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奶奶”走了: 她用画把“乡愁”留在了人间

2019-11-18 01:38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秀峰江华质朴

在向日葵绽放的盛夏,8月1日凌晨,83岁的“梵高奶奶”常秀峰在老家去世。她的画作曾经风靡一时,她用朴实画笔勾勒、涂绘出的乡村风貌,给无数人带去了温暖与质朴的感动,看到她的画,就“勾起了乡愁”,“想起了自己的奶奶”。

这位出生于河南方城县拐河镇一个农村的普通老太,2003年在儿子的坚持下,她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小村庄来到陌生的大城市广州。在家里,她时常为3岁的小孙女讲起家乡的故事,可在城市里长大的小孙女怎么也无法想象乡村风光的模样。老太太不识字,只好顺手拿起小孙女的蜡笔,在纸上涂抹出家乡的山楂树:果儿是红的、叶子是绿的……瞬间,孙女就明白了。

就这样,拿孙女的蜡笔和水彩笔画画,成了常秀峰在这座并不习惯的城市中生活的最大乐趣。她一有空就在白纸上画画,一点点地画出了故乡的景色。秋天,有潺潺流水跃过金黄的山谷;院子里红辣椒带着丰收的喜悦;林中板栗沉甸甸地压住树梢;红石榴灿烂得像是要溢出画面……她通过这些画怀念曾经的乡村,重返记忆中的家园。2006年1月9日,她的画作经儿子江华发布到网上之后,被广为传播。她深居乡野,大字不识,当了一辈子农民的她67岁才拿起画笔作画,却展现了惊人的天赋。她不懂透视,不通技法,作起画来真实拙朴、一派率真之气,让人感受到妙笔本天成的自然。她的画作色彩鲜艳、大胆而明快,总是充满着阳光、希望和热爱。又因为她用蜡笔和水彩笔作画,画风颇有“后印象派”风韵,这惊人的天赋和热情的画风,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位伟大的现代派画家梵高,媒体和网友也亲切地称她为“梵高奶奶”。

有趣的是,她虽然被称为“中国农村的梵高”,却始终困惑于“梵高奶奶”这个称呼,“我总是觉得别扭,跟梵高素不相识,咋会是梵高奶奶呢?想不通,还是叫我常秀峰常奶奶吧。”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相似之处是,梵高的代表画作之一向日葵,也是常秀峰爱画的。在她眼里,向日葵能出油,是农民最喜欢的画。

2006年6月和11月,老太太两次受邀来到《鲁豫有约》的节目现场。演播大厅里一幅她画的《向日葵》和梵高的《向日葵》并排摆放。主持人陈鲁豫问她,觉得这两幅画怎么样?直爽的常秀峰说,“这个叫梵高的人一定很不开心,他的向日葵不伸展,画得苦。”而她画的向日葵长在土地里,向着阳光。“有土地养着它,有水滋润着它,就像我画它的心情一样,很幸福。”

“画画不为什么,就是喜欢,我画的都是我以前见过的东西。”老屋、田埂、小径,苹果树、向日葵、山楂树,还有几十年前的石磨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农村的老物件很多已经消失。“我母亲手里画的,可能就是那垄田埂上的花花草草,别人把它们踩在脚下,她把它们记在心里。”谈起母亲的画作,儿子江华这样说。而相比之下,她很少描摹身边的景致,她说,“广州的高楼走不进她的心,她画不出来。”

2009年,一本名叫《梵高奶奶的世界》讲述了常秀峰的画作和背后的故事。这本书由儿子江华撰写,母亲常秀峰作画。江华还记得,拿到书的那天,常秀峰穿着红毛衣,把手仔仔细细地洗干净,戴上老花镜,一页页摩挲着书里的画。“老太太当时说,眼睛有点酸了。”

一时间,“梵高奶奶”红遍整个网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她的画作经媒体和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法国著名摄影师鲁斯本和中国台湾马英九先生分别收藏了她的画作。2007年,她在香港举办画展,轰动香江,展出的所有收益全部捐赠给贫困地区。她告诉记者,能够用自己的画帮助到别人,她觉得特别开心。

江华曾介绍,老太太画画,画得很仔细、认真,一笔一画都是心血,有些画要画上十天半个月。“她画画的产量是很低的,这么多年总共就100多幅。对我们来说,这些画是无价的。”2010年,老人又推出了一本被称为“中国最淳美乡村绘本”的《俺们农村》,希望用画笔给城里的孩子们感受田园乡村的画卷。著名画家陈丹青这样評价常秀峰的画:“是质朴的震撼和心灵纯净的体现,她用纯真无瑕的眼睛,去观察和感受生活的真谛。”

名气越来越大,常秀峰却始终谦虚,“画得不好。”在接受采访时她曾说,大家之所以喜欢自己的画,是因为自己是个农村老太太,“主要是喜欢这种精神,坚持。”她常说,“每个人没有必要分什么层次,只要认真做事,都可以做得很好。”“我一个农民,能做到这样,其实人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像母亲这样的人何止她一个?也许在你们的母亲那里,正藏着一个所有人奉为天才般的才能,它等待着你发现。母亲是伟大的,只要你学会欣赏。”江华在《我的母亲梵高奶奶》中写道。

如今,为我们把“老房子”画出来的“梵高奶奶”离开了,但她笔下那生动自然而又朴实深情的浓浓“乡愁”,却永远留在了人世间。“梵高奶奶”长眠于她画中的那个小小村庄,正如儿子江华所说:“生于斯,长于斯,眠于斯。”

■热议锐评:简单、纯真、质朴、快乐,在她的画面前,这种感觉让观者油然而生。她的画里,都是中国最普通的田园风貌,而正是这些最简单的风物,撞击着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心弦。一个没有名利概念画不出城市的车水马龙,也不知道“红”为何物的老人,就这样用她的画和画中的故事,勾起了每个人心中质朴的乡愁,温暖了终日奔波在浮躁都市的人们。恰如一位网友给“梵高奶奶”的留言:“我不懂得赏画,但我喜欢这种平淡生活和浓墨飞舞的痕迹。我都难以想象,自己70岁时会是什么样子,是否和您一样永远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呢?”也正如有媒体评论的那样:她的名字、作品和故事,曾经是我们这个国家呈现的温暖和希望之一。(狄宣亚《新京报》)

■素材运用:一个温暖而传奇的故事;她用画把“乡愁”留在了人间;心灵的纯净;质朴的震撼;热爱生活;坚持;本真之美;愿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能闪闪发光;让生活在浮华之中的人们回归自然;只要你用心做一件事,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资料来源:《南方都市报》《大河报》、《新京报》《河南日报》、央视新闻、南方网、微信公众号“周MALL”等)

编辑/关晓星 华放

猜你喜欢
秀峰江华质朴
Role of excited states in helium-like ions on high-order harmonic generation
微信在小儿普外科护理单元管理中的应用
Magnetic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materials for spintronic devices*
废墟之舞等
山有桂子
“鸟”与“乌”
陈江华 藏石欣赏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A 4-layer method of developing integrated sensor systems with LabVIEW
Micron-sized Magnetic Polymer Microspheres for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of Cr(VI) from Aqueous S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