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永清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村宅志》[1]用329.7万文字翔实、系统地记录了虹桥镇的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和宅基之自然、社会的历史与现状。“这四种社会形态的方方面面,在这部村宅志里都有记载,这部村宅志可称得上是虹桥镇的一本辞典,一本万宝全书,这部志书,对农村有兴趣的同志,也是十分难得的反映中国最大城市近郊农村变革的资料书。”[2]
笔者拜读《虹桥镇村宅志》后,认定其志展示了上海市近郊农村变迁的缩影,含有极为丰富的信息量。阐述了新中国诞生以来中国农村的发展脉络,尤其是上海近郊农村在改革开放中最终成为新城区的历史过程,亦是一部具有创新意识的资料性著述。本文从编修体制、体例、价值取向、编纂特色等方面进行评析。
2014年8月,中共虹桥镇党委、镇政府决定组织力量编修《虹桥镇志》的同时,编纂《虹桥镇村宅志》,把虹桥村宅集镇的过去和现状,用文字记录下来。随即组建《虹桥镇村宅志》编纂人员,由虹桥镇党委书记卢国庆为主编,聘请地方志专家王孝俭为总纂,热爱家乡的本土学者周莉、蔡汤福为执行主编,另有19位乡贤为编辑,各行政村选其优秀人才50 多人为行政村、自然村、宅基的撰稿员,600 多村民为其提供信息或照片。“2014年8月29日,镇政府召开《虹桥镇村宅志》编纂动员会范丽春副镇长动员。……2015年8月,全镇完成第一稿,全稿85 万字。……2018年春节前,改出第四稿村宅志稿,共150 万字。……2018年4月9日,镇党委、政府举行‘《虹桥镇村宅志稿》评议会’,参加评稿的有以上海市地方志办党组书记、主任洪民荣为组长的专家组14人……顾问组组长周建邦等(虹桥镇历任老领导)16 人也对村宅志进行评议。根据专家组和顾问组的评议意见,2018年6月底,改出第五稿,并于7月24日交出版社。”[3]
由此可见,《虹桥镇村宅志》由镇党委决策,镇政府主持,镇党委书记任主编,熟悉村情的本土人士提供资料,本土学者编纂成稿,地方志专家总纂后,经专家组、顾问组评审认定,终经全体编纂人员补充、修正后交付出版,前后历时5年。是镇党委决策,镇政府主持,专家参与,众手成志的官员、民众、专家三方结合相融的编修体制。
目前全国各地村志编纂的开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4]:一是村民自发启动,并独立完成村志编纂。例如宁夏彭阳县王洼镇崖堡村古稀老人高荣峰用9年时间完成《崖堡村志》[5]。二是村民自发,并在专业方志工作者的参与或指导下完成编纂。例,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盘山村的《盘山村志》是由村民岳汪子、李根用等自发编写,并在修志工作者王文学的帮助下,用3年多时间编纂完成的[6]。三是政府组织编纂。例,黑龙江省的《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志》[7]。四是专家学者编纂。例,上海市闵行区学者型村民褚半农著述的《褚家塘志》[8]。
综观上述编纂模式后,笔者认为《虹桥镇村宅志》的官员民众专家三方结合相融的编修体制是具有创新意义的第五种集合型村志编修模式。
全志以照片地图集开卷。照片集42页、232 帧,其中彩色 181 帧、黑白 51 帧,照片所展示形象有:虹桥镇、行政村、宅基、农工商、社会文化、领导与外宾视察访问、荣誉证书等。即虹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画面得以形象显示。地图集有8 开版地图 6页 12 幅,有 20世纪 50年代初虹桥集镇示意图,上海市龙华区第六保保甲图、第七保保甲图、第八保保甲图、第二十保保甲图,1966年虹桥人民公社影像图、虹桥镇行政区划图(1950)、虹桥乡虹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区划图(1956年)、虹桥镇人民公社行政区划图(1959)、虹桥乡行政区划图(1984年区划调整)、虹桥镇行政区划图(1994年区划调整)、虹桥镇行政区划图(2012年),12 幅地图起于民国 37年(1948),止于 2012年,明虹桥镇域范围自1948年至2012年的演变轨迹。
凡例九条,规范其志的记述范围“为1984年9月虹桥乡行政区域,包括16 个行政村。”记述时限“不定上限,追根溯源,下限2012年,或行政村和村民小组撤销、集镇和宅基动迁消失之时。”记述内容“各行政村、村民小组和集镇、宅基,要素力求齐全,记述详略力求一致。”姓氏、人物入志标准,资料来源有档案、文献、口述资料、社会调查。凡例为全志的编纂法规。凡例后附释名,内容有建置类、自然地理类、生产关系类、农事类、商事类、建设类、人员类、习俗类,共计 134 条。释名按类横排为八类,类下分条说明,实为虹桥镇村宅名词简志。
