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短视频新闻生产与传播模式研究

2019-11-17 12:45◎肖
新闻前哨 2019年10期
关键词:视频新闻人际社交

◎肖 娟

引言

移动短视频新闻与传统新闻不同,它是通过智能终端设备采集和接收,由专业媒体人编辑,以社交平台或移动应用终端为分发渠道,以信息传达为首要功能的时长短小的视频新闻体裁。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时长较短。通常来说,移动短视频的时长一般在30秒以内。内容要短小精悍,能集中高效的捕获受众注意力。

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渠道可以分为以 “双微”(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泛社交APP、以秒拍为代表的短视频分享APP、各视频类APP、新闻客户端四类。目前各视频类平台着力于长视频鏖战,但在各自资讯频道的设计与信息呈现方面,有意无意地侧重于短视频推送。我国市场上的新闻客户端其信息呈现形式和布局一直以来都是“图+文”的形式,而如今在短视频潮流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新闻客户端开始向“移动短视频+新闻”这种新形式倾斜。

一、移动短视频的新闻生产

短视频社交平台有着“短、平、快”三大传播优势,非常符合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一旦出现紧急事件,短视频社交APP便成了媒体能够在最快的时间报道新闻的有效途径。

(一)UCG生产——以快手为代表

所谓UCG生产就是指用户自己来生产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各移动短视频的平台用户利用“web2.0”的网络背景,所自发的一种内容生产。用户可以自行的利用短视频平台编辑文字、图片、视频,并将其发布在微博、微信或是博客等接受视频的网站,与大众进行互动交流。

在人人皆媒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借助自己的镜头记录身边的人和事,而快手一直秉持平等赋权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的话语表达权。与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快手不喜好通过明星和所谓的大V来吸引流量,同时也不刻意引导用户制作内容,而是快速采用轻操作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自我表达平台。用户可以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自由分享自己的作品,参与互动交流。作为一个完全分散化的快手社区,只要视频内容富有创意,每个人都有成为大V的潜力。

快手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黑龙江省的渔民张鹏,将自己捕鱼的视频传到快手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使他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他的鱼也变得畅销起来。清晰的定位和平民化的理念为平台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同时也调动了大众参与的积极性。而日均1000万条原创短视频作品使快手一跃成为“中国影像博物馆”。

(二)PGC生产——以秒拍为代表

PGC指专业生产内容,如果说UGC内容拓展了短视频内容的宽度,那么PGC内容则提升了短视频内容的高度,PGC模式的内容生产主体多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或专业的内容生产团体,短视频内容在选题、策划、拍摄、编辑等方面都更加专业化。UGC用户贡献了80%以上的视频内容,但恰恰相反,PGC以其高质量的 IP内容获得 80%以上的播放量。UGC模式的内容生产主体多为普通的个人用户,生活化的内容占主要部分,内容更加多样化。

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碎片化和受众的日益分化,在这注意力稀缺的时代,高质量的PGC内容则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关于MH370失事事件在北京发布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不少在现场焦急等待的记者都先后接到媒体编辑部相类似的电话指令:“你先用秒拍记录下现场细节,先在报社的官方微博上发布,之后再编写新闻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证明了短视频新闻更强的即时性。

(三)PUGC生产——以梨视频为代表

PUGC模式的短视频平台更加注重与拍客的关系,新闻内容强调平台与拍客的协作共生的关系,拍客的专业水平得到提高,话语权得到提升,同时保证了平台内容的专业性、原创性和可持续性。

梨视频的定位是主打资讯的移动短视频产品,展示新闻事件中最精彩的部分,视频时长一般在30秒到3分钟之间,也有些调查性的微纪录片时长在10分钟。梨视频的原创内容生产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内部员工的编导创造和全国拍客的爆料上传,从版权上来说,这两种方式是完全属于梨视频的自有内容。

比如“宁波老虎咬人事件”,事件的缘由就是宁波雅尔戈幼儿园的一名游客在近距离逗弄老虎时,发生了老虎伤人的意外。该新闻在短时间内就得到迅速扩散,得益于梨视频该新闻也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而“梨视频”媒体平台也成为该新闻的主流传播渠道。

二、移动短视频新闻传播模式

(一)人际传播模式

人际传播是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过去多指熟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互动过程,现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人际传播不仅限定于熟人之间的传播,网络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同样存在人际传播,人们通过借助媒介实现了个体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移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传播表现为“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人际传播。

