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声英概颂祖国
——《散文诗》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辑综论

2019-11-20 09:32崔国发
散文诗 2019年19期
关键词:崇高散文诗家国

◎崔国发

中国散文诗,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与激动人心的重要庆典,从来都不缺位。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华、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智慧的载体和时代诗情的风旗,散文诗的到场,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一个个既充满爱国情、赤子心、报国志,又令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诗意世界。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散文诗》编辑部从千余件征稿作品中,精挑细选出一篇篇洋溢着激情的盛世华章,编成了这样一部气势磅礴的爱国主义交响诗专辑,包括“祖国在上”“中国智慧”“时光史诗”和“蔚蓝时代”四个栏目,以此满怀深情地向亲爱的祖国纵情歌唱并且献礼,可谓睿智英伟,博大雄豪,振拔精神,情韵绵邈,也闪耀着踔厉风发、激昂奋进的时代风采。可以说,新中国70华诞的喜庆氛围,为散文诗人奠定了新时代爱国诗篇乐观、向上、喜悦、欢快的基调。

首先我认为,这个专辑中的不少作品秉持初心使命,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开卷即有浓浓的情愫,读封二上陈兴宇《有一朵花叫笑容》中“家园。一件直抵心窝的事”“最灿烂的一朵是老百姓脸上绽放的笑容”的诗句时,就会忽然发现,家国情怀与人民情怀是一致的,也正是这种家国与人民情怀的交融,汇聚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而当你读到封底陈德远《歌唱祖国》的配诗,从诗人描绘和勾勒出的龙的图腾中,跳脱出了这样理性的句子:“有国,才有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它深深地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既体现为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大义,也是赓续、传承并绵延五千年华夏的文化传统。诗意的表达,通过“龙的图腾”“一朵花”之所“绽放的笑容”等具有表现力的意象而得以鲜明的映现。

专辑的头条隆重推出的是河南女诗人耿永红的《红船之歌》。诗人着力激发内心深处对党对祖国的一种强烈的爱,通过“一艘船,从历史深处驶出”“南湖谣”“红船,一面永恒的旗帜”,在她的散文诗中建成内在精神结构,党和祖国的伟大形象整体化了,且成为牢不可摧的坚定的信仰,由此而迸发激荡澎湃的抒情,其中,有一种生命力洋溢出来的振奋感。“南湖,红船。/就这样演绎成一面永恒的旗帜”,“一面旗帜,就是信念的方向、伟大的方向、幸福的方向”。一面旗帜的飘扬,让我们坚信,那便是诗人的信仰,是诗人的精神寄托,散文诗是激情的,同时也是冷静的,或者说是一种“理性的激情”。有了这种信仰和家国情怀,我们便景仰诗人鲜圣写的《寻梦梁家河》。一座写满沧桑且镌刻传奇的丰碑,一座抬高黄土高原高度而挺拔的宝塔,成为延安精神不朽的象征。“当历史与现实的光芒,一起融进这滔滔的延河水,我伫立或凝望:高高的宝塔山,就是划破长空的利剑,就是托起蓝天的手臂”(《宝塔山下的誓言》),“手臂”在这里完成了精神的托举,誓言便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我承诺:忠诚、捍卫和牺牲”。诗人于诗里行间,寄寓着思想的深刻、精神的崇高与灵魂的光辉。他在延安重走“知青路”,或者在梁家河听讲座,抑或感受习近平当年“寻梦梁家河”的知青生活——“寻梦”,寻找的是一颗爱民、亲民、为民的初心,“他把心留在这里,把情留在这里,把根与魂留在这里”。诗人在梁家河,映照如星如日的光芒,于“寻梦梁家河”的旅迹中立根固本,铸魂振魄,文采飞扬,深意纷呈,诗存在于思想与生活之中,思想来自心灵,来自那一颗深切的爱国与爱民之心。有了这种信仰和家国情怀,舒放在他的《共和国与知青的词条链接》中“依赖土地,知青树就根深叶茂”“每一寸土地都让种子迅速发芽,每一寸土地都让人站立得健壮与高傲”,一种对于知青日常生活体验与审美的情感体验贯注其间。有了这种信仰和家国情怀,我们也会像诗人墨未浓那样,获得一种灵魂挺举的力量:“山河在上,祖国在上”,在历史的幽深与现实的变迁中,贯通着生命和时光行进的声音,在浩漫的时空里展开生活的丰富内涵。“每一颗心都沐浴了时代的恩惠,每一束阳光都那么美”“一条铁路飞架兰渝,是一次灵魂的抵达”。有了这种信仰和家国情怀,我们便可以在十品的《延安二章》中点亮“枣园的灯光”,或在“杨家岭”的小石桌边,用记忆还原历史,用历史昭示未来,于诗性体验中实现对历史的一种答谢,对精神的一种追寻。我们可以在倪宏伟的《红色抒情》中以一种崇敬的心情抵达红色宝塔、丙安古镇、鸡鸣圣地,从中看到一种精神耸立;可以在彭俐辉的《献词》中仰望殷红国旗迎风招展的天空,拜谒无数英魂铸就的丰碑;可以“在每个角落,聆听祖国的心跳”“我爱每个家,那里不仅聚拢着温馨的灯火”“一个母亲在海边提灯远眺,像极了祖国的样子”(杨晓奕《为祖国写诗》);还可以“用惬意的镜头拥抱祖国”:“燃烧的信念和理想,聚合成声势浩大的正能量,光学镜片、镜头、仪器,是一个个发光的小宇宙”(周锋荣诗句);“而你,我的祖国,是一铺老火炕,一躺下就烙平思念、疲惫、风寒以及破碎的时间,像妈妈的体温”(红雪:《两个字》),诗人让家国情怀尽情绽放,以家庭为根基,以天下为己任,以祖国为归依。家国情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也是这些散文诗作品高度融汇和深层浸透的一种文化心理密码与精神底色。有情怀的诗人,就能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的那样:“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所以能将这种潜伏的美十足地充分地表现出来。”