序为镇党委书记、主编卢国庆撰,阐明虹桥名字来历、虹桥城市化之百年历程、修本志旨在为“把虹桥村宅集镇的过去,用文字凝固起来。”其志是“虹桥镇的一本辞典,一本百科全书……也是十分难得的反映中国最大城市近郊农村变革的资料书。”村民看后定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激发爱乡爱土之情。
卷首设总述、虹桥镇概况。总述以千字无题序开篇,简述虹桥镇优越的地理环境以及地域经济演变发展由农业生产向工业商贸迈进的历程,至 2011年“虹桥地区 128 个宅基和 3个集镇,历经繁衍和兴衰,终抵不住城市化的大潮而湮灭”。之后总体叙述了四个方面:一是总说宅基是虹桥地区最早的乡土社会,为虹桥村民的真正家园。阐明虹桥宅基的演变脉络,突现宅基的独有个性,亦为虹桥宅基的诞生至终结之简史。二是总述虹桥、小闸、程家桥3 个集镇自然人文环境与发展演变脉络。三是总说村民小组是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村民自治单位。述其从 20世纪 50年代至 2010年撤销的发展演变轨迹。四是叙述中国农村中与村民最为接近的行政性自治单位,按年为脉络呈现其由行政村——生产大队——行政村——2011年撤销演变轨迹。总述以“不管是哪个宅基人,哪个集镇人,还是哪个行政村、村民小组的村民,都永远是虹桥人,他们的后人也将永远打上各自的宅基和集镇的络印”收结,总述后附一、虹桥镇(乡、公社)行政村(生产大队)、村民小组(生产队)情况表。附二、虹桥镇(乡、公社)集镇、宅基(自然村)情况表。
虹桥镇概况以千字无题序开篇,简记虹桥镇地理位置、水陆交通、财政收支、文化教育事业和获奖情况。之后叙述四方面内容:一是记虹桥地域之历史沿革,突现千年发展轨迹。二是述其农业、工业、商业、房地产业、集体资产演变发展脉络。三是记述其城市化历程,“至2010年,村民小组全部撤销,农民户籍全部转为非农户口、无农村劳动力。”农村消失,“至2012年90%以上虹桥原住民或迁入动迁房或购买商品房居住。”人口构成,“2012年全部转为非农业人口”。城市基础设施“虹桥镇成为现代城市功能集聚的新型城镇”。农民收入“2012年劳均 37633 元,人均 29604 元。”四是展现虹桥地区人文历史深厚。“虹桥”地名演变、安国讲寺、虹桥顾家王家、革命传统、上海“菜乡”、城市特色文化体育活动、上海农村对外展示窗口境外在沪人员聚居地等镇情特色。概况以系统资料“横排纵写”简记虹桥镇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特显镇情特色。
正文为“横排纵写”的志体。按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 3 个板块设置,是虹桥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本载体。“《虹桥镇村宅志》以这4 种社会形态为记载对象。首先,全镇16 个村(生产大队、含 1992年划出镇的)、138 个村民小组、3 个集镇和128 个宅基,全部分类入志,平行记述,保证全镇每家村民都能入志,在志书中有迹可循。由此,极大加强了志书与村民的联系。一部志书含全镇乾坤,能查到每个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和每户村民。村宅志真正成为‘村民的志’”。[9]
卷末为索引、编后记、编纂人员名录、版权页。索引由表格索引和图索引构成。
编后记由总纂王孝俭撰:一是记编纂宗旨“可把虹桥镇视作中国大城市近郊农村本身固有发展和城市化的模块,地方志对宅基的记述,不是对一个乡镇的记述,而是对中国最大城市近郊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乡镇从城市化前到城市化过程的记述。”旨为社会学者研究中国最大城市近郊乡村城市化提供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微观资料。二是阐明“行政村、村民小组和宅基、集镇是一个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本载体,《虹桥镇村宅志》以这4 种社会形态为记载对象……村宅志真正成为村民的志。”三是规范入志资料,使得每字每句是信息,充满力量。使行政村、农民小组、宅基集镇之篇目成为展示其信息资料的最佳载体,实为“凡例”之细化。四是简记编纂过程“五易其稿,前后经历五年”。五是记其志编纂队伍爱乡爱土,各司其职,相互支撑,收集文献、口述、社会调查资料,顾问组对入志资料进行把关核准,由此“保证了村宅志的总体质量”。最后以“虹桥人自己编自己家乡的志书……让所有的村民能在志书中找到自己的家……研究或对中国农村发展、上海城市发展有兴趣的各方人士,也一定会对这部志书感兴趣,因为通过这部志书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中国最大城市的一个近郊农村在短短六七十年里,实现城市化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有着无穷的信息密码”收结。
