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背景下的假新闻生产演化与治理思考

2019-11-18 08:31文/王
中国记者 2019年3期
关键词:智媒假新闻核查

□ 文/王 杨

内容提要 近两年,假新闻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更强的隐蔽性与迷惑性、虚假账户泛化、更“人性化”、入侵公共领域等新特点。本文思考智媒背景下假新闻背后反映出的技术、伦理、公共信任、利益驱动等社会问题,参考国外经验,提出新闻打假新思路。

一、智媒时代假新闻生产的演变之路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假新闻的内涵和外延都大为拓展,表现出多样态的面貌。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虚假新闻外,在智媒和社交网络中,谣言、虚假数据、虚假账户、虚假音视频等也成为当下虚假内容生产的生力军。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当前假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

(一)隐蔽性与迷惑性并存

一方面,对于高点击率、高转发量的假新闻,单纯依靠算法的智能机器无法有效识别推荐内容的真伪,而批量分发以及一对一推送,使虚假内容更容易规避有关方面的检测和监管,变得更隐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信息越发进入一个真假难辨的阶段。在“深度伪造”(Deepfake)音视频制作领域,制作门槛和成本越来越低,逼真度却越来越高。2017年,好莱坞著名女星盖尔·加朵的脸被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嫁接到一个成人电影女星的身上,引发广泛批评。不敢想象,如果这种人工智能技术被运用于新闻领域的话,会产生怎样可怕的后果。目前,俄罗斯的一家公司已研发出一款智能手机APP,可以自动修改面部表情、交换性别、改变年龄特征等;加拿大的一家公司也展示了高仿真人声的最新成果。这表明AI技术已跨过简单分析数据的阶段,进入到能够自动生成内容的高级阶 段。

(二)虚假账户泛化

在对流量数据的追逐中,僵尸网站和虚假账户正在成为传播假新闻的主要途径。2018年10月,号称UGC(用户创造内容)是自己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某旅游网,却被曝出用户点评和游记数据大量造假,且造假账户多为虚假账户。也就是说,机器人用户已开始取代人工水军,成为虚假流量的提供者,也成为某些平台制造虚假信息的新传播策略。这些账户伪装成真实人类,对外传递虚假信息。由于信息数量的指数级增加,面对蜂拥而来的信息潮水,受众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辨出信息真伪。如果加以转发,则进一步助推了虚假信息的泛滥。

(三)日益“人性化”

假新闻越来越多地从公共平台开始渗透进社交网络,大有抢占“最后一公里”之势。MIT(麻省理工学院)2018年针对Twitter做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假新闻研究,发现在社交网络上假新闻和谣言往往比真实新闻能触及更多人群、渗透更深,并且传播速度更快。其科研人员发现,“准确信息往往不能到达10层以上的转发,而假新闻可以达到19层,速度上也比获得10层转发的准确新闻快10倍。”[1]原因可能是假新闻能激发更多强烈情绪,或者说更“人性化”。2018年,一张马化腾关于《腾讯没有梦想》文章的微信回复截图传遍大半个互联网,后来被证实为PS图片。这张图不仅骗过了大部分财经媒体和微博大V,上了当天热搜,甚至连腾讯科技自己都参与了报道。这一假新闻能产生“爆款”效应,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在于,其“伪造的马化腾‘表态’,延续了此前他在朋友圈所展现出来的‘敢于直面问题’的人设形象”[2]。

(四)入侵公共领域

依托智能媒体和社交网络,假新闻在公共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发酵。从Facebook上泛滥的假新闻被指责成为特朗普当选的助推剂,到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大选遭到的假新闻冲击,假新闻已成为西方国家政党竞选活动中的关键词。在美国,甚至出现专门在社交网络上制造和贩卖“机器人水军”的公司,通过这些“机器人水军”夸大言论,传播虚假信息,可以影响广告受众,破坏企业声誉,甚至影响民众的大选投票。美国皮尤中心的调查显示,24%的受访者承认曾转发过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82%的人认为自己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虚假消息,64%的人觉得假新闻已扰乱了社会基本秩 序。[3]

二、“演化版”假新闻背后的社会命题

(一)现有技术存在缺陷

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237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增速达75%。以云计算、机器人、语言与图像识别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无疑对信息传播正在产生革命性影响。至于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最广泛的算法推荐,自其诞生起,便从未停止过对其争议性的讨论。技术派认为算法推荐绝对是利大于弊,如果有技术缺陷,也可以用技术来解决;道德派认为算法推荐抹杀人的主体性,误导人的价值观,弊端多多;科学派则认为要正确认识算法,需要通过科学方法和时间来验证。无论何方观点,当下假新闻的泛滥传播和新技术中的固有漏洞是脱离不了干系的。2017年YouTube中流出的“儿童邪典视频”即是利用算法推荐的漏洞,将视频贴上搞笑、儿童等标签,使其被算法自动判定为儿童视频,推送给儿童,让无监督的儿童成为受害者。算法如果没有人工干预作用其中,很容易成为低俗内容和虚假新闻泛滥的助推器。