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产生具有社交媒体性,用户可对喜欢的用户进行“关注”,当被关注的用户发出新的短视频新闻时,用户可及时的对其作品通过点赞、评论、回复等行为完成“互动式”的人际交流。当用户通过移动短视频平台的“分享”功能将自己的新闻转发到其他社交平台时,则将会形成“一对多”的人际传播。移动短视频应用大多拥有一键分享至第三方社交平台的功能,用户可将自己生产、制作的短视频作品转发到个人的微博、QQ或微信朋友圈,作品将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用户与朋友的互动交流则会形成更大范围的人际传播。

(二)圈群式传播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也正因为如此新闻呈现爆炸式的生长状态,人们对有用性有了更多的需求,每个人都渴望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希望有深入的互动和交流。短视频应用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无论是应用平台还是视频内容都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深度聚焦、满足特定群体需求的新闻内容在用户中越来越受欢迎。如专注于新闻资讯短视频看看新闻等。人们基于兴趣聚集到某一垂直领域,而形成一个“兴趣圈”,圈子中的用户之间则形成群体传播。美国学者霍华德·瑞恩高德在《虚拟社区》一书中就曾指出,传统的社区有望通过互联网而重获新生。基于兴趣而聚集的“兴趣圈”是一个虚拟社区。每个兴趣圈就像一个小社区,它存在于移动短视频社会中。这个圈子里的每个人都因为共同的兴趣而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互动。网络给予人们不同的虚拟角色。这种虚拟的角色不像真实的社会角色那样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性格完全是由个人意志获得的。移动短视频应用程序的用户角色转换是非常免费的,不受任何环境的限制。用户可自由的在移动短视频上观看新闻,不管是是社会类的新闻还是娱乐类的新闻,皆可自行选择。

(三)多中心裂变式传播模式

目前,移动短视频应用的内容来源主要还是依靠UGC用户,移动短视频应用使用门槛低、功能丰富,用户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在移动短视频平台完成视频的拍摄、制作、分享、互动等一系列流程,用户作为内容生产方为平台提供了大量优质的短视频内容。作为内容的传播者,用户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平台,供大家观看、评论与转发,完成内容的第一次传播。用户将自己感兴趣的短视频内容通过“一键转发”功能分享到微信、QQ等社交平台,则完成再次传播,第三方平台的用户观看转发后,完成再次传播。视频内容的传播是通过一对多的方式传递,然后再以一乘以多再乘以多的链式反应进行传播,这种即时快速扩散的信息传播方式,具有难以比拟的传播优势,经过不同平台用户的分享与互动使短视频呈现出裂变式的传播。

可以说,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作为信息的出发点是一个中心,移动短视频应用的用户都具有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的权利,作为新闻传播中的节点,每个用户又将构建起以自己为中心的传播网络,新闻通过在第三方社交应用平台上进行强关系到弱关系的扩散与传播,使得传播网不断地扩大,这种“裂变式”的分享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极大提升了内容的价值,促进了用户的活跃度。从个人中心出发的传播是多层级的,信息需要经过多次传播,才能不断扩大传播效果,经过网络媒介的多次传递,更容易推动信息的裂变式传播的形成。

在多中心裂变式的传播模式下,这种基于兴趣爱好的分享传播不仅仅停留在对原视频内容的简单转发,而是用户在转发分享时会配有自己的评论或对内容进行再加工,为短视频增添更多的内容信息,这时的短视频已不再是原有的形态,而具有了新的意义,此时的内容是更新与传播同时进行的。移动短视频应用的传播并不是单向的,当短视频信息分享至第三方社交平台后,信息将加入到基于熟人关系的强关系传播链中,当朋友看到视频内容后会选择通过评论、点赞、转发等方式进行反馈,当然,信息的传播不仅仅是对短视频内容的单一传播,同样也是对应用平台的品牌传播,这种口碑式的传播会为移动短视频应用平台带来更多的用户。

三、总结

移动短视频应用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相互连接的方面,通过对移动视频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模式的研究,发现国内移动短视频新闻生产主要有三大代表:一是以快手为代表的,UCG新闻生产;二是以秒拍为代表的PGC生产;三是以梨视频为代表的PUGC生产。其次,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它具有典型的一对多的大众传播特征,基于互联网的移动短视频新闻的传播过程相对来说要更加复杂。主要有人际传播、圈群化传播,多种传播模式的融合使短视频新闻呈现多中心裂变式的发展态势。

猜你喜欢
视频新闻人际社交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对移动新媒体时代网络短视频新闻的发展探索
短视频新闻如何把握视角、视觉、视野、视界——重大主题报道研修班培训心得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变的是载体,不变的是共情——从一则视频新闻的传播看融媒体的变与不变
从媒介融合角度浅谈网络视频新闻的发展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