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茹
洪河遗址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客拉尔基区是新时器时代古遗址。该遗址在嫩江右岸,是2019 年中国六大考古发现之一。
洪河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及金时代和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经过6 次发掘,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为嫩江流域新石器晚期至清代的考古研究和人群的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富拉尔基,地处齐齐哈尔市西南的嫩江中游平原,东经123°38′—123°43′,面积375 平方公里,气候为中温带,年平均气温4℃。就是这样的一个区域,矗立着一片片厂房,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厂、北满钢厂、电厂排成工业走廊。工业区外肥沃的土地上生长着茂盛的庄稼,洪河的温水稻米散发着诱人的米香。
2020 年新年伊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9 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会上揭晓了2019 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成功入选。这源于2019 年,一个考古发现,把富拉尔基的历史推到了4000 年前的春秋。
2019 年夏,富拉尔基区作家协会组织了一次采风,车队从繁茂商业区开出来,远离了喧嚣的城镇,停在几根粗大的铁管围墙之外。徒步走过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就来到了洪河遗址,据说省考古队的专家刚刚撤离,回哈尔滨进入后期研究。他们已经在这里进行了4 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他们工作的工棚外还飘着黑龙江省考古队的旗子。遗址的场面很开阔,沿着土质阶梯下到底处,用敬畏之心近距离地打量着周围。4 个比邻的半地穴式建筑,每间房屋面积50-100 平米,呈长方型,房屋四角的柱孔还在,有的地方高出像灶台、烟囱,有的地方低凹,可盛放下浴桶、浴盆。这显然是先民居住的场所。这些居住场所之外是环壕,宽约6 米、深约3 米的环壕,足可以防御野兽和外敌。据说现场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有陶、石、骨器。
在考古学历史上,青铜器所代表的冶金时代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辉煌的高峰。而在冶金时代之前的漫长时期,人类又是如何生活的呢?人类出现先经历了石器时代才进入到青铜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后,人类不再依靠天然取火,而是学会了人工取火,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制陶,还会饲养家畜。洪河遗址发掘证明,早在春秋时代,这里就筑有环壕护卫的先民的家园,居住面积很大,称得上豪华,还有陶罐盛放食品,有磨制很精美的骨器作为装饰,算得上奢侈。那么,这是谁的家?谁的部落?谁的国?如果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早的人类家园,还有比这个更早的生命吗?
松嫩平原富含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1956年7 月10 日,富拉尔基北满钢厂在825 工地基建施工中,发现了距地表9 米深的完整的披毛犀化石,骨架高1.83 米,长3.67 米,其土层含有的物质为大兴安岭冰水带来的沉积物,这具披毛犀骨架现存放在黑龙江省博物馆。2007年我在博物馆参观,一走进大厅就看到一个庞然大物,这个来自家乡,并以家乡名字命名的富拉尔基披毛犀。标本被架支成迈步行走的姿态,这虽是远古时期的生命遗骸,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那一刻我震撼了。据考证,此披毛犀为成年个体,不是死于外界袭击,学者推断可能是披毛犀行走到湖边时,不慎掉进深泥坑不能自拔而亡。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全长1370 公里,注入松花江,水系丰富,在富拉尔基区境内流程33 公里,支河水系丰富,埋藏披毛犀化石的地方,属于河湖相,由河、湖的水流沉积物逐年层层复盖而来。每当春天冰雪溶化就泛滥成春汛,把泥沙冲击到湖中;夏季洪水撤了,在潮湿的湖岸上又长起一年生草本植物,植物冬天死亡,冰雪复盖,次年春汛再随泥沙沉积,终于使湖泊干涸,成为草原的一部分。
