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长江流域建成总库容在1亿m3以上的大型水库300多座,总调节库容1800余亿 m3,防洪库容770亿 m3。防洪、供水、生态、发电、航运……每一座水库都“身兼数职”。如果把蜿蜒曲折的长江比作曲谱,那么每一座水库都是这曲谱上美丽的音符。如何让这些音符合奏出美妙乐章,发挥出整体最大效益?在水利部领导下,长江委潜心研究探索并实践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统筹防洪、生态与兴利,提高水资源综合效益,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安全保障,谱写了一首和谐安澜的奏鸣曲。
十年前,长江委就开始联合国内水利行业多家研究机构,采取开放的研究方式,分两个阶段开展了长江上游控制性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编制和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综合调度研究工作。
自2012年首个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年度方案获得批复以来,纳入联合调度的控制性水库从10座增加到40座,覆盖湖口以上长江上中游地区,防洪库容580亿m3。2019年,联合调度更是进一步扩展至包括40座控制性水库、46处蓄滞洪区、10座重点大型排涝泵站、4座引调水工程等在内的100座水工程,调度范围也由上中游扩展至全流域。
在联合调度“军团”不断扩容的同时,联合调度的“软硬件”也在同步升级——《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研究顶层设计》于2019年进行了修订;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逐年修订,不断优化完善;长江防洪预报调度系统覆盖整个长江流域,实现了预报调度会商一体化;2016年水利部批复长江委组建水库联合调度管理局,2019年机构改革组建水工程调度管理局,机构不断健全,翻开了水库群联合调度管理的新篇章。
通过联合调度,2012年成功应对了三峡水库流量71200 m3/s的建库以来最大洪水;2015年,通过调度三峡水库减小出库流量,为“东方之星”号沉船救援创造条件;2016年成功防御了长江中下游区域型大洪水,避免了50多万亩,耕地被淹、38万多人转移;2017年有效应对了长江中游型洪水,缩短洞庭湖地区超保时间6天左右;2018年汛期有效应对了长江上游型较大洪水,避免了嘉陵江重点河段水位超保证水位,岷江下游河段、长江荆江河段水位超警戒水位;2018年汛末,通过提前实施水库腾库调度,将金沙江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消纳在金沙江中游;2019年应对长江1号洪水,调度三峡水库三次减小出库流量,最大削峰率为30.9%,避免了城陵矶河段超过警戒水位。
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通过联合调度,2012年以来,水库群按计划分梯次有序蓄水,上游水库群除多年调节水库外,各水库基本都能每年蓄至正常蓄水位附近,其中三峡水库连续9年实现175m试验性蓄水目标;2009年以来,长江上游水库群在枯水季节为中下游补水累计超过2200亿m3;2011年以来连续开展三峡水库促进四大家鱼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2017年扩展到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水库联合生态调度,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起到了促进作用;2012—2018年期间,长江上游的水库群因联合调度累计增发电量600多亿kWh,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160万t,减少温室气体排放5690万t,2018年三峡电站年发电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016亿kWh;联合调度在汛期大幅度削减洪峰流量,船舶航行安全性明显提高,枯水期增加下游航运水深0.5~1.0m,改善上游川江航道660km,显著改善了长江航运条件,2018年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创历史记录达1.4亿t。
面向未来,长江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六字治水思路”为统领,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继续脚踏实地,开拓创新,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水库群综合效益,用最动听的旋律奏响长江之歌。
见 证
宁 磊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水工程调度管理局)副局长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进行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长江防洪工程从无到有、从支离破碎到形成体系,洪水管理也从单一工程调度发展到目前的100多座水工程联合调度,流域防洪能力极大提高。近年,长江连续发生了区域性大洪水,但通过工程调度,进入中下游的流量均控制在45000m3/s以下,洪水安然入海,数千年来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洪水灾害终于得到了有效控制。回想1931年、1935年两场洪水曾夺去了近30万人的生命,深切感受到新中国长江治理成就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