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少儿主持人的语言要规范清晰。由于少儿的理解能力较低,这就需要少儿主持人的语言的表达应更加清晰、规范,让更多的少儿能够听清、听懂。
其次,少儿主持人的语言内容要“淡入淡出”。少儿节目的主要受众是儿童,因此,节目内容也相对简单,节目形式也更加符合少儿需求,因此,主持人应尽量采用少儿能够理解的话语来主持,使少儿能够在节目中更加地轻松地体会、理解主持人的言语、观点及主持内容。
第三,少儿主持人的语言要口语化。少儿们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往往会伴有其独特的语言运用方式,如多会运用一些叠声词汇或是拟人化的语言,如“啥”“啊”“嗯”等助词。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也要在节目主持过程中掌握此类语言,并加以运用,避免过多运用华丽的词汇或是生僻的字或词。
目前,一些少儿节目主持在节目主持过程中,过于侧重知识灌输、故事的讲述,这也就导致其主持过程中易出现语言教条化、专业化,这也造成很多少儿在收看少儿节目过程中出现了“听不懂”“可能是这样”“不理解”等现象,这极大地降低了主持人的亲和力,甚至令一些少儿受众转向其他少儿节目。
调查发现,个别少儿节目主持在节目中为了提高节目的效果而使用了过分夸张的语言或是语气,甚至在节目中大吼大叫。究其原因:一方面,主持人缺乏良好的语言情感;另一方面,主持人缺乏与少儿良好的情感交流,最终导致整个节目质量下降。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亲和力是其能够最直接地展示给少儿观众的东西。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要想做好一档少儿节目,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就是具备良好的亲和力,使少儿能够在节目中对主持人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一种亲近感,进而才能喜欢这个节目,喜欢这个节目的主持人。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应在主持节目中不断尝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语言技巧、肢体语言、情感等来增强与少儿们的交流、互动,让自身能够与少儿们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相容感,进而才能达到提升自身亲和力的目的。如在与少儿互动时,避免出现贬义的称呼,如“小胖仔”“小胖墩”,可以采用“小可爱”“乖乖宝”等来称呼他们;同时,也要避免说“你”或“你们”,可以直接称呼其昵称或“我们”,进而达到增近与少儿距离的目的。
感情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心理反应,也是对人或对事物的一种喜爱、厌恶或关切的一种心理。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应充分发挥出语言表达的感情色彩,使少儿在节目中可以感受到主持人的真正情感,进而才能拉近与主持人的距离。因此,少儿节目主持人在主持时,也要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尽量以“情”或“游戏”为节目导入手段,并借助“淡入淡出”的语言表达技巧来增强与少儿之间的互动效果。同时,主持人还要以平等的语言与少儿们进行互动或是交流,进而才能真正缩小或是消除与少儿的心理距离。
少儿节目中往往会因少儿的天真无邪而令主持现场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少儿节目主持人既要做好节目录制内容,也要事先考虑、预设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及语言应对技巧。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过程中,既要做好节目主持现场节奏的把控,一旦遇到少儿走出了自己的“把控范围”时,则可以运用各种引导式、启发式的语言将少儿逐步引回到节目内容或是预设内容之中,在有效地解决了突发事件的基础上也有效提高了节目主持质量。
少儿节目主持人欲提升自身的主持能力与主持效果,则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少儿节目主持人要不断学习、实践与总结,并通过不断了解,掌握少儿心理以及对不同事物的认知能力来不断提升、完善自身语言表达技巧,并通过合理运用不同的语言技巧来提高少儿节目受众节目的关注度与喜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