(二)新闻伦理面临挑战

新技术的出现在影响新闻传播格局的同时,也使传统的新闻伦理观念面临新的挑战。上文提到的“儿童邪典视频”,即是将艾莎公主、蜘蛛侠、米老鼠等儿童熟悉的卡通形象作为主角进行二次创作,将凶杀、暴力、虐待、色情等儿童不宜观看内容夹带其中,制成动画,这些伪造版的儿童视频将侵害目标对准儿童,引发了舆论的集体讨伐。之后,这些视频又通过互联网流入国内多家视频网站,遭到了相关部门的紧急查禁。同样,因算法推荐而拥有高用户流量的今日头条,也因为算法偏见和数据安全问题多次被诟病。2018年1月,针对引发公众恐慌的“麦克风事件”,今日头条当即发布声明回应称,并没有“通过麦克风去获取用户个人隐私”,但仍有用户对解释存疑,发帖反映自己的讲话内容与头条推荐资讯实现匹配的情况。在智能技术的配合下,新闻伦理的边界一再被挑战,从成人到儿童,从公共价值到个人隐私,原有的新闻生产传播的主体因为新技术被重新定义,这使假新闻引发的传播伦理问题的认定和规范变得日益复杂。

(三)公共信任产生危机

2017年,路透新闻研究院(RISJ)调查了美国、英国、西班牙和芬兰四个国家读者对假新闻的看法,发现大部分人对新闻的信任度有限,在美国和英国,有一半多的网络新闻受众不信任他们所消费的新闻。即使是在社会信任度较高的芬兰,当被问及假新闻如何影响人们对新闻的整体态度时,被调查者说:“它腐蚀了对其他新闻的信赖”“人们会怀疑所有新闻。”人们对于发布信息的媒体、平台和机构,表现出“普遍怀疑主义”的特征。信任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黏合剂,如果信任缺位,势必会影响到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凝聚力。但MIT的研究却发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下,社交媒体正在系统性地强化虚假信息的传播,这对于以公共真实为前提的社会,对于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来说,都是极端危险的。纽约州立大学的吕思伟教授认为:“虚假新闻造成的最大问题是,当新闻可以虚假时,真实新闻也会变得‘不真实’,最终造成受众无法相信任何新闻的窘境,对社会来说,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信任危 机。”[4]

(四)利益链条驱动造假

细察近年来智媒和社交网络中泛滥的假新闻,会发现其背后已形成一条完整的制播假新闻的灰色产业链。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供应商在网络上公开出售并明码标价假新闻及其配套服务产品。据欧洲网络安保公司Trend Micro的数据显示,能对大选结果产生影响的假新闻全程服务费用在40万美元左右,能煽动民众上街游行的假新闻服务费用在20万美元左右。[5]

三、新闻打假的技术治理新思路

智媒时代,因技术而生的假新闻,如洪水猛兽一样汹涌而来,全球媒体已将打击假新闻作为当前需要面对的重要议题。研究国外近两年的治理经验,可以发现,技术性治理已成为当下各国对抗不断升级的假新闻的共同选择。在全球互联互通的新媒介环境下,我们的治理策略也要应时而变,在此前提下,思考以新技术为武器的新闻打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依赖技术主导的事实核查机制

目前,针对智媒和社交网络中愈演愈烈的假新闻,国外主要的治理手段以事实核查为主。事实核查在新闻传媒行业有悠久的历史,过去主要以人工为主,现在随着假新闻生产数量和速度的不断增加,各国先后出现了以技术核查为主的第三方事实核查机构,如美国的Politifact、芬兰的Faktabaari、瑞典的Faktiskt、印度的Altnews等。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他们对新闻的来源、传播内容、传播网络等进行识别和核查。同时,国外受假新闻困扰的社交平台和搜索引擎如Facebook、Twitter、Google等也纷纷开展跨平台的事实核查项目。如Facebook,自2017年至今,已与49家新闻机构和事实核查公司达成合作,在23个国家展开事实核查工作。Twitter和Google则联合第三方机构对新闻来源和内容进行核查,对审核过的内容进行标记,提醒用户提高警惕。

对应国内,在事实核查、辟谣方面走在前列的当属腾讯公司。据《2018腾讯公司谣言治理报告》显示,腾讯公司以“微信公号辟谣助手”“较真平台”“微信谣言过滤器”等多个产品构建了连接用户、内容、场景的辟谣产品矩阵,其中微信平台即合作774家第三方辟谣机构,拦截谣言超84000多条,覆盖人群达2.94亿人次。同时,新浪微博也设立“虚假消息辟谣官方账号”,鼓励网友随手举报不实信息。从2018年10月微博辟谣月度工作报告看,其日均不实信息举报量超过2700条,共处理不实信息6241条,#微博辟谣#话题阅读量累积超过1亿次。

