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形成机理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群体性与个体性金融声誉交互作用视角

2019-11-19 21:49
社会观察 2019年7期
关键词:个体性信贷业务群体性

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民营经济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日益突显。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深陷融资困境的泥淖。

个体性与群体性金融声誉的内涵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金融声誉作为一种信号指示器,是关系型融资模式下银行和投资者判断一个企业资信水平高低,进而决定是否对企业进行贷款或投资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成本具有重要影响。根据金融声誉归属主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群体性金融声誉”和“个体性金融声誉”,二者的内涵及交互作用模式分别如下:

(一)个体性与群体性金融声誉的基本内涵

所谓个体性金融声誉是指特定中小民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在与其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该中小民营企业金融行为的总体性印象。从产权角度而言,个体性金融声誉是单个企业的私有财产,由单个企业享用,依靠单个企业来维护,因此中小民因企业有较强的动力去维护自身的金融声誉。与此类似,群体性金融声誉是社会公众在与中小民营企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各中小民营企业金融行为的总体性印象的总和,但与个体性金融声誉不同,群体性金融声誉是全体中小民营企业的一项共有财产,由全体中小民营企业共同维护,其开发利用过程具有显著的外部性(单个中小民营企业维护群体性金融声誉所带来的好处并不能为其所独占,而个别中小民营企业损害群体性金融声誉所带来的坏处却要全体中小民营企业共但),触发了显著的“公地的悲剧”,严重抑制了群体性金融声誉的持续快速增长。

(二)个体性与群体性金融声誉的交互作用模式

群体性金融声誉与个体性金融声誉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个体性金融声誉对群体性金融声誉的影响

中小民营企业个体性金融声誉对群体性金融声誉的影响模式具有非对称性,只有当个体性金融声誉改善的普及面超过一定临界值时,个体性金融声誉的改善才会转变为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的提升;但个体性金融声誉的恶化对群体性金融声誉的抑制作用却具有累加性,中小民营企业的个体性金融声誉危机很容易演变为中小民营企业群的群体性金融声誉危机。

2.群体性金融声誉对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反作用

群体性金融声誉对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影响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美化”作用,即群体性金融声誉有利于粉饰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原有发展水平,推动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发展;二是“侵蚀”作用,即群体性金融声誉将降低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发展水平,致使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在评估特定中小民营企业时所形成的“评估金融声誉”低于原有的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与此同时,群体性金融声誉对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反作用是对称的,无论是在群体性金融声誉的改善阶段还是恶化时期,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变化方向都与群体性金融声誉的演进方向保持一致,在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较高时,群体性金融声誉将放大个体性金融声誉,而当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较低时,群体性金融声誉将压缩个体性金融声誉。

金融声誉的交互作用影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作用机理

在特定条件下,群体性金融声誉将会对特定中小民营企业的个体性金融声誉产生直接影响,随着群体性金融声誉的不断改善,群体性金融声誉对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影响模式将会从“完全遮盖”“部分掩蔽”向“美化”方向演进。与此相对,特定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将会从“完全被剥夺”“部分被限制”向“助推”方向演进。

具体而言,当群体性金融声誉足够好,以致于超过第一临界值τ1时(如图1的l3所示),绝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预期收益都是正数,这将触发金融声誉的“晕轮效应”,诱使传统金融机构放松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警惕性,调高名义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助推“评估金融声誉”水平及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全面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足够好时,信贷资产质量提升的边际收益水平变化较小,与此相反,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规模扩张所带来的规模效应较为明显(单笔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边际成本下降较快),故此时规模经济是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信贷业务决策的主要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捕获更多的规模经济效益,降低单笔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成本,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整体收益水平,传统金融机构将有意识地调高全体中小民营企业的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推动“评估金融声誉”水平的“虚假性”上涨,最终通过如下两个方面来促进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是,致使部分原本在临界金融水平以下的中小民营企业跃升至临界金融声誉水平以上,原本完全无法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支持的中小民营企业变为可以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部分信贷资金支持;二是,在经过群体性金融声誉的“掩饰”后,原本就在临界金融声誉水平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其“评估金融声誉”水平将会更高,能够获取的信贷支持数量将会更加充足。

但随着群体性金融声誉的恶化并跌破第一临界值τ1时(如图1的l1所示),特定中小民营企业的个体性金融声誉将遭到一定程度的侵蚀或遮蔽,并将触发金融声誉“掩蔽效应”,严重抑制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当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低于一定临界值τ1时,传统金融机构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平均收益将大于零,开展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是有利可图的,但伴随着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资产质量也在不断下滑,由此造成的损失也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张,规模报酬递增的速度开始放缓,由此带来的规模收益水平大幅降低,两相对比之下,信贷资产质量开始上升为传统金融机构中小民营企业信贷决策的主导性因素。在此背景下,为了规避损失,提高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总体收益水平,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时将更加谨慎,在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声誉评估时开始将较低的群体性金融声誉纳入参考范围,这将触发严重的“声誉侵蚀”效应,并将通过如下两个渠道抑制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增长:一方面,使部分原本在临界金融声誉水平以上的企业开始落入临界金融声誉水平以下,原本能够通过传统金融机构信贷审查并成功获取信贷支持的企业无法获取信贷支持;另一方面,经调整后,实际的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仍在临界金融声誉水平以上的企业,其融资能力也将受到一定的程度的损害,其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取的信贷额度将会大幅下滑,融资需求将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