编纂人员名录有虹桥镇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虹桥镇村宅志》编纂顾问组、编纂专家组、编纂人员、编纂工作各村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编纂工作各村公司分管领导,编纂资料各村(大队)撰稿员,为编写提供信息或照片的人员名录。
框架结构完整、科学。照片地图集形象显示村宅演变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凡例规范编纂体例,辅以“译名”为阅读志书提供方便。序阐明编纂缘由,与特点,激励村民爱乡爱土之情。总述为村宅之简史,概况为镇之简志,以此为纲,收纲举目张之效。序、后记、总述、概况为全志之导读。志体为记载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4 种社会形态提供科学平台,索引方便读志用志。编后记阐明编纂宗旨、原则、过程,是一篇研究村宅志编纂的学术论文。编纂人员名录按类分录折射出其具有创新意识的官员、村民、专家三者相融的编修体制。
其志篇目按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3 个板块 4 种社会形态,设章、节、目、子目 4个层次,进行“横排纵写”。
上编设第一章虹桥村、第二章虹二村、第三章虹四村、第四章虹五村、第五章虹六村、第六章红春村、第七章西郊村、第八章先锋村、第九章井亭村、第十章新桥村、新十一章虹三村、第十二章长春村、第十三章虹南村、第十四章星联村、第十五章小闸生产大队、第十六章红金生产大队等16 章,各章设行政村、村民小组2 节。虹桥村至新桥村,即第一章至第十章行政村设位置、建制、土地、户口劳动力、河浜、道路、桥梁、综合经济、农业、畜牧业、工业、仓储业、楼宇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民生、大队村委会实业公司机构设置办公地点、大队村公司负责人、荣誉等17 目,虹三村至红金生产大队,即第十一章至十六章,这 6 个行政村先后于 1984年至 1992年划入长宁区、徐汇区,资料短缺,因此按村情不同一般缺设“楼宇经济”目。第二节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设 1 目,即 138 个村民小组设“××村民小组”等 138 目,目下均设位置、建制、户口劳动力、土地、经济、集体资产、生产队村民小组负责人等子目,上编共设16 章138 目 828 子目,记述量150 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45.4%。
下编设第一章集镇,下设虹桥集镇、程家桥集镇、小闸集镇 3 节,节下设位置、沿革、人口土地房产、道路、河浜、桥梁、交通、供电供水供气、商铺、机关、工厂学校、医院、文化机构场、道观祠堂、宅院、掌故逸闻、事件、入伍人员、大学生插队落户、知识青年下放、工人支内、支边人员耄耋老人、人物等 9 至 17 目。集镇计 1 章 3 节 35 目,记述量 20.3 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6.2%。第二章宅基,下设虹桥村、虹二村、虹四村、虹五村、虹六村、红春村、西郊村、先锋村、井亭村、新桥村、虹桥村、长春村、虹南村、星联村、小闸生产大队、红金生产大队等16 节,节下设目,例虹桥村宅基设:新江口宅基,曹家宅宅基、董俞家宅宅基、王家浜宅基等4 目,目下按自然段记宅基位置、沿革、户口、姓氏、河浜、桥梁、住房、经济、人文等历史与现状。第二章共16 节128 目,记述量149 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45.3%。
