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后部鼓吹初探

2019-11-19 03:02张驰
大众考古 2019年5期
关键词:画像砖牛车乐队

文 图/张驰

“前后部鼓吹”是中国古代一种乐队形式,大概从汉代开始就已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发,政权更迭频繁,前后部鼓吹在考古材料和历史文献中说法不一,出入较大。

文献所见前后部鼓吹

汉唐间的文献对前后部鼓吹有大量记载,主要涉及用途、使用者身份、乐器、乐工等方面。自汉代以来,皇室除使用前后部鼓吹作为卤簿外,往往还将其作为重宝赏赐给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如《艺文类聚》记载,“东宫旧事曰:皇太子妃给织成衮带,白玉佩,四望车,羽葆、前后部鼓吹各一部”,太子纳妃,赏赐羽葆鼓吹和前后部鼓吹各一部。对臣子而言,能够获赠前部鼓吹或后部鼓吹是莫大的荣幸。《魏书•杨播传》载杨椿累功受赏,“永安初,进位太保、侍中,给后部鼓吹”。《魏书•萧宝夤传》载:“孝昌二年四月,除宝夤侍中、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假大将军尚书令,给后部鼓吹,增封千户。宝夤初自黑水,终至平凉,与贼相对。数年攻击,贼亦惮之,关中保全,宝夤之力矣。”朝廷鼓励萧宝夤平定叛乱,赏赐其后部鼓吹,以助军威。《周书•贺拔胜传》:“普泰初,除都督二岐东秦三州诸军事、仪同三司、岐州刺史,进封清水郡公,增邑通前三千户。寻加侍中,给后部鼓吹,进位开府仪同三司”,贺拔胜多次升迁,受赏后部鼓吹。

一般位高权重的大臣在死后往往会收到整套前后部鼓吹的追赠,与皇室沾亲带故的臣子亦是如此。如《梁书•萧业传》载:“天监元年,追崇丞相,封长沙郡王,谥曰宣武。给九旒、鸾辂、辒辌车,黄屋左纛,前后部羽葆鼓吹,挽歌二部,武贲班剑百人,葬礼一依晋安平王故事。”萧业死后被追赠前后部鼓吹。《陈书•陈昌传》:“第六皇弟昌,近以妙年出质……于中流船坏,以溺薨。四月庚寅,丧柩至京师,上亲出临哭。乃下诏曰:……给东园温明秘器,九旒銮辂,黄屋左纛,武贲班剑百人,辒辌车,前后部羽葆鼓吹。葬送之仪,一依汉东平宪王、齐豫章文献王故事。”陈昌曾作人质,葬礼规格极高,其中就包括受赠前后部羽葆鼓吹。

从汉至唐,在朝会、出行、仪仗等卤簿中,前后部鼓吹的身影随处可见。《晋书•舆服志》:“中朝大驾卤簿:先象车,鼓吹一部,十三人,中道……皆卤簿左右引各两行,戟盾在外,刀盾在内,鼓吹各一部,七人……次黄门前部鼓吹,左右各一部,十三人,驾驷……次金根车,驾驷,不建旗……自豹尾车后而卤簿尽矣。但以神弩二十张夹道,至后部鼓吹……次黄门后部鼓吹,左右各十三人。”高等级的卤簿以前部鼓吹开道,次为主人乘坐的牛车,后部鼓吹殿后,队伍两边还有层层卫兵。《隋书•礼仪志》载大业七年(611 年)隋炀帝征伐辽东,举行了隆重的出兵仪式:“众军将发,帝御临朔宫,亲授节度。每军,大将、亚将各一人。骑兵四十队。队百人置一纛。十队为团,团有偏将一人……前部鼓吹一部,大鼓、小鼓及鼙、长鸣、中鸣等各十八具,扛鼓、金钲各二具。后部铙吹一部,铙二面,歌箫及笳各四具,节鼓一面,吴吹筚篥、横笛各四具,大角十八具。”前部鼓吹乐器有鼓、钲、鼙、鸣,后部鼓吹有铙、箫、笳、节鼓、筚篥、横笛和大角,乐器种类丰富。《唐六典》对此事亦有记载,将其归结为卤簿,称为“出师仪制”。《通纪》:“六月,凯旋。太宗亲披黄金甲,陈铁马一万骑,甲士三万人,前后部鼓吹。”唐太宗伐隋凯旋而归,前后部鼓吹列于仪仗队伍。《通典》:“皇太子冠讫,诸卫率依常行卤簿,陈列威仪仗卫,前后部鼓吹备列。”皇太子卤簿,常备前后部鼓吹。据《唐六典》,天子大驾使用的前后部鼓吹乐器种类最繁杂、数量最多,“前部:扛鼓十二,夹金钲十二;次大鼓一百二十;次长鸣一百二十;次铙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次大横吹一百二十,节鼓二,夹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二十四;次扛鼓十二,夹金钲十二;次小鼓一百二十;次中鸣一百二十;次羽葆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后部:羽葆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次铙鼓十二,夹歌、箫、笳各二十四;次小横吹一百二十,夹笛、箫、觱篥、笳、桃皮觱篥各二十四”。

