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营墓群墓葬分布
联营墓群位于江苏仪征刘集镇联营村谢庄组、赵营组及联合组一带的高地上,距庙山汉墓西北1 公里,是仪征市一处西汉早期墓葬的密集埋葬区,与庙山汉墓关系密切。2018 年的发掘工作自4 月启动,发现并清理汉代墓葬57 座、陪葬坑3 座。本次发掘的汉代墓葬基本沿袭了战国时期楚墓的特征,为竖穴土坑木椁墓。木椁内填青膏泥,除棺室外,还有一至四个厢,厢的多少表明墓主人身份的高下,最高规格为一棺四厢。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等各类文物1100 余件。
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器物,可以将墓葬分为西汉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墓葬墓向一致,均为南北向,墓主头向南;排列有序,规格较高;夫妇皆为同茔异穴埋葬。男性墓主位于东侧,墓室内皆随葬兵器且兵备各有差异,军事色彩浓重。出土有成套的鼎、盒、壶、瓿、釉陶器组合,奁盒铜镜置于厢内,其中M26、M41 出土“臣”字铭文的穿带印。M59 身份最高,推测这些墓葬与庙山陵园关系密切。中晚期墓葬规格较小、墓向杂乱无章,既有同茔异穴夫妇合葬、也有单椁合葬墓。釉陶器组合不成套,有陶灶、石磨等器物出土,奁盒铜镜置于棺内。说明西汉中期后墓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王陵陪葬区已被废弃(见晚期墓葬打破早期墓葬现象),演变为公共丛葬墓地。
早期墓葬M59
M59 边厢及头厢
中期墓葬M22
龟座立凤铜灯
铜香薰
韘形玉佩
“范胥奇”玉印
包金环首书刀
通过对发掘墓葬的分期分型以及出土随葬品研究,早期墓葬所对应的时代为西汉早期高祖文景时期(约公元前206—前154 年)。多座男性墓葬中有官印及兵器出土,指示与庙山王陵关系密切,推测为吴王刘濞时期吴国的中下级武官。中期以后约汉武帝时期开始,由于庙山王陵区的废弃,该区域转变成汉广陵国的平民丛葬区,这从墓葬的朝向及出土随葬品的平民化中得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