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集成电路行业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11-18 01:44李淑萍王燕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8期
关键词:微电子集成电路产教

李淑萍 王燕

[摘           要]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主要介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苏州地区集成电路行业高端技能人才的模式。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32-02

如今我国已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发展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已明确提出在职业教育领域积极推行“产教融合、科教融合”,要求企业全方位、多维度参与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积极推行“订单式”、现代学徒制、“嵌入式”人才培养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我院微电子技术专业近些年来与苏州地区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深层次合作,为苏州地区培养集成电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支持。

一、苏州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及人才需求分析

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基础,同时也是工业强基工程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快速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壮大,但在芯片设计、制造能力和人才队伍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苏州地区作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聚集之地,目前集聚了近200家集成电路企业,其产业规模大、产业链齐全、人才集聚度也非常高,已经形成了“芯片设计—晶圆生产加工—封装与测试”的完整产业链。

苏州地区的集成电路产业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集成电路专业人才,包括IC设计、晶圆制造与生产管理、工艺设计与管理、测试与封装等,以形成由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等组成的阶梯式人才队伍,满足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的人才需要。在人才组成队伍中,必不可少的一支力量是具有一定技能的技术人才。本文将基于我校微电子技术专业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高端技能人才的多年实践基础,针对产教融合培养集成电路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具有特色的苏州地区集成电路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二、集成电路高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中国制造2025”时代,把“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作为该时代的主要发展方向。新时代对生产、技术与人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义,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其制造流程不再是一家企业的单个行为,生产流程已经由传统的单一企业行为转化为纵向集成,集成电路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智能生产系统将得到广泛应用,将传统的技术技能型员工从传统的生产线上解放出来,生产技术人员将不仅是技术与产品之间的中介,而更多地成为价值网络的节点,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其作用主要是产品的设计者和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需要极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苏州地区集成电路行业而言,所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主要是以培养掌握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纳米器件的设计方法、制造工艺技术流程、封装、测试分析等技术。具备集成电路及纳米器件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操作、维修和维护等能力,适应微电子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三、产教融合培养集成电路高端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

(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微电子专业能持续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全面优化课程结构。该专业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按照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明确一般能力与专业核心能力,在重视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同时,以培养专业核心技能为主线,在从业人员岗位能力的“四位一体”需求模型基础上建立校内和企业紧密衔接的“2+3”课程体系。“2”即两类公共课程:公共素质课程和公共技能课程;“3”即三类专业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职业能力课程按照工作过程导向、工学结合的理念,采取“调研分析企业需求→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及岗位定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课程”的步骤,基于能力本位,科学构建了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以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以“模块化、项目化、层次化”为特征的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与职业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二)依托科研院所,利用地域优势,开展跨层次合作,联合培养微电子技术人才

学院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园云集,微电子技术专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不仅与多家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开展了多维度合作,将纳米所纳米加工平台确定为学校微电子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双方联合申报江苏省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跨层次”合作培养适应苏州地区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的微电子行业技术人才,双方在合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挖掘“高职院校”与“科研院所”跨层次合作点,深入开展“学校+纳米加工平台”双主体人才培养,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研并举”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四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全方位、顺畅有效的合作常态。“四嵌入”主要包括:研究人员“嵌入”师资队伍、行业标准“嵌入”课程标准、用人标准“嵌入”毕业标准和研究项目“嵌入”课程体系。这种“双主体”“三结合”“四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动了学校微电子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三)依托苏州地区公共实训基地,构建“多元融合”的专業实训体系

微电子技术专业建立了以苏州工业园区公共实训基地——苏州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加工平台为主要组成部分的20多家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实训与企业顶岗实习就业共同组成的完善的、“多元融合”的实训体系。该专业的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和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的实训主要安排在纳米所纳米加工平台开展,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实训则主要依托苏州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开展。学生实习的单位均为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实习和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IC工艺技术员、IC测试员及IC版图设计员等。

(四)构建突出行业特色的核心课程群、共享型专业和教学资源库,形成特色系列教材

结合苏州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及纳米产业结构的最新态势,对微电子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开发了微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利用合作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及诸多企业的产品项目多样化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客户产品案例和科研项目并对其进行分解转化形成教学项目,定制和开发适合学生的教学实训模块,保证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整体性。在过去几年的合作中,校企双方共建微电子技术专业建设资源库网站1个,共建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单片机控制技术、集成电路版图设计及EDA技术等5门课程,建设MOOC课程3门,其中,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被评为苏州市优秀新课程,校企合作编写特色系列教材5部。

(五)在“产业教授”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带领下,产学研有机结合,建设学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

学校微电子专业实行双专业带头人制度,聘请合作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为本专业校外专业带头人,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导师被聘为服务于我院微电子专业的江苏省第六批高职院校类产业教授。“产业教授”和“企业专业带头人”共同把脉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助推和带动本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此外,本专业十分注重发挥合作企业在环境条件和高端人才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合作企事业单位长期稳定提供20多名高学历高水平的兼职教师,承担20%~30%的教学和实训实习指导任务;另一方面,通过定期开展技术讲座、师资培训、访问工程师计划及科研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校内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近几年,校企双方合作申报课题、撰写论文、申请专利、开发课程及出版教材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学科特色鲜明、技术水平较高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四、结语

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政府主要需要在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和财政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学校则需要根据企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所需人才,搭建各种创新平台,切实推进产教融合;企业则应该积极与学校开展多方位合作,为师生提供完善的实践平台,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岗位信息。只有深入持久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校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建设才会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玉玲,王璇,尹玉军.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实训环境建设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8):248-249.

[2]王书旺,于保明.基于生产流程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0):160-161.

[3]彭琪波.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品牌专业建设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12-16.

[4]杨冀琴.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策略研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8):35-38.

[5][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营销管理[M].14版,王永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5-299.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微电子集成电路产教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企业需求的高职微电子人才培养路径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让集成最大化
苏州市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启动同期发布集成电路企业20强
基于人才培养需求的微电子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试论集成电路的检测及维护方法
灵动微电子秋季发布会成功举办,引发产业热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