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峰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辅以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辅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9,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指标、血酮体指标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68,P<0.05)。结论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优质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a)-0156-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一种因糖尿病所致的并发症,指的是患者体内脂肪、糖、蛋白质等出现代谢紊乱情况,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1-2]。对该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期间,不但需严格监控病情,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身体状态、心理变化等实施优质护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健康。该文以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4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实验对象分析优质护理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该次实验选择目标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41.7±3.3)岁。观察组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20~65岁,平均(41.5±3.1)岁。以统计学软件检验患者资料数据,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辅以常规护理干预,涉及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体征指标监测,胰岛素用法用量控制等。
观察组辅以优质护理干预,涉及内容包括:①疾病监控。护理者定时查看患者瞳孔、体温、呼吸、脉搏等情况,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如患者体温过高,可采取物理降温或注射药物等方式降低患者温度,进而降低脑细胞死亡量。一旦患者心率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责任医师,并协助处理[3]。②血糖等指标监测。每间隔1 h为患者监测一次血糖指标,调整胰岛素注射用量及速度,防止因血糖下降速率过快造成脑水肿。对患者尿量进行监测,如患者极少排尿,则表明体内呈脱水情况,肾脏血流较缓,应大量、迅速以静脉注射补液,如患者尿量充足表示情况好转。同时做好泌尿系统抗感染护理,定时为患者更换尿袋,以碘伏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消毒,同时观察尿液颜色,做好记录。③胰岛素护理。以静脉推注方式每小时0.1 U/KG速率注入胰岛素,保证血糖平稳下降。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泵注量,切勿发生低血糖问题。当血糖下降至13.9 mmol/L后,以普通胰岛素联合5%GS静脉滴注,至血酮、尿酮转阴,后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为医生调整用药提供参考。适当为患者补充钾元素,防止症状改善后低钾血症。④静脉补液。多数患者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脱水情况或水电解质紊乱问题。需结合患者病情及时纠正酸碱度及水电解平衡。患者入院后马上创建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进而改善肾功能及体循环,前2 h内控制输液量1 000~2 000 mL之间,但24 h内输液总量不可多于患者体重10%,避免肺水肿问题。补液以生理盐水为主,必要时可增加胶体溶液,若患者血糖值下降至13.9 mmol/L,可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⑤补钾。护理期间需结合患者血钾指标、心电图、尿量等及时调整补钾量及补钾速率,以静脉滴注形式补充10%氯化钾,每间隔1 h查看患者血钾浓度,避免高钾血症。⑥呼吸护理。保障患者呼吸通畅。将患者体位调至平卧仰卧位,将其头部偏至一侧。定时清理患者鼻腔内分泌物,及时帮助患者吸痰,以医用棉球蘸取生理盐水清洗患者口腔,预防口腔感染,同时进行持续、低流量供氧,保护患者脑细胞。⑦皮肤护理。保证病床洁净、干燥,为预防患者出现褥疮,每日以温水帮患者擦拭全身,每间隔2 h左右帮助患者翻身,对其压迫部位、骨突部位等进行按摩。注意控制翻身力度,不可有拉扯、推搡等暴力动作,防止出现皮肤损伤。如患者出现皮肤溃疡或褥疮情况,以药物覆盖患处,并定时换药[4]。⑧并发症预防。密切监控患者体征指标,预防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意外拔管等并发症,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对策。尽量保持患者平卧位或侧卧位休养,防止肺部感染。必要时可通过约束带固定患者,降低坠床发生率。⑨健康教育。患者意识清醒后为其普及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整患者膳食结构,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尽量使用低脂、低糖食物,提倡多食用维生素丰富的新鲜蔬菜等,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可超过60%,蛋白质摄入量约15%即可。叮嘱患者出院后定时检查血糖指标,确保将血糖控制在最佳状态。⑩运动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进行运动锻炼,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强度,不可过度[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血糖、血酮体等,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情况,总分计100分,得分高于80分为满意,得分60~80分为一般,得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该次实验数据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n(%)],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血酮体指标差异
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酮体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褥疮、低钾血症、泌尿感染等情况,观察组发生率4.35%明显低于对照组34.78%(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看简写为DKA,指的是基于不同诱因影响下,胰岛素浓度较低,导致患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病变,属于临床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一般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概率较高,2型糖尿病患者较少出现此情况。优质护理指的是以患者为核心,强化基础护理质量。对DKA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从疾病监控、血糖等指标监测、呼吸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运动指导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该文分析DKA患者辅以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及价值,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8.26%,不良反应发生概率4.35%较对照组34.78%更低。该结论与任会彩等[6]发表文章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确切,患者更为满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丹,王玲玲,朱传英.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4):3150-3152.
[2] 郑晓萍,陈红,陈晓春,等.24例重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急救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2):1096-1097.
[3] 陈霞.MEWS评分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留观患者护理观察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3):113-115.
[4] 沈犁.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发症及其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959-960.
[5] 段松玲,周丽莎,王继红.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中应用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6,14(30):3198-3199.
[6] 任会彩,王志先,张彦敏,等.人文护理模式用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护理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5):597-600.
(收稿日期: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