除高等级前后部鼓吹外,文献对一般品官使用的前后部鼓吹亦有详细记载。《唐六典》:“一品已下、三品已上鼓吹并朱漆;铙及节鼓、长鸣、大横吹五彩衣幡,绯掌,画蹲豹五彩脚;大角幡亦如之。其大鼓、长鸣、大笛,横吹、节鼓及横吹后笛、箫、觱篥、笳等工人服绯紬帽,赤布袴褶;金钲、扛鼓工人服青紬帽,青布袴褶;铙鼓、箫、笳工人服武弁,朱褠衣,革带;大角工人服平巾帻,绯衫,白布大口袴。四品铙鼓及箫、笳工人衣服同三品,余鼓皆绿沈;金钲、扛鼓、大鼓工人服青紬帽,青布袴褶。凡钲、鼓并列于道,左鼓、右钲。大驾之钲、鼓皆加八角紫伞,皇太子之钲、鼓加六角紫伞,王公已降加四角青伞。”

考古材料所见前后部鼓吹

文献资料能基本描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后部鼓吹的面貌,可以具体到乐队使用的乐器、乐工的穿着等。要印证文献资料是否属实,需要从考古材料入手,尤其以同时期的考古材料最有说服力。

图①前部鼓吹

图②后部鼓吹

图③冬寿出行图

1949 年在朝鲜黄海北道安岳发现的多座壁画墓中,3 号墓出土了使用东晋穆帝纪年的墨书题记和丰富精美的壁画,因而广受学术界的关注。据墨书题记,墓主人“冬寿”是东晋王朝的使持节,兼平东将军、抚夷校尉,也是一方太守,故我国学界往往称安岳三号墓为冬寿墓。晋制规定,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有权力杀二千石俸禄以下的命官。由此可见,冬寿拥有很高的地位,这点在其墓葬规模和随葬品亦可体现。该墓为多室石墓,规模宏大。墓室内保存了大量精美壁画,其中就有描绘墓主人出行的宏大规模壁画,即“冬寿出行图”。这支盛大的仪仗队由250 多人构成,以墓主乘坐的牛车为中心,前后各有文武大臣、乐工、仆从等,两侧有卫兵、家丁等重重保卫。在这支仪仗队中就有一支前后部鼓吹乐队。乐队分为两队,分别在牛车的前后。前者为前部鼓吹,以钲、鼓开道。乐工步行,戴巾帻,着袴裤;后者为后部鼓吹,奏箫、笳和鼙,乐工戴武冠,着深衣,腰间系白色革带,骑马奏乐。