(二)增加新闻生产过程的透明度

在现有的新媒介环境下,通过公开新闻生产过程提高媒体的透明度,反击假新闻,可以重新确立媒体和平台的公信力形象。美国现在已有多个机构如美国新闻协会(API)、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等联合媒体开展关注“媒体透明度”的研究项目,通过研究如何进一步展示媒体在采访、生产、决策过程中的工作机制和审查标准,使读者能够在深入了解媒体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增加对媒体的信任度和对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公共电视网Frontline多年来一直坚持将其节目制作背后完整的采访素材放到网上供观众浏览。2017年,Frontline进一步开放源代码,允许观众通过文字搜索来观看特定主题的影像片段,这一做法不仅让节目素材访问量大为增加,也开阔了观众对这一事件的观察视角和辩证思考能力。

同时,增加媒体透明度也可以促使媒体和受众建立良好互动,使受众有可能参与到新闻报道过程中,增加新闻的可信度和可接受度。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在2018年两会期间利用微博平台发起“2018两会”话题,鼓励受众针对不同话题发表自己看法,参与到对时事热点的讨论中,进一步完善了对两会的新闻生产,使新闻报道产生了广泛影响力。据统计,在2018年两会期间,新浪微博共推出微话题90多个,阅读总量超200亿人次,讨论总量超2221万条,比2017年讨论量增长7倍多。还有研究认为,当前在新闻生产和推送过程中无处不在的算法技术,其相关数据、代码应实现公开透明,让人们可以了解和监督算法在科技伦理中应承担的责任。在全球互联网公司都将算法放入“黑箱”时,今日头条率先在2018年公开了算法原理,引发关注。

(三)建立可信度评级制度

在事实核查基础上,可以通过对新闻来源进行验证,对新闻的传播过程进行跟踪标记,对发布新闻和转发信息的用户进行可信度赋分,从传播源头、传播过程以及传播主体几方面建立网络空间内的可信度评级制度。

在传播源头方面,YouTube依托Google PageRank技术,对视频来源网站进行智能筛选和分析,向用户优先推送那些由权威媒体和机构生产的视频内容,提高视频来源的可信度。而封闭性较强的即时通讯工具WhatsApp则于去年推出一项新功能,对应用内转发的消息进行跟踪标记,从而对假新闻的传播源头和传播过程进行追责和限制。很多权威网站也通过推荐评选优质新闻源,帮助用户及媒体人找到准确客观的内 容。

对于平台用户的可信度来说,Facebook通过用户之间相互监督和举报,平台进一步核查之后,对用户可信度进行赋分和评级。对发布过虚假新闻的账户会调低其推送优先级,并对情节严重的虚假账号进行清除。据统计,仅2017年4月,Facebook即清除虚假账户超三万个。而Twitter更是大刀阔斧,在2018年5月份下决心清理了数百万僵尸粉。这一举措虽然让Twitter减少了百万用户数量,却让它的日活用户(DAU)同比增长了9%,平台环境变得更干净透明,基于可信度的建立,平台吸引力大为增加。

四、结语

当前假新闻的扩散与新技术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有相当一部分假新闻可以利用算法来躲避事实核查,即使很多平台通过调整算法来标记假新闻,并降低其推送速度、优先级别,甚至进行删除。有证据显示,仍然会有很多假新闻在智能技术和数字化平台的推动下,源源不断地出现在“推荐新闻”板块当中。因此,智媒背景下同假新闻的斗争道阻且长。

当然,对假新闻的治理还离不开法律、行政等手段的监管和处罚,离不开公民独立思考的求真精神,离不开对信息生态系统的结构性调整,而这一切在智媒时代都无法绕开“技术”这个关键词。在技术性治理的框架下,我们唯有恪守新闻人和理性公民的价值底线,利用好新技术和新标准,重建新闻媒体及传播平台的公信力,才能更好地放大真声音,抵御假新闻。 (作者是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讲师)

【注释】

[1] 全媒派,MIT做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假新闻研究,发现:真相总是跑不过谣言,http://www.sohu.com/a/226140435_117373,2018-03-22.

[2] 爱范儿.一张伪造的马化腾微信截图,造就了今年最大的谎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9864159505783334&wfr=spider&for=pc,2018-05-08.

[3] 陆益峰.未来,我们还能看到真实的世界吗.

http://www.sohu.com/a/220394546_160384,2018-02- 01.

[4] 冯卫东.向人工智能驱动的假新闻宣战.科技日报,2018-08-29.

[5] 陆益峰.未来,我们还能看到真实的世界吗.

http://www.sohu.com/a/220394546_160384,2018-02- 01.

猜你喜欢
智媒假新闻核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智媒时代新媒体副刊的出路在哪里?——以封面新闻人文副刊为例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众声喧哗,怎样识别假新闻?
智媒时代,新技术如何为新闻报道赋能——新华社AI合成主播在新媒体报道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智媒时代新闻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智媒高速”在天津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应用设计
假新闻泛滥,如何趋近真相?
假新闻炮制不出真实的社会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