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与龙:中国纹饰》
【英】杰西卡•罗森 著,张平 译
上海书画出版社,2019 年4 月
本书是著名学者杰西卡•罗森的重要著作之一,作者选取了“莲”与“龙”两种代表性的装饰,研究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互动及其内在驱动。作者利用丰富的考古材料和博物馆藏品,涵盖石窟、陵墓、家具、银器、陶瓷、纺织品和书籍等多种媒介,视野宏阔,研究细致,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
《海岱考古与早期文明》
燕生东 著
商务印书馆,2019 年1 月
作为中国文明起源多元中的一元,海岱文化区以其发展的连续性、稳定性以及世俗性(理性)独具特色;在中华早期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夷夏东西”分布格局,海岱史前居民大规模西迁,海岱文化曾深度融入华夏文明,对中华早期文明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
《东周王城研究》
徐昭峰 著
科学出版社,2019 年5 月
本书以1954 年发现并确认的涧河两岸的东周王城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王城与成周的关系、始建年代及其营建过程、基本布局、城郭形态、宫城的确认及宫殿建筑、手工业遗址及其市场与贸易、仓储和祭祀遗存、王陵分区、墓葬与车马埋葬制度等。
《粟特银器》
【俄】马尔沙克 著,李梅田等 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年5 月
《粟特银器》为“中亚考古之父”马尔沙克先生的经典著作,作者图文并茂地整理归纳了粟特银器的相关内容,框架完整,思路清晰。同时,将金银器的研究放置于中亚考古学和艺术史的视野下,对每件器物背后的内涵作出的精妙解读,至今仍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六朝陶瓷论集》
谢明良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年1 月
本书乃作者多年研究六朝陶瓷的学术论文合集。为了全面理解六朝陶瓷的发展演变轨迹,作者采取分区研究的方法,将陶瓷史所呈现的现象有效地结合到历史学的领域之中,并进一步提供了理解六朝时期不同地区历史文化现象的物质资料线索。
《蒙古考古》
【蒙】策温道尔吉等 著,潘玲等 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 年5 月
本书采用教科书式体例,系统介绍了蒙古国境内从史前到蒙元时期的考古遗存及考古发现和研究简史。全书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早期铁器时代、古代国家时期三大部分,每一部分下再以时代为序细分若干章。本书是目前最新的系统、全面介绍蒙古考古遗存的专著。
法国图卢兹CNRS 研究机构的分子考古学家团队对欧洲和亚洲各地的马厩遗址进行研究,获得278 种古代马及其亲缘物种的DNA 数据,将古代马和现代马的遗传信息对比,复原了长达5000年的马类历史。在哈萨克斯坦博泰人(最早开始驯化马的人群)定居点找到的DNA 显示,被驯化的物种并非现代马的祖先,而是现代马的旁系亲戚。尽管没有找到现代马的祖先,研究团队找到了两个新的马类谱系。一个在大约4000 年前漫游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土地上;另一种在同一时间段生活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这两种马都已灭绝,在现代马的DNA 中未能找到其留下的印记。研究还表明,许多现代马的特性是在近期出现的,选择性繁殖大约在200 年前表现得更为强烈,并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后果。比如马的体格更强壮、持久力更棒,而遗传多样性严重下降,遗传疾病风险增高。
(任芳言,科学网)
考古学和遗传学的证据表明,岭南地区的稻作农业来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但是水稻进入岭南各个地区的时间和路径等尚有不同的说法。多位学者研究表明,渔猎采集经济在岭南史前生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水稻和稻作农业的出现时间比较晚。在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支持下,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挑选了广州茶岭遗址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部分灰坑和遗址典型剖面分别进行大植物浮选和植硅体分析。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至少在距今4400 年前,茶岭先民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新石器时代末期,该聚落的生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先民同时从事水稻种植、采集业和狩猎活动来维持生计。商周时期,水稻的种植规模有所扩大,采集业仍是先民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岭南地区的史前水稻遗存梳理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栽培稻开始出现在岭南地区并获得较大发展,分别在距今5000 年、4500 年前后传入广东和广西地区;此后在距今4500 年左右遍布粤北石峡文化各遗存中,并沿珠江进一步向岭南内陆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茶岭遗址的水稻遗存,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直接测年最早的水稻遗存,证实了水稻至少在距今4400 年已经到达了珠江三角洲的北部。
