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逻辑

2019-11-17 11:43:09陈玉娇邓智团
中国国情国力 2019年3期
关键词:逻辑发展

◎陈玉娇 邓智团

城市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的思想,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当前的城市实践。从“认识、尊重、顺应”的用词逻辑来看,“认识”城市发展规律是“尊重、顺应”的前提。因此,如何认识城市发展规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长度来看,虽然我国的城市发展要远比西方发达国家久远,但就工业化开始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而言,近百年的西方城市发展史是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从其历史发展脉络中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新逻辑与趋势,有助于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建设。

城市百年史折射城市发展逻辑的动态性

城市,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产物;城市的发展,起源于劳动力的分工;城市的兴盛,来自于产业系统的整合;城市化,则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从城市的起源来看,最早的城市大多由乡村集镇发展而来,典型特征是商品种类丰富多样,人口密度较高,非农劳动人口专注发展其技能。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城市发展模式开始发生转变,成为以工业为中心、农业为外围的城市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城市发展道路中,或者说在相对早期的城市发展中,高昂的运费促使工厂设立在靠近市场的城市中心,商品贴近销售市场,城市的就业、居住和生活是小尺度和协调的。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的蔓延,加之城市治理不力,大城市开始出现环境恶化、交通拥堵、房价上涨及犯罪率攀升等问题。欧美国家的百年城市发展史,无疑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快进版”——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极短的时间里经历了“出现、扩张、衰落、复兴”的城市生命周期,这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提供了充足的历史经验。

1.20世纪前半叶:田园资本主义与城市蔓延发展

20世纪上半叶,城市发展开始向“田园资本主义”模式转变。随着公路和铁路的完善,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等级的不断分化,拥有较好经济条件的人们开始远离衰落拥挤的市中心,迁移至近郊或远郊别墅区。与此同时,工业产业链的成熟和完善,促使工厂也开始在远离市中心的城市边缘建设租金更便宜、厂房更廉价、劳动力更实惠的新工厂。城市中心不再是各种人员及产业混杂的区域,留下的是财务状况不佳的居民和废弃的工厂。城市发展形成了等级分化严重、社会隔离加剧和内城衰退加剧的新格局。20世纪中期,市郊高速成长,“逆城市化”现象涌现。当时,私人投资和激进的机会主义给欧美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机会,加上政府推出的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发展郊区化的政策,尤其是广泛的州际高速公路计划和宽松的住房贷款政策等,共同为市郊发展的变革带来强劲驱动,为城市发展大都市圈模式奠定了物质基础。1956年通过的《国防高速公路法案》为遍及全美,总计超过6.4万公里的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还为汽车可达区域的房产和社区建设提供了契机。1930年代,美国的汽车数量约为2千万台;1960年,该数字超过6千万台;1970年代早期,更是攀升至1亿台。早在1900年,美国平均交通流速为10.8公里/小时;到1950年,该数值提升为36公里/小时。从1940年开始,市郊的发展速度远超城市内部;到1960年代初,市郊居住人口已超过城市人口数,成为欧美国家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关节点[1]。

2.20世纪后半叶:新城市主义与城市内涵发展

在郊区居住人口超越城市中心后,这一从20世纪初开始不断持续的无序的城市蔓延,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顶峰,其结果是城市中心相对衰落,甚至沦落为贫民窟和犯罪高发地,各种城市病纷至沓来。到了20世纪70年代,进入后工业时代的欧美国家城市开始追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技创新为城市发展驱动力的时代开始来临。此时,城市无序蔓延扩张,就业区、生活区和娱乐区相隔离,通勤距离和时间不断拉长的旧有模式不再适合新经济时代。加上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呼吁和节能环保主义的兴盛,以及政府面临的重大城市更新压力等,使得“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2]。新城市主义混合了崇高的理想目标与商业化的发展模式,集理想性和行为方法实用性于一体。它所追求的目标包括:在经济可负担以及绿色环保的前提下,尽量合理混合不同收入阶层、种族和年龄的人群;修建公共建筑和公共空间,增进市民作为社区和文化组成部分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编织更加紧密的城市肌理,通过建立合理联系的街道网络与绿地空间,进一步混合不同的城市用地与建筑类型;利用区域公共交通系统、税收共享和政府规划机制联系各个大都市区[3]。这一时期,城市紧凑密集发展,内城破旧的老工业厂房开始被重新规划利用,混合用途的建筑开始投入建设使用,多种可负担的住宅区开始开发,城市中心再次变得丰富、多元和包容。

