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戒尺 行有所止

2019-11-19 01:27王萌
新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戒尺管教家长

王萌

2019年4月,广东省司法厅公布了《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其中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甚至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此规定再次引发了对教师管教权的热议。有的教师吐槽:“管教学生就像玩鳄鱼拔牙的游戏,你不知道哪颗牙什么时候会一下子咬住你,让人提心吊胆,就连大声教育学生心里都得忐忑半天。”

管教权原本就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约束学生的一把戒尺,只有心中有戒尺,行为才能有所止。可如今,管教却成了教育不能言说的痛。为了让管教摆脱体罚的嫌疑,更为了让教师敢用、会用、用好管教权这把戒尺,我们应对教师管教的范围、原则、程序等细化。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比如新加坡的所有中小学都可以处罚学生,包括允许并授权教师(当事教师除外)鞭打违纪学生;法国明文规定,学生犯不同的错误就有不同的管教方式,比如,学生学业不合格,要留级处理,打架、迟到、旷课要被罚写作业,假如有更严重的错误,可以开除;在澳大利亚,有一些公立学校设立了警戒室,学生违反了校纪校规,就会被请到警戒室,由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管教:赔礼道歉,写检查,最严重的是开除,如果再不起作用,就会被送到特殊学校;德国的法律规定也比较严格,比如学生逃学,家长就要交罚款,孩子要在社区服务一段时间,等等。

管教权的行使应充满智慧,简单粗暴的管教手段未必有度;管教效果应是让学生付出适当代价,但不会给学生带来身心伤害;管教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接受管教中反省和获得成长。

在社会对管教权还没有充分认识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利用舆论大力宣传学校和教师在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方面的作用和价值,普及科学正确的育儿观。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协会、家长会、亲子课堂等途径,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管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教育合力。

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设立监督部门,可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成立由责任监督员、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委会代表等组成的管教权监督委员会,共同商议管教方式,監督管教过程,评估管教效果。

教师在行使管教权时应当灵活,例如,当性格内向和性格外向的学生都面临管教时,要考虑到他们自尊心强度不同,抗挫能力也不同,教师在实施教育时要考虑学生的特殊心理。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做到因时因事因地行使管教权。例如,教师在全班面前管教学生时,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帮助犯错学生改过自新;教师单独教育学生时,应注意与学生的言语交流,多站在学生立场考虑问题;当学生认识到错误后,教师要见好就收,适时加以褒奖,软硬兼施。

总之,只有家长和全社会理解与支持,管教权才能成为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作者单位:北京工商大学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戒尺管教家长
戒尺进课堂 戒尺进心中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学生送我一把戒尺
家长错了
专家点评亮分
“戒尺热销”说明惩戒教育也重要
正面管教在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体会
管教晚矣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