煤炭储量丰富,但经过长期大规模、粗放型的开采,全省煤炭储量不断下降,同时可开采年限也逐渐缩短,资源约束日趋紧张。高瓦斯、水文地质类型复杂等矿井几乎占到全省正常生产建设煤矿数量的48%,使得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加之由于整合而成的部分矿井存在图纸不实、资料不清和采空区积水积气等隐蔽致灾因素的存在,使得安全生产形势更为严峻。
山西省的煤炭开采仍有比较大一部分是粗放式开采,存在极为严重的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具体表现在:采煤、洗煤和选煤过程中,瓦斯气、粉煤灰和煤矸石等利用率低;炼焦过程中对粗苯和煤焦油类的化工产品的回收率较低;与煤炭相共生、伴生的甲烷、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硫铁矿及稀有元素等矿产资源浪费严重。
长期不合理的开采使得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下水位的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利用率较低的煤矸石等资源变成了固体废弃物,自燃时释放的气体和粉尘等进入空气污染了大气环境。
目前在科研投入方面,山西省整体落后于全国水平,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炭行业的技术创新,使得煤炭的清洁化利用和产煤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的推进进程放缓。此外,目前山西省的煤炭产业转型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法律制度、政策法规有待完善,比如在煤炭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时缺乏合理的进退机制,在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生态补偿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健全。
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虽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从行业发展态势来看仍然处于较低的阶段,产业集中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沈洁和陈新国(2013)认为,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可以提高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稳定煤炭产品价格和数量,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资源利用率。具体既可以以煤种划分,组合企业形成集团,如无烟煤集团、焦煤集团等,也可以以地域划分,组成地区性企业集团。
积极促进纵向并购和煤炭深加工,鼓励技术创新,延伸煤炭产业链。主要有以下途径:加大粗苯加工、煤焦油等深精加工;大力推进煤化工、煤成气、煤电一体、焦炉煤气和煤机合成油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煤—电—铝、煤—铁—钢(铸)、煤—焦—化等延伸产业链;开发煤层气、可燃冰等清洁新能源。
通过控增量、减存量化解过剩产能;通过市场机场对煤炭企业优胜劣汰;与金融机构积极合作解决和缓解债务问题;实行煤炭资源有偿开采,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提升煤炭资源的回采率。
加大煤炭共生伴生矿产的开发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煤炭开采、洗选加工过程中的废气废渣进行再利用变废为宝;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延长产业链,提高废气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洁净煤技术,提倡煤炭洁净燃烧,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建立健全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剥离煤炭企业“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通过市场机制淘汰的企业允许其退出煤炭行业,通过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培训等政策帮助煤炭失业工作者再就业;建立对地表水、空气、土壤、地下水的有效监测、预警和应急机制和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环境保护考评机制,对个人和企业考评引入环保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