创新时代的城市发展新逻辑

21世纪,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城市对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诉求,使得城市发展逻辑开始出现转变,知识对于城市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被不断强调,创新创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作为推进创新创意企业和人才集聚的城市发展新实践,“创新街区”成为当前欧美国家各大城市发展的主流趋势。

1.创新创意成为城市发展新动力

城市,作为创新创意产业的载体、创新创业人才的容器,对促进创新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构筑一座能够更好促进知识发展、产业兴盛、企业家活跃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每个城市管理者都在深入思考的课题。而创新的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及企业,作为新时代经济的领跑者,已不再偏好“硅谷模式”——远离生活和娱乐区域,只能依靠驾驶私人汽车抵达工作区域,他们更加偏好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办公空间,混合而可负担的生活寓所,多元而包容的娱乐场所,以及邻近而高质量的学习空间。从前分区明显的工作、生活、娱乐和学习等区域如今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应当对社会中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完善升级城市内部的各项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和防灾系统等工程性基础设施,以及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注重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建设更多可负担的初创企业的办公场所及住房,开发各种免费或付费的公共空间,对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加包容,建立城市长远发展以及短期评估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这些都是推进城市有效建设的创新策略。

2.“创新街区”现象展现的城市发展新逻辑

新城市主义与创新创意人才的需求高度吻合,强调适宜步行的邻里环境,功能混合、高质量的建筑和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因此,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文化多元,营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成为集聚创新创意人才、塑造城市发展新动力的钥匙。环境吸引人才,人才集聚产业,产业繁荣城市,形成“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

从欧美国家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来看,当下正在广泛兴起的“创新街区”现象,可以视为城市发展新逻辑的产物[4]。纽约、伦敦、旧金山和波士顿等一大批城市重新焕发创新创意活力,迎来新一轮发展。创新街区是城市内部的小尺度的街区空间,其中研究型大学、中介机构和公司聚集在一起, 并与初创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相连接。它重新评估城市的自然优势——邻近性、密集性、步行性和可达性,是当前大都市的发展趋势,这一选址偏好的变化将重塑经济模式、场所营造和社会网络之间的关系。创新街区拥有著名城市学家萨森称之为“城市特质”的四大特征:复杂性,高密度,文化与人口结构的多样性,以及新旧事物的层次性。新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街区作为城市发展新逻辑的典型实践值得重点关注[5]。

推进我国城市顺应城市发展新逻辑

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各城市在历史、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综合影响下,经历了城市发展的郊区化和再回归。新世纪下,对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诉求促成了欧美国家城市发展的新逻辑。我国的城市发展,也受历史、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结合我国实际,借鉴欧美国家经验,有助于我国城市在经济发展态势愈发严峻的知识经济时代更好地发展。

1.推动存量土地高效利用,更加密集开发内城

以改革开放为契机,我国各地城市开发了大量的新区、新城、开发区和园区,其中一些房产开发行为并未妥善考虑与城市实际需求的匹配,导致城市空间盲目扩张,郊区相对缺少发展完善的幼教机构、中小学、医院、工作区和娱乐区等基础设施,人气不足。因此,政府应当顺应新的城市发展逻辑,逐步加快推进城市存量用地性质的转变,努力推动城市发展与知识经济和创新驱动的有效融合,更加重视城市的更新换代过程和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完善与升级城市内部基础设施,实施更加密集高效利用和功能混合,提升城市经济密度。

2.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激发城市街区活力

城市发展的最新趋势是更加重视知识和创新的力量,这要求我国的城市实践主动调整、主动适应,将吸引、留下和有效利用知识企业和员工上升到城市发展的战略性高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道路。建议地方政府积极顺应“城兴人、人兴业”的城市发展新逻辑,强调以人为本,努力打造吸引高质量人才的城市,尽力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企业的不同需求,积极开发、完善、复兴城市内部区域。特别地,城市的发展应当是丰富、多元和包容的,尤其应当是欢迎和吸引年轻人的。这种吸引,可以是众多可选择企业、可上升途径、可负担住房,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优化完善当前的城市更新政策,建设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四位一体的街区空间,将促进城市发展动力改变,顺应城市发展新逻辑,推动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

猜你喜欢
逻辑发展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4:24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学生天地(2020年11期)2020-08-25 09:15:50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37°女人(2017年11期)2017-11-14 20:27:40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