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学生作为青年人,有青年人独有的拼搏干劲,有胆识、敢于去行动。这是很多步入社会后摸爬滚打再去创业的中年人所不具备的。作为行动派,青年大学生会有比其他人更多的机会,但于此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大学生接受过先进思想文化的教育,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并对新媒体和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调查结果显示,88.15%的大学生表示有从事公益创业的打算,89.1%的大学生目前正在准备从事公益创业,说明大学生有一定的公益创业意向并有将之付诸媒体化宣传实践的想法。
其次,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很大,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给大学生创业创造优良环境。
大学生缺少足够的社会经验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致命缺陷,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作为支持,是大学生创业失败率较高的原因之一。大学是个避风港,在大学教育中我们所学习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不是完全实用的,很多青年人会有这样的误区,书上学的就是对的,就可以赋之以应用。而不能做到活学活用,不知道灵活变通,这对于创业来说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公益型创业,如果本着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目的,那么自身的生存是最大的问题,单单非利益最大化这一点,看似企业目的与传统营利型企业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实企业或团体自身运行所需要的资金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很多公益型创业项目最终夭折的原因。不是缺少服务对象,而是自身的运营日渐艰难。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在公益教育方面还是很缺乏的,大多数学校一年也举办不了几次公益型讲座或课程教育,有些甚至几年才举办一次。高校方面公益事业教育的缺乏造成了公益型创业发展中阻碍产生的链式反应。创业者虽然拥有对公益型创业的足够认识,但其他走向社会的青年群体,这群即将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人群中大部分对公益事业、公益型创业是不了解的、不看好的,这甚至会造成多米诺骨牌一样的效应,造成旁观者,甚至是受众群体对公益型创业的不了解、不重视、不支持。目前国内只有几所高校开设了公益方面的相关课程。大学生获取公益信息的途径只能依赖于网路和媒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中的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在接受这些信息时很难分清真假。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有些人了解到了公益,并热爱公益,而有些人则彻彻底底地对公益失去了信心。
作为大学生,如果有进行公益创业的想法,就一定要利用大学有限的学习时间努力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相关知识。积极构建相关人脉网络,公益事业的重点在于坚持,其实一个人很难把公益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去赋之行动,大多数人其实都把公益作为一项工作之外的回报这个社会的途径之一。大学生接受过先进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应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和身边的同学朋友,让他们对公益型创业有足够的认知,人们的认知上去了,公益型创业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
公共事业思想教育仅仅从大学开始是远远不够的。公益教育应该覆盖一个人的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培养孩子的公益思想,这样的孩子走出大学,走向社会才能真的了解公益,我国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学校重视升学率,在乎我能有多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往往忽视公益方面的思想教育,这对整个社会公益事业来说是致命的。对实施公益事业思想教育的时间段的掌握不准确,造成了相关链式反应,以至于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只有很少一部分了解公益,更别说将公益与创业联系在一起了。高校应适当开设公益和创业相关的选修课,让有相关想法的大学生能够学习到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