图①②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墓北壁壁画局部及前部鼓吹

河南邓县画像砖墓画像砖

第二柱下部乐队画像砖,前部鼓吹乐队

第六柱乐队画像砖,后部鼓吹乐队

第五柱牛车画像砖

近年,在山西大同沙岭发现了一座北魏时期的壁画墓。墓室北壁有一幅墓主人出行图,其中亦有鼓吹乐队。由于这部分壁画有些模糊,仅能观察到该前部鼓吹的两组乐队。其中一组所奏之鼓,形制与冬寿墓所见别无二致;另一组所用乐器上方有伞盖,但乐器已难以辨认。

除墓葬壁画外,在画像砖中亦常见前后部鼓吹。通过画像砖在墓葬中的摆放位置,我们可以更加直观感受前后部鼓吹在仪仗队伍中位置的特点。

河南邓县画像砖墓图像配置示意(李梅田《西曲歌与文康舞:邓县南朝画像砖墓乐舞图新释》)

1957 年,在河南邓县学庄村发现一座南朝时期的彩色画像砖墓。该墓全部由花纹砖和彩色画像砖构成。东壁第一柱为战马画像砖,第二柱上下分别为武士画像砖和乐队画像砖,第五柱为牛车画像砖,第六柱为乐队画像砖。墓主乘坐牛车,为出行队伍的中心,前有甲骑具装、班剑武士和前部鼓吹乐队,后有后部鼓吹乐队。

前部鼓吹共四人,从右数前两人吹奏长鸣,后二人腰挂朱红色鼓,右手持鼓槌,左手持鞀。李梅田教授将后二人左手手持之物释读为“鼗鼓”。笔者认为称为“鞀”更加准确。据《汉书•杨雄传》载,“鞀,古鼗字。鞀,小鼓也”,鞀即是鼗。又《后汉书》引《淮南子》曰:“禹县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有狱讼者摇鞀”,《宋书•乐志》:“小鼓有柄曰鞀”,手摇之小鼓曰鞀,比之“鼗”更贴切。后部鼓吹,即第六柱乐队画像砖,五人,所持乐器从右数依次为横笛、排箫、长角和胡笳。

不可忽视的是,随葬器物中亦有前后部鼓吹的身影。以1984 年在孙吴朱然墓中出土的一件宫闱宴乐图漆案为例,该宴乐图中绘有后部鼓吹乐队,三人一组,从左至右依次演奏鼙、箫和笳。箫、笳和鼙均是后部鼓吹中最常见的乐器。据《晋书•乐志》,笳来自西域,“胡角者,本以应胡笳之声”,胡笳逐渐演变为胡角。箫往往与笳搭配使用,故文献中常见“箫笳”一词。鼙,亦称“鼙鼓”,是一种小型鼓,起初在马上使用,后来也置于地面使用。

安徽马鞍山孙吴朱然墓漆案宫闱宴乐图局部

余论

至迟从汉魏开始,前后部鼓吹已用于卤簿和赏赐。天子大驾代表了古代仪仗出行的最高等级,亦代表了前后部鼓吹的最高等级。但在古代墓葬中,我们可以见到的多为品官使用的前后部鼓吹。故这类前后部鼓吹更具有一般意义,结合文献资料也更加准确可靠。根据本文分析,可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的前后部鼓吹特点作以下总结:一、前部鼓吹居于牛车之前,后部鼓吹居于牛车之后;二、前部鼓吹往往以钲、鼓开道,使用较为大型的乐器,后部鼓吹一般奏箫、笳、鼙等小型乐器;三、在演奏方式上,前部鼓吹多为步行,后部鼓吹有时亦常见骑马奏乐。

魏晋南北朝时期,前后部鼓吹可以代表人的身份地位,一般的品官都不一定可以使用。到了宋代,前后部鼓吹逐渐泛滥,不再为达官显贵所追捧。透过前后部鼓吹,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古代社会人们在身份等级上的差异。根据现有的考古材料,我们对前后部鼓吹还只能勾画出一个粗略的轮廓。

猜你喜欢
画像砖牛车乐队
花的乐队
梦想乐队
赶牛车
花的乐队
运大米
乐队指挥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文明小镇上的牛车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