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

2019-11-18 13:20马志平
教师·下 2019年9期
关键词:让学引思案例教学道德与法治

马志平

摘 要: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先围绕“让学引思”理念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然后就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让学引思;案例教学

一、引言

在初中教育体系中,道德与法治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树立,对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等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这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让学引思”理念在教学中的主要作用

(一)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他们获取知识的效率才会得到提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法,对教材知识内容进行灌输式讲解,忽视了学生对问题的看法与思考,这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就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探索,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主动地学习。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板书讲解,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但是,若教师设计一定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相互探讨中掌握知识点,那么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会更加的强烈。如教师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最长的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可以,它将如何实现?如果不可以,那又是为什么?为什么要热爱生命?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就会处在一种自主思考的状态下,而且课堂的气氛也会更加的浓厚,这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也会得到提升。

(二)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将全部精力放于教材知识的灌输之中。在这种背景下,学生只能够坐在讲台下面静静地听课,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述的知识点,这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极度的缺乏。教师由于过多的讲解,所以也不知道学生究竟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而学生有许多的疑惑又没有机会询问,所以他们的学习效率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教师引入“让学引思”的理念,就会更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会设计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并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上文所述,在“生命可以永恒吗”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思考:生命可以永恒吗?如果可以,它将如何实现?如果不可以,那又是为什么?有些学生说生命不可以永恒,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一定期限的,这是自然生长规律,不能够改变。还有的学生则说生命可以永恒,并表示有些人虽然活着,但是他们已经死了,而有些人虽然死了,但是他们仍然活着,这便是所谓的生命永恒。通过互相探讨与交流,学生的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这使他们得到了共同的提升。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推理以及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引入“让学引思”的理念,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与案例进行讨论,那么在分析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及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与推理,而这个分析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思维的进化过程。在这个分析思考的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综合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分析与思考,还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让学引思”理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

(一)利用案例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若教师单纯地给学生讲述各种理论知识,特别是给他们讲述各种大道理,说些让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父母、回报祖国之类的大道理,那么学生就会非常厌烦,甚至会比较抵触这门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培养方向来设计教学内容,然后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教学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知识点收集起来,将其融入相应的教学案例中进行分析,通过案例教学来活跃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吸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案例,并巧妙设计思考题,这样才可以使“让学引思”理念的指导效果得到更好的发挥。

例如,在讲述到“社会责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中搜寻一个与教材内容相贴近的案例,通过案例中的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然后设计相应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大连一名公交车司机,名叫黄志全,在行车途中,他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他做了三件事:先把车缓缓地停在了马路边上,然后用尽最后力气拉下手动刹车闸,最后他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当学生读完这个案例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由于这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样通过对该案例的讨论,学生就会对社会责任的概念有所了解。随后,教师再引入新课的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更加浓厚。

(二)利用辩论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对不同的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并发表各自的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辩论平台,让学生去分析这些问题,然后找到问题背后的知识点。辩论教学能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夠活跃课堂的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要想更好地参与到辩论学习之中,学生需要查找各种资料,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这个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锻炼过程。事实上,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多地讲解,在课堂上扮演“一言堂”的角色,导致许多学生不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而辩论平台给了学生这个机会,可以让他们各抒己见。

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针对当前中学生过于沉迷网络游戏、过于沉迷网络交友的现象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辩论题目供学生辩论——中学生该不该在网上交朋友?这个题目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非常反对自己网络交友,而这时刚好有机会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学生的辩论兴趣非常浓厚。在辩论过程中,有些学生说中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所以在上学期间不应该在网上交朋友,而且网络具有很强的欺骗性,你甚至不知道自己所交的朋友是好是坏。还有的学生说如果将精力放到了网上交友上,那么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还会想着与网友聊天,会降低学习效率。当然,也有学生持不同的意见,有些学生说应该在网上交朋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没错,但是如果合理应用网络,也能够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通过与网友探讨学习,分享喜悦与痛苦,也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能够减轻自己的压力,并且可以拓宽自己的交际面,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魔剑一样,重要的不是剑,而是用剑的人,如果用剑的人心存正义,那么魔剑也能够发挥正义的力量。反之,如果用劍的人心存恶念,正义之剑也会被用来做坏事。因此,网络交友取决于交友的目的,如果交友主要是为了谈情说爱,那么被人欺骗也很正常;但是如果交友仅仅是为了交流学习,为了分享自己的情感,为了提高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那么网络交友也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通过正反两方的辩论与交流,学生的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通过分析与探讨,学生对教学内容就会更加地了解,而且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利用模拟法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一些社会议题引入到“法庭”中,然后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搜寻材料,去分析问题,然后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作出判断。其实这也是“让学引思”理念的一种体现,这种学习模式能够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他们的各方面思维品质也会得到有效的锻炼。

例如,让学生针对“三鹿奶粉”事件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模拟法庭的方式去进行审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去扮演审判员、检察官等角色,让他们通过所学的知识去了解整个案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法律法规的认知也更加地深入。在审判结束之后,学生对事件的发生有着更深的了解,他们会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提出观点,对该事件进行点评分析。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语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并且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与生生之间的交流。而要想更好地将“让学引思”理念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利用辩论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可以利用模拟法庭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此一来,就有助于学生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树立,对他们今后的健康成长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谷晓庆.浅谈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2):46.

[2]徐万丽.“让学引思”理念融入探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新课程(中学版),2018(6):74.

[3]陈 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科普童话,2017(14):25.

[4]韦 亚.“让学引思”实现课堂教学华丽转身[J].新课程导学,2018(1):71.

[5]李海玲.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7(33):85.

[6]林  玲.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引思”理念的融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1(25):71.

猜你喜欢
让学引思案例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