篇目设置具有下述特点:(1)按村宅志编纂特点分为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三个板块四种社会形态设置、基本要素相一致,特出村情、宅情、集镇情是其创新之处。(2)行政村篇目基本涵盖村之自然地理、建制沿革、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体现其要素之全。(3)宅基不分条目,按事项一文纵贯始末,突现宅基历史、自然风貌、宅基文化、村民活动。(4)集镇篇目,突出“商”字,包括商街、商店、商人。3 个集镇的历史现状有别,要素因镇而异。篇目为记载虹桥镇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提供科学平台。正如民国时期方志学家李泰所言:“纂志之道固多,而门目标题则为首要。”[10]
1.述体由卷首总述和虹桥镇概况构成,记述量4.8 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5%。其中总述3.4 万字为述体的70%,虹桥镇概况1.4万字为述体的30%。总述为全志之纲。读总述对虹桥集镇、行政村、村民小组与宅基的4 种社会形态的历史与现状大致了解,收纲举目张之效。虹桥镇概况简要记述虹桥镇域自然、经济、文化、社会之历史与现状,凸显镇情特色,统观虹桥镇情概况,为进一步了解镇域的集镇、行政村、村民小组、宅基之社会形态提供镇情资料。
2.志体为全志的主体,由16 个行政村、138个村民小组、3 个集镇和128 个宅基构成。记述量149 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45.2%。
3.记体由专记和编后记构成。记述量2.1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0.06%。专记:第二章虹二村,十八专记,简记其 20世纪 50年代初至1999年村域内的扫盲、办农民夜校、妇产院、保健站、赤脚医生等简况。[11]第八章先锋村,十七专记:“1954年下半年,鸭场浪宅基村民翟中琴等3 人,向虹南乡政府提交申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这份报告,后被收入中共中央办公厅编,毛泽东对收入章作批示和《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中的《机会主义邪气垮下去,社会主义的正气升上来》一文。”[12]2 篇专记记述量1500 字为记体的7%。编后记阐明编纂宗旨、原则、过程。记述量1.95 万字为述体的93%。
4.图体,即地图与照片。由卷首照片地图集和随图照构成。卷首地图集12 幅地图明确虹桥镇域范围演变空间,232 帧照片是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之自然与社会的历史现状的形象再现。
全志设随文图、示意图、各类照片 600 多幅,内容丰富,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应有尽有。例图1-1-1,1966年虹桥生产大队影像图;图 2-1-2,20世纪 80年代虹桥集镇民房;图 2-2-87,20世纪 90年代顾家园;图2-2-168,20世纪 80年代戴家宅宅基示意图;图 2-2-473,2012年乔明高。600 多幅(帧)照片亦是虹桥镇村宅图志。记述量70 万版面,为全志版面文字的21.7%。
5.表体为随文表。全志设:表1-1-1,1960-2003年虹桥村(大队)级河道情况表,表1-1-32,新村生产队、村民小组负责人情况表;表1-13-9,上海远中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情况表,表 2-2-362,2012年乔家塘宅基动迁村民住房安置情况表,共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表格 900 余张,记述量 90 万字版面,为全志版面文字的27%。
6.录体即为随文“附”。记述量 4.8 万字为全志版面文字的1.5%。随文附①由凡例附:释名134 条,为阅读全志的名词注释,亦是虹桥镇的自然与社会的名词简志。②虹桥集镇后附:“《顾氏宗谱》后记(有删节)”[13]阐明编修《顾氏家谱》的原则与过程,旨在“行善积德,造福子孙”。③新桥村宅基附:新桥王家族谱。再现新桥王家600年的发展脉络。其“家训‘富不丢书’,以立德为本,诗书传家,指引代代子孙前赴后继,立志成才,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之人。”[14]为村民爱乡爱土,立言立德为国家多作贡献,亦是乡村德治之源也。
7.索引为表格、图索引。表、图索引表标明表1-1-1,图 1-1-1 序号。卷末索引与卷前目录组成全志检索系统。检索系统记述量9.9 万字版面,为全志版面文字的3%。其中目录1.3 万字版面,为检索系统的 13.3%,索引 8.65 万字版面,为检索系统的86.7%,索引比为1:6.5。
