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截至2019年三季度,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在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孙玉清看来,无论是西宁宁食集团、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落户,还是园区产业提质增效升级的效果显现,这背后都离不开组织力的助推。
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0年,下分东川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甘河工业园区和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等4个园区,其中221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
为进一步加强开发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近年来开发区党工委把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与实施党建项目结合起来,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在推进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加快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先锋作用,推动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争做“排头兵”、争当“领头雁”,为开发区发展保驾护航。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下属园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体悟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并紧紧围绕建设服务性基层党组织这一核心,搭建党员服务平台,建立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园区企业员工送法律、送培训、送温暖等,进一步拉近党组织同党员群众的距离。
“箱子一拎,说走就走。”在青海康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党员侯柠笑称自家党委的组织生活就是如此“任性”。打开党建工具箱,党旗、党徽、党章等一应俱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新编入党教材》等材料一应俱全,更别提还有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党政综合办副主任朱卫京说,仅他们园区就已发放89个党建工具箱,做到每个支部至少配一个,“以保证党组织生活随时随地开展,确保一个党员都不掉队。”
如今,在西宁宁食集团、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可可西里集团等8家企业内的显眼区域,都高标准建起红色阵地,不仅成为企业一张靓丽名片,也为职工提供一个日常休闲去处——谈心、聊天、看看红色书籍。这股组建红色基地的风潮很快弥漫开来,截至目前,4个园区共新建红色阵地12个。
在青海塞奇食品有限公司的党建谈心谈话室里,一幅幅员工的书画作品展示上墙,党支部副书记牛刚说,这样的布置就是想让员工有一种家的氛围。
阵地数量上去了,组织生活质量也要跟上。在开发区党工委的带领下,以组织互联、工作联动、活动联办、表彰联合、党员联管、阵地联建、服务联盟等区域化党建实践活动正在开展,不断拓展园区党建工作宽度。
依托下属4个园区,开发区党工委实行联点帮建活动。按照“非公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目标,从军转干部、离退休机关老党员、企业出资人党员中聘请党建指导员36名,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组织开展党的建设指导活动,实地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300余家,征求各类意见和建议40余条。在此基础上,开发区还针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工作难开展的现象,推出“四级联点”帮建工作机制,据朱卫京介绍,目前园区党委班子成员、园区国企派驻机构成员、机关部门党小组成员、机关党员等已联系了85个非公企业党组织,梳理工作细则,组织帮建活动等。
在南川工业园区,从园区党委委员到普通党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党建指导员。园区党办副主任刘海兰说,这些党建指导员联点47家已建党支部,为“一支部一特色”献计献策。“这些年,他们一直坚持机关和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共同述职评议,共同参加党课评选,不仅加强机关党员干部同非公企业党员的互联互通,也营造了各基层支部互比互超的良好局面。”
“通过抓好党组织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三支队伍’建设,以增强开发区企业党建力量。”孙玉清说,开发区每年投入120多万元,全部用于企业出资人、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者的全覆盖培训、非公企业党组织阵地建设、党组织活动经费保障等,“这笔经费年年都不够用,各企业党组织自筹不少费用,以确保组织工作顺利开展。”
有了资金保障,力量也要跟上。开发区党工委制定了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轮训计划,每季度对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人员进行分级培训,截至目前,各园区累计开展培训16次。同时,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也没有拉下,通过“园区工匠”“党员先锋岗”“党课轮流讲”等活动评比,不断增强党员归属感荣誉感自豪感,并购置7500余册党建书籍供各支部配发。同时,坚持“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党员骨干培养成中层领导”的工作理念,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已培养60名非公企业党员,把最优秀的人吸收到党组织周围。
党组织不断建强,党员队伍不断扩大,企业活力不断迸发,西宁(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党建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