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

2019-11-19 07:09李荣涛
领导科学论坛 2019年17期
关键词:挑战意义

【摘要】建设生态宜居家园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富民强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新时代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环保意识缺乏、参与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挑战。为此,必须着力提高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健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建设绿色家园。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意义;挑战;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19)17-0011-04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对实现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意义重大。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五位一体”总布局,关系乡村振兴战略总体擘画。补齐农村生态环境短板,必须正视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方式方法,全面系统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农为国本”,是针对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而言的,但这也同样适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所占地表面积来说,农村要大于城镇。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仍然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大部分。第二,从植被覆盖率方面来说,城镇明显低于农村。各类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地面硬化率高,地表植被多是人造景观,很难对整个生态圈的平衡起到真正作用。第三,从历史演进来说,城镇是在农村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少数城市因袭旧制承继原有城市的衣钵外,我国新兴城市的原有基础多为农村。打造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为将来的城镇化创造生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对城市环境问题进行治理的同时,更应对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加以关注。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

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经济发展的低水平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不利影响。相对于城市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劳动技能缺乏,收入水平低于其他行业。当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人们大都选择把经济收益放在首位,即使对生态环境有所考虑,也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农民增收与生活宜居的矛盾凸显,农村付出了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巨大代价。而没有经济保障的生态文明建设,群众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也会降低,很难从根源上破除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2.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农民缺少环境保护的行动,主要是缺少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缺乏,除了和前述经济原因有关外,还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关。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总体而言保留了传统农耕经济时代的特点。一方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然是很多农村群众的思维定势。传统农业社会,人们从自然中获取一定数量的资源以维持生计。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幅度尚在大自然的承受范围之内,大自然也处于一种缓慢再生的状态。另一方面,工业文明之前,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使用偏少,对生态环境构不成太大的威胁。即使生产生活垃圾不经处理,大自然也能依靠自身净化系统使其消耗。时代在向前发展,人口数量剧增前提下,自然生态的再生与修复能力已经远远不及人类的过高消费水平和资源消耗,传统社会中的生活方式已经明显不再适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形势。受教育程度、認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作为个体的人很难清楚地看到时代的改变。在此情况下,人们就很难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在生态环境基础性地位日益显现的今天,不注重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落后的社会意识,已然成为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

3.群众缺乏参与途径

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进行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很注重对农民群众积极性的引导与发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农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机制都是不够完善的。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支撑。虽然大部分乡村配置了一定数量的垃圾存放装置,也配套了环卫工人。但这些基础设施存在数量少、不容易操作、清理不及时、工人工资低等问题,村民随意处置生活垃圾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二是农村缺少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监督渠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群众的事。只有双方共同决策、共同执行、共同监督,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美丽乡村的脚步才能不断向前迈进。关于美丽乡村“怎么建”、生态文明建设“怎么干”等问题多是领导决策、基层执行、群众服从。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群众的作用被极大地削弱了,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要想形成人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想效果,必须改变农村群众的尴尬局面。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往往最容易引起群众不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1.坚持绿色发展,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类的各种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变化而变化。人类的第一需要就是为维持自身肉体存在而获取衣食的需要。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满足了衣、食、住等最基本的需要之后就会追求生活质量的提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人民群众已不再局限于基本生存产品的获得,进而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起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农村改革座谈会上指出:“要因地制宜搞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改变农村许多地方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秸秆乱烧的脏乱差状况,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2.提高群众环境意识

思想引领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培育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只有让群众懂得了“大自然是人类的存在与活动基础”的道理,牢固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才能够有实实在在的环境保护行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创新宣传教育形式,通过广播、标语、网络等形式,让广大农村居民充分认识到对生活环境的保护同自身的生活和利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积极培育群众的生态意识,形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思想的革命、思想的转变,必须有理论的引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精辟论述了生态环境的基础性地位,科学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准确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突出作用。它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坚决贯彻其基本战略,努力开创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3.健全群众参与途径

建设绿色家园,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人民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政府应通过实实在在的作为,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美好环境需要,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群众这一社会群体的监督作用。要通过设立举报电话、开通网络信访等方式,鼓励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案件的举报。健全环保基础设施尤其是偏远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环保设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有些地区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都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存在很大关系,如农村垃圾箱的安放、取暖设备的配置,等等。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造成生态环境压力的重要因素,过度的消费方式对产品供给具有不可估量的拉动作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使广大农村群众树立新的生存观和幸福观。

4.做好政策保障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系统阐述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理念、原则、目标以及八项制度具体的改革内容,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框架,确立了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绿色转型和绿色增长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各个地区应制定具体的民生保障政策,特别是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应给予政策倾斜。作为公共事业的组织者,政府应根据我国目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状况,通过灵活有效的政策安排,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在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置于首位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市场要素,促进这一部分资源的合理流动。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财力支持,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注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生态经济,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优势经济模式,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共同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因此,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要从源头抓起,通过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要求化为内在动力,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設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定人民立场,不断提高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0.

[3]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68.

[4]韩景云,周卫英.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及对策[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1).

[5]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40.

[6]列宁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3.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5.

[8]杨智明.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N].中国环境报,2018-12-07.

【作者简介】李荣涛,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猜你喜欢
挑战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k”的几何意义及其应用
我来挑战(二)
有意义和无意义
生存 挑战
诗里有你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