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用典研究浅析
——以“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为例

2019-11-17 12:45解文婷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用典时评人民日报

◎解文婷

《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的党报媒体,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其通过传播正能量来净化新闻传播环境的职业责任不可替代,其影响力呈现越来越强趋势。通过对“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两大评论专栏文章进行用典分析,从一个侧面反映《人民日报》评论文风的转变,以及在这份中共中央机关报新闻舆论引导的新趋势,同时也是在进一步增强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公信力、影响力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与积极努力。

一、《人民日报》新闻评论用典分析

通过对“人民论坛”、“人民时评”及其用典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有以下三个特点。

1.用典的范围分布广泛

纵观十九大召开前后435篇 “人民论坛”评论专栏和447篇“人民时评”,使用典故数量之多、分布之广是最明显的特点。435篇人民论坛总共用典的数量是1387次,平均每篇评论的用典次数为3次,其中用典次数最多的一篇评论用典次数为7次。由此可见,一篇吸引眼球的新闻评论,不仅仅需要一个理性有深度的开盘定调,还要通过独特且鲜活观点表达和赋予语言特色的写作手法,才能架构出一篇高质量、高水平的评论。

2.用典紧扣评论对象

《人民日报》评论对象是新闻评论中“评”和“论”都紧紧围绕的核心,一篇评论在论述写作中如果脱离了评论对象这一主体,那么也就跳脱了问题的关键,从而无法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只有“论”来充实文章观点,才利于“评”更好的发挥。而且有效的“评”都是围绕“论”来展开,用生动活泼的论述语言来丰富评论的论点,为更好的评奠定基础,才会使“评”的更紧扣评论对象,为整篇评论增添说服性和利于传播效果的延伸,通过“评”与“论”的紧密结合,形成了严丝合缝的讲故事方式,时时紧扣评论对象,深化主题。

3.用典说理不失文采,“文”与“质”并存

“文”与“质”这种表述是由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形式的文体引申出来,“文”是指文章的文辞和文采,“质”是指文章实质的内容。《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和“人民时评”之所以能够发展的这么好,就是因为在评论写作中达到了“文”与“质”的平衡,在评论内容追求质量的同时,使得文风格外活跃,并不是死板而枯燥,很好的赋予评论内容深刻的思想的同时,文采显现丰富评论内容的生命力。

二、用典对党报新闻评论写作的影响

党报新闻评论写作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提升新闻评论写作的质量,可以保证新闻舆论的传播力,进而为提升新闻舆论“四力”打好基础。谈到如何提升新闻评论写作质量,首先来说就是打造受众喜闻乐见的亲民文风,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方面都是以文风风格来定基调,文风一旦形成,其次就是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思考什么样的语言能够吸引受众,为评论观点的传播积累受众,同时语言仅仅使用的恰当得体并不能够支撑党报评论思想的深度和广度,还得使用一些灵活的写作技巧增添内容趣味性和层次上的逻辑感,在评论写作中融入个性化、故事化,在有效传播观点的同时更能让人印象深刻。

1.用典成为转变新闻评论写作文风“主力军”

党报新闻评论是讲究时效和语言的,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读者眼球,吸引读者有兴趣去读下去,是一个成熟党报所必备的,这时候评论文风的形象性尤为重要。党报评论发展之初,给人的印象更多是政治宣传为主,如今党报评论已成功转型,在文风上一改死板,增添幽默活泼。在新闻评论中恰当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也就是引用典故,在引导舆论风向标的同时,给公众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从阅读评论中学习在当今时代如何更好的使用典故,用典将世界潮流与中国文化相接轨,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新闻评论论据相结合,将中国故事与中国人讲故事手法融合运用的产物,用经典典故激发民族热情、激发全民族的表达热潮。所以,新闻评论用典的趋势是不可逆的,数量也会愈来愈多,真正成为转变新闻评论写作文风的“主力军”。

2.用典更让新闻评论“打动人”“说服人”

引用典故、诗词歌赋、经典著作、俗语和歇后语等,能够使文章的表述方式越发多元,更容易靠近受众的文化和心理感受,做到情理交融。文章不只具备充分的说理,能够服人以理;同时也于引用中表达了创作者的情感,能够感动读者,感人以情。借用读者以往见到过的有印象的字句进行表述,文章也能更简单地使读者接受与深入理解,进而实现高效的舆论引导作用。

“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中类似这样将诗词成语准确恰当好处的融入新闻评论说理中。用典的修辞写作手法让新闻评论写作更加简单,写出的文章文风活泼、不枯燥,传统文化元素为评论论据增加魅力,更利于新闻评论完善其自身表达传播的价值。同时用典手法结合当下时代,赋予“旧典故”以“新内涵”,具备了现代语感,典故作为“软语言”融入进“硬道理”,自然而然让受众便于理解吸收。

3.学习评论写作用典增强评论效果

用典是写好评论的技巧,但不是写好评论的全部条件,关键需要在用典的基础上深刻思考,将用典说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产生期望的效果。在评论写作中选用典故时要恰当,如果引用典故不能够适应当下新时代、不能够满足最新的意识形态要求,那么在写作过程中也很难贴合辩证唯物史观,做到段落与段落、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紧密衔接,只有满足新闻评论写作最基础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政治立场一定要鲜明且正确,才能再是将典故融入各个论据细节之中,来提升表达文采和增强说服力,所以用典时还要学会去审视、去甄别、去判断,根据行文需要有所取舍。

三、结语

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用典对党报新闻评论写作的影响研究极其深远,首先,在新闻评论中恰当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也就是引用典故,在引导舆论风向标的同时,给公众传递优秀传统文化,让公众从阅读评论中学习在当今时代如何更好的使用典故,彰显了我国的文化自信;其次,在新闻评论写作中运用借典比兴的手法,能使文章在不失庄重的前提下,增加趣味性,甚至还有着深化评论的影响。作为受众,都会更容易接受易于理解和接受浅层意识里记忆过的言语表达,用生动的情节打动人,从而收获良好的新闻评论舆论引导效果;最后,用典是写好评论的技巧,但不是写好评论的全部条件,关键需要在用典的基础上深刻思考,将用典说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产生期望的效果来增强新闻评论效果。总的来讲,党报新闻评论写作用典研究是一个初具雏形的课题,理应受到重视和更深层次的挖掘。

猜你喜欢
用典时评人民日报
时评的一般思路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习近平用典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