(夏秀敏等,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
伦敦大学学院学者领衔的团队分析了南美洲约1400 个考古点的放射性碳定年法数据,并将其与相关气候数据进行对比。研究者通过观察数据间联系认为,距今8000—6000 年间,气候突变导致南美洲本地人口大幅下降,而这段时间之前,南美洲本地人口正经历一段较繁荣的增长期。
(张家伟,新华社)
此前研究认为,人类在距今1.7万—1.3 万年间进入亚马逊地区,但这些人群被认为经常迁移。直到约2500 年前,更加稳定的觅食社会才被认为生活在固定的地区。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Jos Capriles 和同事在对亚马逊西南部的稀树草原今天玻利维亚境内3 个“森林岛屿”的探索中发现了相反证据。这3 个“森林岛屿”是大草原上的环状森林,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当他们挖至地下两米深时,发现了烧焦的泥土、陶瓷碎片、种子、木炭残留物和5具人类遗骸。墓葬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他们的牙齿很完整,但磨损严重。这表明他们是年龄较大的成年人,且饮食中贝类食物含量很高。对土层的碳年代测定表明,这些人是在距今6820—6250 年前被埋葬的。研究者在墓葬下面的地层挖掘出鹿、食肉动物、犰狳、啮齿类动物和一些鸟类的骨头。此外,他们还发现了该地区考古遗址中常见的鱼类和鳗鱼遗骸。在遗址中到处可见的腹足类贝壳表明,这些地区靠近湿地,并且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收集和运输贝类,供其在居住地食用。在其中一个森林岛屿上,研究者发现了一些烧焦的黏土块。它们在可能是灶台的地方被硬化成陶瓷。这表明,当时寻找食物的人在持续用火,而且火的温度较高。
(宗华,科学网)
玉器在中原地区直到仰韶文化晚期才开始出现,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数量和种类不断丰富,龙山时代进一步发展。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玉器大多来源于周边地区,且不同时间玉器的来源地域并不一样,仰韶时代主要来源于红山文化和崧泽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主要来源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时代主要来源于山东龙山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玉器的传播之路也是礼制的引进之路,通过新石器时代玉器的不断引进,中原地区的礼制也在不断地整合、完善,最终形成了二里头文化比较完备的玉礼制度。
(袁广阔等,《中原文化》2019 年第2 期)
《亚述王表》主旨在于宣扬亚述王权的永远流传。其编纂意图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保存亚述国王的历史信息,二是展示当时在位的亚述国王行使王权的权威,三是巩固当时在位的亚述国王王权的正统性。《亚述王表》对亚述王权的刻画表现出三个特点:一是通过“以今释古”的方式塑造亚述王权的永恒如一,二是从“民族性”的视角描述亚述王权的延续,三是以写实性的手法追溯亚述王权的起源。
(陈飞,《世界历史》2019 年第1 期)
5 月6 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公布了荆州龙会河北岸墓地等4 项重要考古成果。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均发现自各地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龙会河北岸墓地324 号墓出土战国楚简324 枚,载有东周时期十余位楚王、楚国高级官员,以及西周武王、周公旦的相关事迹。荆州胡家草场墓地12 号墓出土简牍4546 枚,是单座墓葬出土简牍最多的一次,内容包括历谱、编年记、律令、经方、遣册、日书等。西安北里王汉代积沙墓,造型别致,做工精美,墓葬时代、墓主信息明确。西安南郊焦村墓地发现两座目前所见十六国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相对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的墓葬,出土文物,体现了民族融合大背景下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特点,许多规制与建造方法开后期墓葬之先河。
(国家文物局网站)
出土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层出不穷,新方法和新视角的引入,使我们得以重绘丝绸之路作为博物之学与方术实践的生成与衍变的场域而呈现的世界图景。将“书”与“物”视为物象原境、文化表征、历史记忆与生命体验的“统一场”,借由出土文献、考古文物与传世史志、域外典籍、艺术作品的互相发明,重构传统知识的幻化诸相,反观知识建构与器物形式、书写行为、仪式空间、术数实践之间的关系,发掘知识—信仰传统的深层构造和多维指涉,并从“术”的层面重绘不同文明间的接触、汲取、交融与再创制的文化景观,建立起“博物、方术、空间”相融合的研究范式,不仅可以在方法论上开拓丝绸之路研究的新面相,而且能为从多元信仰—文明融摄的角度探究民生宗教的特性提供新的取径。
(余欣,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