由上可见,其志述、志、记、图、表、录、索引7 体并用,以志为主体,其中录体中的凡例附释名,当为创新之体裁。为系统翔实地记录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 4 种社会形态的编纂提供科学载体。
资料性为地方志的本质属性,“地方志假使没有资料价值,这种地方志的生命就必然随其出版而结束。”[15]志属信史,要求编纂者对一地历史事实必须作直观的记录和复制,对其在时间、空间记录上有严格的规范,对历史人物的记述不能有任何的虚构和塑造,志书所记内容必须存真求实,信实有据,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地记录一地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虹桥镇村宅志》中所记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之城市化过程,即由乡村城镇到城区的相关自然与社会之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足可为今人后人查阅备考,随机使用,存史价值随着大城市郊区城市化的推进,将会日益彰显。
其志上编所列16 个行政村中的楼宇经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民生3 目,详细记录其楼宇经济的发展脉络、经营情况。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记载了村民入股情况以及撤村的量化政策。民生所记敬老惠老的优惠政策,治病救助关注民生,各类文化生活等等均是村民所思所想的现实状况。上述3 目所记资料对城市化后的郊区乡村均具有借鉴意义与资政价值。
16 个行政村所记“荣誉”情况,激励村民发奋向上,争当时代先进集体。集镇、宅基的人物,简要记其先进事迹。例 1,“王华(1979—),获2010年度闵行区重点工程立功竞赛先进个人。”[16]例 2,“诸富荣(1948年生),1968年3月参军,为海军航空兵4143 部队警卫员,1969年3月10日在山东莱阳县驻军所在地,为保卫军用设施与罪犯搏斗而牺牲,遗骸葬于当地。”[17]例 3,“陈金妹(1936—),女,1958年被评为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60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8]例 4,“乔明高(1939—),国内飞机结构设计专家。……2009年2月,获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飞机成功试飞特别贡献奖。”[19]集镇、宅基所记先进人物足以成为村民,尤其是青少年爱国敬业的榜样,其教化价值将会在读志用志中潜移默化地实现。
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应具有一定学术含量,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虹桥镇村宅志》框架结构科学、篇目设置创新,用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 3 个板块为全面记载4 种社会形态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提供科学平台,体裁中的凡例附“释名”,编后记阐明编修方法,这些均为记录新时代大城市郊区的城市化发展轨迹提供有学术价值的编修实践,亦为社会学者研究乡村城市化提供独有的文献资料,是学术价值之所在。
《虹桥镇村宅志》版式庄重,装帧精美,卷前照片地图集以彩色为主,黑白为辅,折射其时代性。以现代语体文为主,行文流畅,述而精作,注重史实,实事求是反映虹桥镇域内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 4 种社会形态的源流、发展、消失之脉络,再现村民村事、养老敬老、共同致富的幸福情景。篇目设置突出镇情村情、宅情,力求完整统一,呈现的是文本的形式美。内容全面翔实,突出村情、宅情、集镇特色与时代美感,显思想性、资料性、学术性完美融合之效,彰显的是虹桥镇域自然景观与社会人文内容之美,弘扬村民爱国爱乡爱土情怀,是一部审美价值较高的村宅志。
由上可见,《虹桥镇村宅志》是一部资料翔实系统可信可用,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学术、审美等多元价值取向。
