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传统瑰宝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剪纸艺术更是展现了草原文化的民族特色,它包含着北方游牧民族在艺术创作时的造型意识,传达了北方民族的审美理想与哲学观念。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建珺、刘静兰为调查研究个案,进行实地田野考察,在吸取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剪纸现状,展望剪纸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民间剪纸;田野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一、内蒙古中部民间剪纸的发展现状
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剪纸主要包括和林格尔剪纸与包头剪纸,两项剪纸都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审美内涵,是内蒙古中部地区剪纸的典型代表。内蒙古中部地区毗邻山西省,可以说和林格尔剪纸与包头剪纸是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相结合的文化之花。在“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剪纸越来越受到当代研究爱好者们的注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剪纸艺术没有面临着冲击和挑战。[1]笔者通过对内蒙古中部地區的剪纸进行深入的田野考察,分别采访了和林格尔剪纸的传承人段建珺。以及包头剪纸的传承人刘静兰。希望通过研究能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剪纸艺术的关注,为剪纸艺术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二、内蒙古中部民间剪纸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如今,和林格尔剪纸与包头剪纸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民间剪纸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想把这项民间艺术保留并传承下来,首要任务是它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人段建珺很早就进行了发现抢救,从一开始的几百幅,到几千幅,直到现在抢救了大约十万幅的剪纸作品。传承人段建珺说:“我在抢救的过程中发现好多过去的熏样,已经烧掉了,好多剪纸也是从灶火口抢救下来,这说明人们的观念认识不强,认为剪纸就是小玩意儿,没什么特别的,这首先是民间艺术文化的不重视。第二是老百姓对剪纸的价值认识不够,虽然喜欢剪纸,但不懂得保护。”笔者认为,要提高全民的观念意识,重视对传统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林格尔剪纸与包头剪纸,抢救与保护是第一步,接下来更重要的是传承,如何传承也是如今剪纸艺术发展的重点。据笔者采访了解到,现如今每个传承人都要带徒弟,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我们的文化不会丢失。但在社会上,如何将这种传统文化剪纸继承与发扬下去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传承人段建珺很早就将剪纸艺术引进校园、引进课堂,在教授的过程中,实施“请上来”与“走下去”的教学理念,请上来是将有代表性的艺人、传承人走进课堂,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走下去是指带学生进田野,深入民间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同时,其他政府文化职能部门应积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社区,让传承人与爱好者能近距离接触和沟通,让民众对剪纸文化有更加直观的审美感受,通过专业手工艺人的讲授与示范,营造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源于民间的剪纸文化再回到民间大放异彩。[2]
三、内蒙古中部民间剪纸的创新与发展
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导致民间艺术丢失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楼房的建造,城市的兴起,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今天会不会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呢?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过去的剪纸是铺天盖地的,家家户户都有,直到90年代后,在我们这个地区越来越少了,农村老房子全部拆除,剪纸艺术的最后舞台逐渐消失。现在的民间剪纸艺术的阵地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剪纸艺术的展示场所逐渐转化了,过去是在窗框里较多,现在是在画框里较多。环境发生改变,功能也在发生改变,过去的民间剪纸更多的是具有民俗功能的,而现在更多的是审美功能。
与此同时,笔者认为民间剪纸艺术同样还以一种产品性方式传承下来,这同时也是一种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剪纸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与大众进行交流,例如:在节日、礼仪中。现如今好多人慕名而来,希望传承人刘静兰设计剪纸,刘静兰说:“现在还会有许多人来找我设计喜花,我一般就用两个新人的属相为元素,配合喜字,祝愿他们爱情美满,而且在设计的过程中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笔者认为,剪纸艺术商业化有一定的优势,它能够给予创作者更多的灵感,同时也是最好地向大众传播的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更是草原文化的艺术精粹。我们要传承并发展好我们最根本的文化,弘扬其价值,彰显草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宋俊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徐静.浅论剪纸艺术的起源与审美[J].名作欣赏,2014(23):171-172.
作者简介:任嘉欣,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