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党报评论针砭时弊的几点思考——以《河池日报》为例

2019-11-18 01:42
记者观察 2019年32期
关键词:河池黔南州党报

一、针砭时弊要有的放矢,以理服人、以理导人

评论是地市党报的一面旗帜,是社会舆论的风向标。好的评论,让人增长知识、明辨是非、明晰方向、催人奋进。

由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等因素,笔者所在的河池市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河池全市上下最大的民生工程。

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关键阶段,一些县(区)以脱贫任务繁重为由,取消双休日和节假日,让扶贫干部长期在“5+2”“白加黑”的状态下疲劳作战,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不利于其身心健康。

针对这一现象,《河池日报》刊出评论文章《脱贫攻坚不能长期打“疲劳战”》,对扶贫干部“5+2”“白加黑”的工作制度提出批评。评论指出,脱贫攻坚不能长期打“疲劳战”,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只有这样,才能让扶贫干部轻装上阵,增强战斗力,一鼓作气,决胜脱贫攻坚。

评论刊出后,一些县(区)从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入手,及时对扶贫工作相关制度做出调整,取消“5+2”“白加黑”工作制,极大地缓解了扶贫干部的工作压力,有效提高了扶贫效率。

该评论在中国扶贫网转发,引起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重视,其内容为全国推出系列扶贫减负措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脱贫攻坚战中,河池某县制定出台《帮扶干部夜访制度》,要求所有帮扶干部每半月至少夜访结对帮扶贫困户一次。《制度》的初衷是要改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但是,实施过程中,由于河池贫困山区山高路远,驱车夜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夜访制度实行不到半个月,就出现几起帮扶干部进村被狗咬伤的事件。

针对这一情况,《河池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莫把“夜访”变成“夜扰”》。评论认为,从安全角度考虑,夜访,没必要帮扶干部人人参与;频繁夜访,有可能变成频繁“夜扰”;扶贫工作不必“日着草鞋”“夜打灯笼”才见成效。

评论刊出后,该县干部群众在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对每月夜访制度进行热烈讨论,大家认为,评论文章不仅切中要害,而且体现了党报对扶贫干部的温情关怀。

针对一些部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现象,严重影响重大项目落地发展问题,《河池日报》有的放矢,及时刊发评论文章,指出痛点,鞭策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共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例如,通过招商引资,河池市于2017年引进一个总投资达100亿元的健康养生项目。按计划,2018年要完成投资5亿元。由于一些部门不作为、慢作为,导致前7个月只完成投资3300万元,进度极其缓慢。

针对这一情况,《河池日报》刊发评论文章《养生项目岂能“养生”推进》。评论指出,一些部门领导不求进取,缺乏大局意识、服务意识,遇到困难怕担责任,能推则推,是造成重大项目难以推进的主要原因。

评论认为,克难攻坚,关键还在于人。在大改革大发展时代,要选用有能力有创新敢担当的人才,要大胆推出系列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政府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主动为企业解决审批难、用地难等问题。

二、针砭时弊要多一些真知灼见、“一针见血”

河池市与贵州省黔南州山水相连,有“中国水电之乡”“有色金属之乡”称号,其发展资源,远比黔南州丰富。2012年以前,河池经济总量在黔南州之上,而到了2017年,黔南州经济总量是河池的两倍。

针对两地发展速度的反差,《河池日报》刊发评论文章《贵州雄起背后的反思》。评论从两地营商环境、干部作风等方面,分析贵州雄起以及河池发展滞后的原因。

评论在充分肯定河池历届党委、政府领导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为河池发展积蓄发展力量的同时,直陈与贵州相比,河池干部在思想解放、敢作敢为和创新发展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评论指出,事有所成,必定是吏有所为。河池干部要俯下身子,努力学习贵州干部勇于创新、敢为人先、敢想敢做、敢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全力投身于河池的发展大潮中,才能推动河池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发展。

评论从深层次进行反思,对一些干部长期不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却挖空心思拿出不能做、干不得的万般理由现象进行有力批评。该评论适时刊发,对河池乃至广西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河池中小学校一线教师出现严重紧缺现象,一些学校甚至找不到老师上课,严重影响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

针对这一现象,《河池日报》刊发评论《一线教师紧缺释放何种信号》。评论通过对近年河池教师招录遇冷与公务员招录过热情况进行对比,从源头上分析一线教师紧缺对教育发展造成的长期隐患。

评论结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呼吁当地党委、政府出台激励政策,切实解决教师编制及待遇问题,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学事业。

评论刊发后,一些县(区)结合实际,及时兑现教师绩效工资,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社会招聘,解决一线教师紧缺难题。

由于教育投入及教师待遇支出与当地财力挂钩,对河池贫困地区来说,中央政策要全面落地,常常遇到“无米下锅”的难题。

评论既指出当下教师队伍难以招聘优秀人才,对教育持续发展的忧虑,又充分肯定各级党委、政府倾力发展教育取得的成绩。同时,呼吁中央教育扶持政策要多向贫困地区倾斜。总之,文章批评要做到既有力又有度。

三、针砭时弊要态度鲜明,有深度、有见地、有风格

近年来,《河池日报》一版开设“龙江谈论”评论专栏的同时,每周刊发一期“红水河论谈”专版。“红水河论谈”专版设置“实时论点”“新闻锐评”“微言大义”等栏目,多角度针对时弊进行评论。

专栏及专版刊出的评论,涉及方方面面。系列评论文章,无论从触及领域,还是行文特点,已逐渐形成风格,彰显了《河池日报》作为地市党报鲜明的批评态度。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要求,地市党报要正确认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的辨正统一,在全力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要主动承担针砭时弊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因此,评论要起到“定盘星”“压舱石”的作用,努力发出代表主流价值、体现舆论引领作用、具有专业水准思想价值、沟通公众收获信任的“好声音”。

猜你喜欢
河池黔南州党报
春日花田映红颜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黔南州国际国内公共关系协会赴黔南州农业产业发展协会交流工作
我爱我家
“融时代”地市党报影响力提升和生存发展策略探究
新时期如何增强党报影响力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高考物理“电磁感应的动力学问题”探析
黔南州各县认真贯彻落实州离退休干部工作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