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报刊有机运动”理论的再思考

2019-11-17 12:45◎吴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报刊有机媒介

◎吴 亮

马克思的“报刊有机运动”理论指报刊对于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呈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点到面逐渐浮现事实全貌的横向有机构成与纵向的时间过程。也就是说,马克思的“报刊有机运动”理论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则指新闻事实的有机整体构成,它表明不同的报刊共同构成一定的活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不同的报刊应担当不同责任并进行合作,如此,报刊作为有机体的共同使命才可被实现。

一、新媒体环境对“报刊有机运动”的影响

1.新闻的去中心化推动新闻的有机运动

随着平台化媒体普及,传播主体趋于草根化、平民化,在“人人都可做记者”的背景下,新闻话语权走向分散,传受界限走向消弭,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传播方式和“去中心化”的传播特征,“公民新闻”异军突起,从而形成对专业新闻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的巨大挑战。新媒体时代,公共空间日渐扩大与开放,受众与媒体在这个共通的空间中合力完成“新闻的有机运动”。

在新闻生产的去中心化的过程中,众多公民的新闻参与促进了新闻内容的充实,新闻的有机构成更加丰盛。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的动态传播中,具备良好匿名性以及草根性的新媒体为普通民众营造了一个相较传统媒体环境而言更加自由而随意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民众可以畅所欲言。此外,社交网络和即时通信等平台增强了网络舆情的互动和民意表达的聚合功能,如此,新闻事件的真相便在多方参与的公共空间里被更为迅速地剖析。而一些接近甚至是位于新闻现场的公民的新闻参与更是赋予了人们无限还原新闻现场的能力,新闻的运动过程得以在众多的新闻参与方这一横截面上有机延展。

2.非专业性公众参与挑战新闻的有机真实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的信息的大量生产和传播。作为专业媒介组织的成员之一—记者同样具备专业信息生产的素质,具备基础信息生产技术使用能力和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制作与发布能力。而许多公民记者媒介素养低下,因此新闻事实在传播的过程中频现不实消息。更有某些公民记者过分崇尚流量,为博人眼球,制造谣言,使我国网络传播空间乌烟瘴气,导致人们对新闻事实的真相模糊不清。

3.部分专业媒体缺失新闻专业主义阻碍新闻的有机运动

新媒体时代,一方面,信息的时效日益重要,媒体为追求“首发”、“抢时效”而放弃等待完整事实出现,急于报道。另一方面,一些记者对新闻事实选择性呈现,为了突出某些夸张、惊悚、情绪化的内容,以吸引眼球,而忽视新闻本来的真实面貌。此外,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来源更显纷繁复杂,而不少媒体一味寻求从网络中找选题去迎合受众口味,因此对于网络新闻报道和互联网信息的把关弱化。专业媒体的这些非专业表现是当下媒体环境中新闻反转现象不断出现的一大原因。一些民众和学者将新闻反转认作新闻的有机运动过程,但从本质上讲,新闻反转是新媒体环境下传媒业与民间舆论场博弈的产物,其结果不是引导事实走向真相,而是新闻的有机运动受到阻碍,专业媒体公信力则不断下降。

二、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的有机运动越轨的纠偏

1.重构职业新闻人身份

面对新的传播形态,职业新闻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发展新的业务技能。始终坚持事实第一性,切实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以推动新闻的有机运动,才能塑造网络时代的新“舆论领袖”,扩大专业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习近平书记在“219”讲话中对新条件下的媒体人才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2.媒体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美国著名报业家普利策曾将新闻记者比作 “灯塔上的瞭望者”,那么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各方面重要事件,给予人们所需的信息时应当肩负起对社会认真负责的使命。首先,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应恪守新闻专业主义原则,为民众提供真实、全面、客观、公众的报道,如实反映社会当中的现实变动,以切实消除人们对于所处环境的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因素。从效用性方面讲,真实的新闻是受众的骨血,倘若新闻媒体给出的信息失实,那么受众对于所处环境的认知也会出现偏差,这不仅会导致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信任危机,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社会的稳定性。

3.提高公众媒介素养

正如尼葛洛庞帝所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有一个没有执照的电台”。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拥有发布信息的权利,作为一名传播者,公众对于网络上的碎片化信息应保持警惕的态度,做到自我把关,在没有查明事情真相前,不随意分享、转载和发表评论。尽管如今的新媒体环境中,公共表达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网络的非公开性也促进了公众表达积极性的提升,如此环境下,公众更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客观公正发表自身的言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为网络新闻的有机运动尽自己所能。

4.技术助力显著,专业主义再深入

麦克卢汉的 “媒介技术论”强调了传播技术的重要作用,信息时代大数据成为新闻的“富矿”,多方渠道促进新闻生产,信息碎片还原事实面貌;VR AR MR及H5技术的运用推动新闻的多样可视,营造场景传达客观真实信息;智能算法和互动平台使得信息“私人订制”,信息分发满足分众化需求,由“封闭码符”转向“开放码符”。正如梅塞尼所说“技术本身是手段和工具,使技术成为善与恶的是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在专业主义价值标准的指导下,技术将成为新闻有机运动的重要助推力。

在新媒体时代,尽管公众参与解构了专业媒体内容生产的一元格局,但日益复杂的传媒生态呼唤专业媒体与“公民记者”等多元主体的良性互动,专业媒体恪守新闻专业主义,不以利益为诉求,谨遵新闻真实性原则;职业新闻人面对新的媒介环境保持不骄不躁心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尊重新闻规律,遵守新闻道德规范;参与新闻传播的公众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培养冷静、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不信谣、不传谣,做好信息传播自我把关工作。

猜你喜欢
报刊有机媒介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百强报刊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