诗人与他的时代总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我看来,这些歌唱祖国的散文诗,也是时代精神的凝练与熔铸。无论是爱国之情,还是报国之志,抑或是效国之行,均在精美的散文诗中打下了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烙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充满希望的新时代,不仅触发着诗人的丰富灵感,更向我们展开了华美壮丽的画卷与新的现实生活之神奇。回应时代课题,反映当下社会现实,讴歌祖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散文诗人以真为骨、以善为心、以美为神、以诗为魂的精神价值一脉相承。我们无比欣喜地看到,这些散文诗人的目光,大多聚焦在中国梦、高铁时代、美丽中国、生态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大国工匠、市场经济等全新而富有意义的题材上,他们力求审美地、多方位地展现时代的七彩景观,从时代汲取诗情,在守正出新的时代变迁中观照祖国大千之美与东方巨龙的腾跃之姿。黄志雄的《中国智慧》于中国奇迹、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赋唱;黄群英的《中国梦,求大同》于“一带一路”串起奇异的明珠光耀、“辉煌的乐章翻腾着新时代的浪花”中高歌;阿垅吟唱于古老与创新之中;高丹宇的《行吟古津》“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拉出华夏神州的雄风浩气”,其《黄河湿地》则是于生态胜景中呼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默契”;梁永周在朝阳、流水和星辰中咏叹时光史诗;路军挥起《镰刀与铁镐》写就“诗意田园,绿色风情”以及沙退绿进的塞罕坝传奇;梅一梵笔下的“天汉湿地”勾勒美丽中国之盛景,张平栽植的“村庄水稻”或是致敬祖国的一种茂密,刘贵高盛满这辽阔的尘世金灿灿的阳光,乔书彦的《呈现》书写汉正街的市场活力与生机,刘凌军以一粒盐在历史长河里游走生活的味道,姜华把历城看作时代高配的名词,让一个开发区崛起一片人间的奇迹。当然更多的诗人念念不忘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添上美好的一笔,如贵州诗人罗福成点赞驻村扶贫干部的担当与责任,河北诗人赵长在描绘雄安新区及飞出新苗歌的十八洞村,重庆诗人海清涓聚焦过秧田、摘枇杷、戴家坝、戴二娃等新农村中的新人新事新生活,江苏诗人罗书銶陶醉于青青河边的农家小院,湖南知名诗人陈惠芳写的罗文村——湖南益阳南县的一个村落,因涂鸦艺术闻名于世的村落,是那么的富有温暖、诗情与画意。生活,诚如河南诗人王雪霞所言,“是一幅徐徐打开的壮美画卷”,幸福中国是这童话里最蓬勃的词根,而这一章章散文诗则是“写给时代的留言”。著名诗评家杨匡汉在谈到时代精神的诗化展示时说过:诗是“社会生活搏动的敏锐导体”,它“应当与时代精神相通,使人感受到时代生活的某些特点与投影,诗人同民族的意愿与命运的某些联系”。读着这些与时代精神相合拍的爱国诗篇,我们不禁产生了一种“崇高的美感”。

现在且让我再说几句“崇高感”,我想这也正是这次征文作品的艺术特色。何谓崇高感?只要你百度一下就会明白:“崇高感是一种审美情感。人对崇高事物的敬仰、赞叹的情感体验。”祖国在我心中,在诗人们心中是崇高的、伟大的,读着这些弘扬主旋律和充满正能量的爱国诗篇,我们立即会产生一种敬仰、热爱之情与雄浑之美。如赵长在的《一张历史的考卷》写道:“辉煌的答案,已经写在啸傲的苍穹。/神州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雪龙远行、航母起航、北斗升空……每一个精彩瞬间,都是一篇壮志凌云、气吞山河的歌赋。”能够产生这一崇高感的事物往往雄伟、壮观,具有慑人心魄的强大力量。又如高丹宇写《黄河小浪底》:“横空出世的大坝,俨然一位仙风道骨的华发智者。羽扇轻拂,消融千里奔突的不羁和狂野,抚慰百转千回的跋涉和冲动;捻须闲庭,开启地下电厂如雷的轰鸣,拔节鳞次栉比的楼群,涂染绿肥红瘦的沃野,释放马达齿轮的豪情。”可谓雄浑、悲慨、豪放、劲健,若清代姚鼐所言:“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再如雁歌的《一滴目光,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是一道强劲的光,洞穿整个中国的脊梁”“沿着一滴汗水的边缘,我们发现高铁在庄稼地拔节,金属在房前屋后生长,城市布满耳朵的触须,网络正在传递世界的思想”。诗人向一滴目光致敬,把辉煌岁月守望。“以镰刀与斧头的名义,以70年堆积起来的信仰,在祖国富饶而辽阔的版图上放牧青春,逐梦远方。”从雁歌激荡的、奋发的、有气势的语言表达中,我们感到慷慨激昂,他用如此热情讴歌祖国的诗,生动地诠释了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的美学观点:“风格的庄严、恢宏和遒劲大多恰当地运用形象”与“诗的形象以惊心动魄为目的”。从诗美学的维度考量,这些散文诗的确是元气淋漓、意气风发而壮声英概的。谢谢《散文诗》,为我们烹制了一席脍炙人口而富有精神养分的词语的盛宴!

猜你喜欢
崇高散文诗家国
家国两相依
散文诗八骏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无名的崇高
略谈“家国情怀”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