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巴彦淖尔市委统战部 孙艾芳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烈的历史担当和真挚的为民情怀,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统一战线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独特优势,在脱贫攻坚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能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脱贫攻坚已成为新时代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亮点工程。
一是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安排部署,把参与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全市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整合统战部门、统战系统单位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力量,开展了“同心扶贫”行动。市委统战部制定了《全市统一战线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协调联络、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形成统战部门牵头,统一战线各领域成员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为全面引导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深化“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贯彻全区“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会议精神,动员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采取发展主导产业、吸纳农牧民就业、提供金融支持、实施商贸带动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内蒙古经纬建设有限公司在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温都尔毛道嘎查投入扶贫资金636万元,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分阶段改造贫困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特色种养殖产业项目,开发旅游资源等项目,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砖混养殖圈舍、60亩蔬菜大棚,扶贫成效不断显现。目前,全市共有20家企业(商会、合作社)对接34个贫困嘎查村,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实施了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改造、转移就业、公益扶贫、技能扶贫等项目,帮助1191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三是持续推进联系点帮扶。加大与帮扶乡村的沟通联系,集中市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力量,帮助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党外人士履职能力。如,2018年,巴彦淖尔市遭受了多年未遇的旱灾和洪灾,70余家企业和商会组织积极响应市委、政府抗旱防汛工作号召,全市共收到抗旱善款843万元,草料789吨;收到抗洪善款325万元,有效支援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鼓舞了受灾群众抗旱防汛救灾、重建美好家园的信心和斗志。
四是扎实做好智力帮扶。引导党外人士围绕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完善财政金融支持、培育发展富民产业、精准脱贫工作机制运行等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为市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组织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深入开展送医送药送科技、法律知识进农村牧区、实用技能培训等活动,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服务,去年累计开展活动28次,服务群众4400多人次。
五是积极推进公益扶贫。动员侨联、海联会、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等统一战线团体,把开展公益帮扶活动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积极捐款捐物,开展走访慰问。支持各民主党派开展医药卫生、科技教育等公益帮扶,引进捐赠医疗卫生设备266万元,救护车22辆。引导宗教团体和宗教界人士参与脱贫攻坚,开展慈善活动。
六是切实创新帮扶模式。引导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扶贫方式,努力做到精准对接、有的放矢。如,在临河区乌兰图克镇精准扶贫产业园投入大棚建设资金480万元,累计投入1116万元,企业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乌拉特前旗实施“互联网+农业”,推广“种养殖户+农村专业合作社+电商企业”合作模式,建成镇(村)级电商服务站点83个,打造特色网店、微店150个,帮助贫困户在鸿雁生活平台开设网上店铺25个,带动电商就业300余人,实现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
(一)统一战线成员对脱贫攻坚在思想上认识不够深。一些统一战线成员虽然能够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各级党委号召,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但对脱贫攻坚在思想上缺乏深入认识,把脱贫攻坚与一般的捐资助学、临时帮扶等公益性活动相等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途径不多,方式方法创新不够。
(二)资金力量投入缺口有所增大。当前,非公有制经济转型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有的非公有制企业总体经济效益不高,有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导致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减弱,后续投入乏力,影响了扶贫效果。
(三)激发统战成员积极性的措施有待加强。鼓励支持统一战线成员参与脱贫攻坚的政策引导体系不健全,调动统一战线成员的积极性还有所欠缺。
(四)工作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合力不够,不少在单打独斗,资源整合不够,统战优势发挥不够。帮扶的形式较为单一,物质帮扶较多,精神文化技术方面的帮扶较少,可持续帮扶的机制和效果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统一战线有能力有责任继续发挥重要法宝作用。”参与服务脱贫攻坚,助力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统一战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举措和重大行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更大的统战力量。
(一)强化宣传教育,营造统一战线服务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统一战线服务脱贫攻坚既是党中央对统一战线的殷切期望,也是时代赋予统一战线的历史责任,更是统一战线成员实现自身价值、接受实践锻炼的有效途径。要加大宣传力度,与宣传部门合作,发挥报纸、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挖掘统一战线参与脱贫攻坚的典型事迹和先进人物加以宣传报道,强化社会正能量,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统一战线成员的荣誉感、自豪感,营造统一战线服务脱贫攻坚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支持力度,建立起双赢工作局面。制定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优惠政策的细化措施,加强政策配套,把国家关于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助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发挥扶贫办、工商联、光彩会的作用,协调有关部门对企业参与扶贫的项目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支持,在农业产业化资金、财政贴息贷款、土地使用计划、产业扶持政策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进一步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战略的实施。
(三)立足当地优势,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引导统一战线成员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立足贫困地区实际,发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找准脱贫攻坚和企业发展的契合点,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等方式,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着力增强企业辐射带动能力,帮助贫困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帮助困难农牧民发展个体经济,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发挥统战优势,集智聚力助推脱贫攻坚。统一战线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智力密集。要动员党外各类专家学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为精准扶贫提供专业化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帮助贫困群众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致富门路。要把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丰富广大农牧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开展医疗卫生扶贫工作,组织党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义诊等活动,提高农牧民整体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致贫。
(五)深入调查研究,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民主党派深度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平台,是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职能的新探索,也是彰显多党合作制度优势的新实践。要引导民主党派对各级各部门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进行监督,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积极建言献策,提高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化水平。建立知情明政、信息通报、成果会商等机制,畅通信息渠道,保障监督实效,帮助党委和政府压实脱贫攻坚责任、传导脱贫攻坚压力。
(六)发动统一战线成员,大力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引导民主党派、民营企业和统一战线团体、社会组织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开展光彩事业,组织实施助医、助教、助学、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探索建立统一战线扶贫志愿者组织,鼓励和支持统一战线成员中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参与志愿者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心捐赠、爱心助学、支医支教等志愿服务活动。
(七)发挥海外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把为贫困地区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突破口,发挥侨联、台联、海联会等统一战线团体作用,加强海外联谊,搭建“走出去、请进来”的平台,帮助贫困地区开展对外贸易,吸引更多的海外统战人士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不断拓宽脱贫攻坚的渠道,帮助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八)突出工作重点,推动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要用足用好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化支持政策,大力开展兴边富民行动,推动移民搬迁、道路硬化、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项目落实。积极引进各类项目资金,争取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项目落地,推动更多的项目、资金向贫困嘎查和困难牧民倾斜,促进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创建,并与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结合起来,推动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