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探析

2019-11-17 07:02池清湖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18期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发展建议

池清湖

摘要    本文结合海口市林下经济发展实践,简述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关键事项,最后提出了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协调发展的建议,以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8-0117-0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天然次生林是原始林植被经人为干预或异常自然干扰破坏后,又重新天然更新起来的林分[1],针对原生林,称之为次生林。也就是最初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再次自然生长繁衍所形成的天然植物群落。次生林初期生长迅速,但成熟早,寿命短,不宜培育大径材。立足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加强次生林抚育,提高森林综合功能,是发展现代林业的必然要求。同时,确定合理的抚育方式、方法,可以对林分结构进行有效优化,使单株林木生长加速,自然枯损率减少,林内卫生得以改善。充分发挥森林资源所带来的生态、经济等各种效益。森林资源如何能发挥出最佳效益,不仅取决于林木数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森林质量,而森林质量的好坏,决定着生态系统、经济效益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2]。因此,合理地确定天然次生林的抚育方式、方法,对我国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怎样合理地确定次生林的抚育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促进次生林抚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抚育成效,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了这一方面的探索。

1    天然次生林人工抚育效果调查

1.1    作业区概况

作业区坐落在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辖区内,面积2 318.9 hm2,为阔叶林。作业区属暖温带地区,具有典型的山岳地貌特征,区内夏短而凉、冬长而寒、低温多雨、光照不足。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从2011年开始对800 hm2中幼龄林进行了人工抚育,2015年5月开始对近几年来实施的森林抚育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明确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措施。

1.2    抚育方式、方法

森林抚育按照GB/T 15781—2009、GB/T 18337.1~3—2001等相关技术规程,采取割灌、修枝、间伐等抚育措施。清除根部丛生木,坚持“采小留大、采密留疏、采弯留直、采弱留强”,合理调整林木密度;清除影响树种生长的灌木或藤蔓,仅割除生长过密的杂灌;零星生长的灌木如对目的树种不构成影响,可不予砍除,特别要注意保留目的树种的幼苗幼树和珍稀濒危树种;砍除5 cm以下过密处生长不良林木,注意避免形成天窗,修枝刀口平贴主干,从下向上砍断,不可从上向下斜砍,避免形成主干劈裂或保留茬口过长;清除枯倒木、枯立木、病害木[3-4]。

1.3    结果分析

通过实地监测调查发现,在抚育范围内,无论何种林分类型和抚育强度,在通过人工抚育扩大了单株林木生长空间后,单木生长明显加速,自然枯损率下降。而未抚育对照区内枯损率仍呈增长趋势,林木相对生长缓慢,地下林层杂乱,丛生林木较多。其间,从对照样地抽取相同数量已抚育和未抚育的林木,并做好标记。由于树高测量有难度,所以主要对其胸径进行了数据测量登记,结果发现已抚育地区林木胸径明显比未抚育林区林木胸径平均值高0.13 cm。本次测量时间较短,仅为1年期,林木生长量变化不是太明显,但依然可以看出,经过人工抚育后平均直径增加较明显。对其他林分因子调查发现,经过人工抚育的林分,具有合理的密度和生长空间,光照充足,目的树种生长健康;未抚育样地林木下部枝出现较多枯枝和黄叶,暂未发现有病虫害的发生。覆盖在地表的伐除枯枝和落叶,仍未充分分解,但已在形成半分解层,土壤蓄水能力明显提高。抚育样地内草本茂盛,而未抚育样地内草本盖度已不足5%,人工抚育也有效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通过对油松幼龄人工纯林抚育后的林分质量和生长量变化的调查,充分表明了人工抚育使森林有了合理的密度和生长空间,改善了林分卫生状况,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加速了林下枯落物分解,提高了土壤肥力,有效促进了林木生长。科学合理的抚育措施对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增强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活力起到了明显效果。

2    存在的问题

2.1    抚育强度不一

通过近几年的施工及后期监测调查,发现抚育强度相對较大的区域,林木生长也相对较快。但在抚育中存在设计和实际操作往往产生矛盾,如按设计进行,抚育强度小不能达到抚育的目的;如抚育强度大,则会出现超限额采伐的可能。

2.2    缺乏动态的管理机制

在森林抚育中缺乏动态的管理机制,只重视密度调整,不重视生物多样性和结构调整。森林抚育的核心是对森林的优化,因而结构调整才是抚育的中心。而在实际中施工人员和部分作业人员思想认识不高,技能水平差,不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和幼苗。

2.3    抚育资金缺乏

抚育资金缺乏,影响抚育质量。在抚育工作中,抚育经济效益低下问题突出,并且林木的抚育工作不具体,抚育的任务重、工作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支持。而總的资金投入少,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中央财政补贴标准为1 800元/hm2。而目前人工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单日人工工资在150元以上,1 800元/hm2的抚育补贴远远不能满足森林抚育作业的需求。当前开展森林抚育,全靠中央财政补贴,没有其他资金来源,根本满足不了高质量抚育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森林抚育成效[5]。

3    对策

3.1    详细调查林分现状

深入作业林区,详细调查。由于对林分年龄、起源、林相及实施方面没有有效规划,使整体规划缺乏针对性,影响到林分整体结构和林木的生长量,从而直接影森林的整体效益[6]。因此,应根据林分调查,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应的抚育配套措施,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群落。

3.2    先造林后抚育

对于林分较低及单位生长量较低、林木空隙多的次生林,可采取先造后抚育的技术措施。先清除林中杂草及生长不良的灌木,栽植一些针叶树种,填充林分中的多余空间,使林分达到要求密度。之后对其进行人工抚育,伐除抑制针叶树生长的上层阔叶树,并抚育一部分天然更新的阔叶树,优化次生林的树种组成,提高次生林质量。

3.3    抚育间伐与林分改造相结合

对于树种组成复杂多样,既有目的树种,又有非目的树种,疏密不均,郁闭度很大的林分,采用抚育间伐与林分改造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对密集的目的树种进行间伐抚育,同时伐除非目的树种,过程要坚持“采小留大、采密留疏、采弯留直、采弱留强”的原则,使目的树种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

3.4    利用林下空间

在抚育间伐后的中龄林树下空白处,应栽植一些针叶类或珍贵树种,最终使上下层空间被有效利用。

3.5    全面规划

要提高林分的生产率和改善林分的质量。单一的抚育不能达到合理而切实有效的成果,要按照“以抚育为主,抚育、改造、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规划,使其以后成为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

3.6    加强培训

加强培训,提高技能,合理有效进行人工抚育,能够促进森林的健康生长,优化林分质量,促进林木材质改良,扩大森林的经济效益,提高生态效益。因此,要加强对中幼龄林抚育工作的技术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偷工减料的情况、杜绝现场缺乏技术指导,使森林抚育技术水平受到很大影响。积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能,有侧重、有层次、有方向地利用先进技术促进人工抚育取得实效。

4    参考文献

[1] 游晓庆,彭诗涛,郭孝玉,等.闽楠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4):660-667.

[2] 杨劼,宋炳煜,黄和平,等.人工抚育措施对油松林生长及结构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5(3):397-402

[3] 森林抚育技术规程:GB/T15781-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 张赟,王红军.林区人工中幼龄林抚育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18):182.

[5] 欧阳君祥.我国森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4):17-20.

[6] 王建苏.国有林场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园艺,2019(7):199-200.

猜你喜欢
林业生态建设林下经济发展建议
肇庆市林业生态建设现状及建议
乡镇林业站在林业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吉林省林地清收背景下林下经济推广的研究
林业生态建设的思路及对策分析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