《虹桥镇村宅志》是一部编修特色鲜明的新编集合型村宅志,所彰显的编修特色可为新编乡镇村志特别是集合型乡镇村志所借鉴。
其志编修由镇党委决策、政府主持,专家参与,村民参与众手成志的官员、村民、专家3结合相融的编修体制(详见上文编修体制),由此提升志书学术品位,成为可读可信可用的资料性著述。
篇目按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3 个板块4 种社会形态在板块的基础上设置章、节、目、子目 4 个层次,按“横排竖写”的志规记其行政村、村民小组、集镇、宅基的自然与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展示其100 余年的由乡村落成为城区的演变脉络。虹桥镇域内的村宅特征凸显,时代气息浓郁。
其志以凡例规范编纂体例。同时在凡例后附“释名”,对于虹桥镇域内相关的自然与社会相关的名词进行注释,一是作为凡例的补充,二是为用志者阅读提供方便,可谓是虹桥镇域内的名词简志。
序由虹桥镇党委书记、主编卢国庆撰,阐明编纂其志的缘由、价值,激发村民爱乡爱土之情。编后记由方志专家、总纂王孝俭书,阐明篇目设置缘由与村宅集镇特点,简记编纂过程,阐明其志的资料价值,为已消失的村宅历史记录,亦为研究乡村城市化的学者上海市郊区农村城市化提供无穷的信息密码。序、编后记为读者阅读、用志提供导读。
《虹桥镇村宅志》编纂以资料为本,注重搜集市、区、乡、村档案、村民刊物、志书等各类文献,同时进行社会调查与口述资料收集整理,其中折射出入志资料来源多元化特点,且可用可信,329.7 万文字重点记载范围为2012年虹桥镇域11.0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2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记述量29.7 万字,每个村民47 字,是一部翔实记录村民村事的集合型志书,为虹桥镇域内城市化提供可信可用的无穷信息。
卷首照片地图集内容丰富,明虹桥镇域内村、宅集镇之演变的历史与现状画面(详见上文图体)。随文照片600 余幅,均标明序号与简明标题,得图文并茂之效。
全志设随文表格900 余张,均标有序号与简明表题(详见上文表体)。表体为志文之补充,取精简版面之效。
笔者认为,上述所彰显的编修特色,可为乡镇村志尤其集合型乡镇村志编修所借鉴。
综上所述,《虹桥镇村宅志》编修体制科学、编纂体例创新、资料翔实系统可信可用具有存史、资政、教化、学术、审美等多元价值取向,彰显的编修特色可为乡镇村志编修所借鉴,从整体上考察:是一部具有创新意识的资料性著述。
注释:
[1]上海市闵行区虹桥镇人民政府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版,890×1240,1/16 开本.上下二册,1518页.
[2]中共闵行区虹桥镇党委书记卢国庆:《虹桥镇村宅志·序》.
[3][9]王孝俭:《虹桥镇村宅志·编后记》.
[4]参见黄建安:《论“村落终结”时代的村志编纂》《中国地方志》2019年第 2 期.
[5]参见马俊:《民间“史马迁”9年修“村志”》《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6月13日,第 5 版.
[6]参见秦名芳、岳铜铃、岳圆:《记录山村变迁感悟幸福生活——林州市任村镇潘山村自发写村志》《河南时报》2010年7月8日,第 5 版.
[7]参见《中国名志文化工程 < 新生鄂伦春乡新生村志 > 评审会召开》《黑龙江史志》2017年第 6 期.
[8]参见张军:《康熙 < 杏花村志 > 对名村志编纂的借鉴》《中国地方志》2017年第 11 期.
[11]《虹桥镇村宅志》第 65—66页.
[12]《虹桥镇村宅志》第 351页.
[13]《虹桥镇村宅志》第 745页.
[14]《虹桥镇村宅志》第 1198—1208页.
[15]陈桥驿:《古志垂誉,新志辉煌》《陈桥驿方志论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 275页.
[16]《虹桥镇村宅志》第 784页.
[17]《虹桥镇村宅志》第 869页.
[18]《虹桥镇村宅志》第 1283页.
[19]《虹桥镇村宅志》第 1457、1458页.
[20]叶圣陶编:《辞源(合订本)》第 1643页,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8年7月版.
[21]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大事年表》第299、258页,中华书局出版社,1961年2月版.
[22]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