披毛犀生活在距今上万年以前的冰河时期,其后自然气候变暖,抑或是天然火灾,披毛犀、猛犸象等大形动物灭绝,人类开始了采集和渔猎生活,从居无定所到定居下来,建造房屋,到使用工具,播种,有了语言就进化成最优秀的生命物种;有了产品积累和剩余就形成了阶级和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王朝就是这样翻开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从此,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制社会。
洪河遗址并不是偶然发现的。1930 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对齐齐哈尔市昂昂溪五福遗址进行了调查与试掘。1932 年发表了《昂昂溪史前遗址》考古报告,将墓葬和地表采集标本为代表的遗存年代定在新石器时代。
1982 年,齐齐哈尔文物管理站对位于富拉尔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西南进行考古调查,发掘老龙头遗址,出土了红衣陶鸭形壶等珍贵文物。遗址区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和第三隆起带的交接处,地势平坦,平均海拔145 米,南窄北宽,西高东低,如果从嫩江东岸望过来,这里地貌特征酷似一个昂首向南翘望的龙头,沿龙头向北,一条弯延曲折的土岗直达富拉尔基城南。龙头昂着,龙身蜿蜒,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自然景观。2010年,老龙头遗址被列入国家文化遗产名录。
与老龙头遗址相比,洪河遗址更靠近嫩江,为一级沉降地。在此之前曾发现辽金时代古城遗址,城墙残高1 米,周长736 米。1997 年在洪河出土了造型新颖、独具特色的红衣陶鸭形壶和仿皮囊壶及虎鹿相搏的青铜牌饰。
2013-2019 年,科学家在洪河一带进行了6次科考,进行了2 万平米的钻探,有了重大发现。洪河遗址与昂昂溪五福遗址直线距离为10 公里,洪河遗址与梁思永先生确立“昂昂溪文化”性质相同,同为距今约4000 年新石器晚期遗存,属于同一考古学文化,而文化面貌的丰富程度远远超出“昂昂溪文化”。洪河遗址的环壕和环壕内聚落充分反映那时已经存在社会管理,生产力比较发达,建筑技术水平较高。可以确定,洪河遗址就是“昂昂溪文化”的中心聚落。
我国史学界一直认为,嫩江流域地处东北边疆,远离中华文明中心,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经济形态属渔猎经济,人群流动性强。而洪河环壕聚落遗址的发现,表明嫩江中游新石器晚期的人群是定居的,且有十分强烈的防御意识,说明在新石器晚期,嫩江中游的社会发展程度与中华文明中心区是同步的。这一考古成果将嫩江流域进入文明社会门槛提前了千余年,进而改写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史。
洪河是富拉尔基杜尔门沁达斡尔族乡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嫩江右岸,地表高出嫩江水平位10 米,发掘区地层堆积深厚,由文化层向下,分别有辽金后的层位、青铜器时代层位、新石器时代层位,这是人类文明逆行回溯的时间隧道。而一次次的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辽金时代和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存,如浩浩汤汤,奔流不息的嫩江,讲诉着人类文明发展和历史进程的脉络。
这些年来,我旅游到过地方很多,明十三陵的定陵、汉代茂陵、秦代秦始皇兵马俑等景区,其文物经考古学家勘探、发掘、研究、整理之后,出土文物被送进博物馆,发掘地最终变成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希望有一天,洪河遗址也能成为旅游景点,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追溯昨天的昨天,让富拉尔基的史前文化和先民的生活状态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远处沉睡的一个梦,唤醒在故乡的阳光下,
沧桑的岁月告诉我,多彩的时光留下永恒的神话。
为什么那样真情守望,让你的生命如诗如画,
披毛犀,这里是你是我永远的家。
远方飘来的一首歌,传颂在故乡的屋檐下,
奔腾的嫩江告诉我,远古的岁月也有生命的光华
为什么这样深情依恋,让你的故事流光溢霞,
披毛犀,这里是你是我永远的家。
美丽的神话,根留下,任凭那大浪淘沙,
美丽的神话,风吹来,红岸无处不飞花。”
这是我2012 年创作下一首歌词《美丽的神话》,获得黑龙江省第十三群星奖铜奖。今天重又翻看,试听,更觉得家乡历史的久远。家乡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歌里有时代春秋,有远古的生命,也有灿烂的文化,家乡就是这样的一个美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