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的多了。但有些调研失真现象亟须引起重视、思考,切实加以改进。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时,喜欢报喜不报忧,只看表面成绩,不管有无问题;有的喜欢当“好好先生”,奉行“只栽花不栽刺”的“好人主义”;有的粗枝大叶、囫囵吞枣,汇报材料装了一包,回来简单汇报了事……诸如此类充斥着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调研失真,不仅收集不到真实民意,反而会导致决策部署不接地气,而且还增加基层负担、引发群众反感,严重损害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形象,与调研初衷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开展调研,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求真务实无疑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前置条件。如果连这项前置条件都缺失走样,又何谈调研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调查研究要注重实效,使调研的过程成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过程。”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需于民方知冷暖,问计于民方知虚实。切实转变调研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办实事,从而把准社会脉搏、摸清社情民意,在思考辨析中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深析“点上”问题、反思“面上”工作,这样才能对形势发展变化收获独到见解,才能找到富有针对性和准确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才能更好地为基层、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水有深浅,物有异殊。浮于表面,所见不过鱼虾之属;深入下去,方睹蛟龙之大观。只有“真刀真枪”地开展实地调研,努力掌握真实材料、找准真实问题,才能既提高调研实效,又倒逼基层改进作风,将更多精力放到抓落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