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 的协同育人策略

2019-11-18 02:24郭子毓
祖国 2019年1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双创

郭子毓

摘要:在时代的快速发展过程中,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在培养现代化大学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一起,可以实现高校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策略,首先界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概念,接着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二者实现顺利融合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思政教育   “双创”教育   协同育人

一、大学生思政教育及“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概念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通过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与道德规范,使其早日成为国家经济建设高素质人才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防止出现各类社会问题。但思想政治教育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当中存在着大量困难与不足,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严重阻碍着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能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要求高校必须采取合理的应对策略,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双创教育”的概念

“双创”教育指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而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第一,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指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独立完成一种新事物的创造过程,为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创新能力的主要特点包括社会性、首创性与主动性,社会性指的是有利于推动社会与个人的健康发展。首创性指的是创造的事物从来没有出现过,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主动性指的是人主动参与到某项活动中,积极面对生活与工作,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二,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指的是人善于抓住创业机会,并能主动寻找各种创业机会的能力。创业能力的主要内容有创业技术与创业愿望二个部分。创业技术指的是创业人员拥有创业过程中所需各种技能,同时对创业做好了各项心理准备,创业愿望指的是创业人员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产生创业的动力,并努力向着成功方向前进的内部力量。

(三)协同育人的概念

“协同教育”的思想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的欧洲,其历经多年的丰富与充实,当前已经应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中,但因为“协同教育”涉及大量内容,当前还没有对此形成一致性认识。我国大量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了“协同教育”的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的学者认为“协同教育”是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资源共享的教育。有的学者认为“协同教育”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与时代发展相适应,二个或二个以上的个体通过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扶持、承担责任等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

二、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性

(一)及时引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我国各个高校均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高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一起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由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观点与就业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主动规范自身言行,发展自己的主动意识。“双创”教育是一种新型教学观,可以为当代大学生开拓发展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引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在一起,达到尊重、信任大学生的效果。

(二)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已经引起了我国高校的普遍关注,并大量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实现高校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而且实现了不同学科间的深入融合,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彰显了各学科资源的实用性。不但可以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大学生敢于拼搏、勇于奋斗的意志品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实际创业过程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最终取得创业成功。

(三)保证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在一起要求教师还需提高自身专业技能,高校教师要想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必须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加强自身学习,掌握更为丰富的教学知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在这种形势下,有利于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主要措施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创新创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顺利融合还需真正将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其意识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主要涉及下面这些内容:第一,主体意识。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要明确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举办丰富多样的讨论会与交流活动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创新创业中的地位与承担的责任,及时促使大学生转变思想,积极投入到创业活动中,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不能一味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持,而应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应用各种资源,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二,责任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顺利融合不但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而且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安全稳定,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所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开展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教育,利用树立榜样促使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并善于发现各类社会资源,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第三,感恩意识。学生要想保证自己创业成功,必须要借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过程中,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教师要想感恩教育的内容融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感谢他人、尊重他人,在得到他人帮助时懂得感激,学会及时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为以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进一步充实思政及“双创”教育内容

高校必须要重视此环节的教育教学,要及时引进新型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及时转变教育理念,逐步打造一个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体系。第一,高校领导要及时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争取得到政府部门与当地企业的大力支持,获得一定数量的帮扶资金,为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习创造机会,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大胆创新。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发展大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大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第二,高校还需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可以利用聘请行业精英与专家来高校举办各类讲座活动的方法,及时解答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大学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自己的技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第三,高校必须要高度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开展榜样教育等各个方法,引导大学生积极接受社会主流思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建立完善的“双创”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大量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过程中存在著各种各样的问题,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因为本次教育教学活动与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紧密相关,所以高校务必要得到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与管理网络,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大学生的实践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大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深入研究各种不足的前提下制订合理的应对策略,及时调整课程教学活动,鼓励大学生主动投入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再有,高校管理者还需利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做法,及时监督审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融合情况,审核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研究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否得到了提升等,并引入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四)教师要展现自身指导功能

第一,高校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为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创造学习与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主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定期开展考核,达到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掌握丰富知识的目的。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双创”教育的顺利融合离不开高素质教师,所以高校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时要同时考察教师的学历情况与专业技能情况、知识情况等,保证及时引进掌握丰富理论知识与高超教学技能的高素质教师。第二,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想充分自身指导功能,一味关注教师选择与培训不能满足高校需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高校还必须要关注教师的整合工作,将教育教学内容分为不同的阶段,分配不同的教师分别承担不同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艳芳.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16,(28):171-172.

[2]张永彬,李宜伟,于振邦.新时代高校“双创”教育体系构建及特色化运行机制探究[J].明日风尚,2018,(09):232-232.

[3]李阔.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2017,(03):66-67.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