随着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的进一步下滑并低于临界值τ2,特定中小民营企业的个体性金融声誉将完全被群体性金融声誉所遮蔽,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也将被完全剥夺,这就是金融声誉的“完全掩蔽效应”。这主要是由于,当中小民营企业的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低于第二临界值时,绝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预期收益都是负数,只有极少数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预期收益为正,若不加甄别和控制,传统金融机构经营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平均收益将会低于零,故此时传统金融机构将拒绝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供给,关闭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广大中小民营企业将陷入普遍性的融资困境。

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群体性金融声誉的发展实践来看,其发展水平既没有高于第一临界点,也没有低于第二临界点,而是位于第一和第二临界点之间,这对个体性金融声誉构成了一定的侵蚀,拉低了传统金融机构据以做出信贷决策的“评估金融声誉”的发展水平,弱化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能力,加剧了其融资困境。

破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支持体系

结合群体性金融声誉与个体性金融声誉交互作用机理,从如何改善群体性金融声誉水平,弱化群体性金融声誉对个体性金融声誉侵蚀的角度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

1.改变传统金融机构征信观念,将非金融行为征信纳入信贷决策参考范围。征信信息不足是导致个体性金融声誉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彰显,个体性金融声誉危机很容易演化为群体性金融声誉危机,最终导致群体性金融声誉侵蚀个体性金融声誉的征信体制根源,因此,应切实扭征信管理机构的征信观念,拓展征信信息的参考范围,将非金融行为征信信息纳入信贷决策参考体系,例如可将公民的火车、飞机、轮船、公交、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公共交通征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公用食堂等生活领域的征信信息纳入金融征信体系,并将其作为银行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

2.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征信系统互联互通机制。为实现非金融征信信息信贷决策化,应加快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拓展征信信息的征集场景,除针对社会化公共行为建立征信系统外,还应积极鼓励各单位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建立局部的社会征信系统。与此同时,还应加快征信信息立法,明确征信信息的归属,建立健全征信信息的互联互通机制,加快各征信信息的共享进程,积极鼓励私人无偿共享自己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积累的私有征信信息,通过社会征信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社会化的征信信息搜集网络,将分散的信用信息集中起来,构建中小民营企业及中小民营企业主信用行为的全息画像,有效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的信用信息供给能力,彰显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矫正中小民营企业信贷市场失灵,缓解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3.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成本分担机制,综合采用定向降准和成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提升信贷收益水平,刺激其扩大信贷规模,化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成本分担机制不健全(甚至是缺失)是诱使传统金融机构用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来替代信贷规模扩张的内在根源,因此应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信贷成本分担机制,积极采用定向降准和组建中小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来提升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收益水平,增强传统金融机构开展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的动力,扩大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供给,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与此同时,金融及工业和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可联合发力,共同成立具有公益性质的中小民营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于按照规定发放的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资金发生的风险,传统金融机构可按照既定的标准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申请补偿资金支持。

4.深化信贷担保体系改革,组建“互联网+”信贷担保公司。缺乏足够的信用担保是导致中小民因企业的群体性金融声誉危机具有累加性,进而导致群体性金融声誉长期在低水平区域徘徊,并最终引发金融声誉“掩蔽效应”的信用担保体系根源,因此应深化信贷担保体系改革,加大信贷担保的组织结构及业务模式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筹建“互联网+”信贷担保机构。

5.深化金融机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筹建“互联网+”银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和中小民营企业政策性银行。专门针对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金融机构的缺失是导致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成本过高、规模经济效率无法得到有效发挥、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规模持续偏小、大量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不能的金融体系结构根源,因此应深化金融机构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筹建与中小民营企业信贷业务特征相适应的“互联网+”银行、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以及中小民营企业政策性银行等。与此同时,还应建立健全受助中小民营企业群的内部互助机制,积极鼓励发展壮大的受助中小民营企业极通过各种手段反哺中小民营企业基金和其他困难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此外,还应积极筹建专门针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银行,及时为发展前景广阔,资信水平优良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长期贷款,有效拓宽优质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显化中小民营企业的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让优质中小民营企业较高的个体性金融声誉水平转变为强有力的融资能力,全面提升中小民营企业对金融资源的可及性,缓解优质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

猜你喜欢
个体性信贷业务群体性
论邓·司各脱个体性概念的形成
辩证的“个体性”
破解小额信贷发展难题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增长
海德格尔存在论源头新发现
个体化时代与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定位
关于群体性事件防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