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有效提问中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2019-11-16 11:16仇学敏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情感思维课堂教学

仇学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语文核心素养中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

在我们中学的语文课堂,如何在语文知识的梳理与教授的过程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下面以《小石潭记》一课为例。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主干,条理清晰

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要做好提前筹划,不能灵感一来,想到什么就问什么。适时提问,提问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才能达到提问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好班级学生学习的情况及学生理解课文的程度来提出阶段性合理分布问题,不能把提问集中在某一点或某一段时间里。

例如本课中我以作者情感的变化为线索,设计了几个教学问题。其用意是如何在问题繁多的语文课堂中给学生呈现一个清晰的脉络,一个主线问题贯穿全篇文章。这样的设计更利于老师把握好文本,也有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行文脉络。

其次主线问题如同一个大树的主干,加之其他问题如同枝干,进一步丰富文章的内涵解读。例如作者因为什么而感到快乐?学生很容易答出:“由听见淙淙的水声引起的内心之乐”。进一步追问通过哪些描写感受到了作者是快乐?学生顺势找到游鱼似与游者相乐。

二、课堂提问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

课堂提问要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和教学的目的,提问本身要具有一定的思维性和顺序性,按知识点的难易循序渐进,把握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将比较难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并注意这些问题间的顺序和组合,体现出一定的坡度。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思维的连贯,很自然地跟上老师的思维,深入对课文的理解,只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循序渐进地发问,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积极思考老师的问题,而不能一开始就提出一个很难的问题,把学生难住,这样不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提问要有重点,按照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教学问题,抓住准确角度切入,突出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这一节,历来称道。也是本文情景交融的最好体现,如何借助这一小节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呢?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柳宗元游记文章的诗画合一,视觉和听觉相融的艺术效果呢?在此处追问作者怎样写游鱼的快乐?你能抓住几个关键词吗?学生抓住“佁然”“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三个詞,分别反映小鱼的静态和动态。老师继续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画面吗?”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调动学生身边所见所闻的生活场景,激发他们的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学生举例子说明,在小区里的池塘中见过小鱼摇曳尾巴样子,嗖地一下子不见了。又有学生说在公园的池塘里,荷叶下面,看到小鱼纹丝不动,这其实是学生对“佁然不动”的这文字最好的感知,他们已经将文字内化在每个生活的瞬间,这样也是对生活观察能力的一种培养,将文字和生活有机的结合,生动的再现了一幅画面。当学生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也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三、课堂提问要新旧知识勾连,唤起学生共鸣

课堂提问要创新形式,单一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如何使提问形式富于生趣、灵活多变是发挥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的关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提问环节上,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继续追问:鱼是没有感情的?为什么会似与游者相乐?生自然答到:这是作者将自己游乐的心情投射到了鱼儿的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快乐。在此我随即点拨学生,这其实是中国古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境界。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实际上是作者情感与自然景物的一种交融。这就是“有我之境”就是作者的浓重的主观情感倾注在所观察的客观事物之中。在经过一番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我们学习过的古诗文,有哪些展现了作者这样的表现方式的?学生回答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抒发自己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之时发出的忧国忧民的感慨。这实际是作者主观情感寄托于外在景物。通过这一段的讲解,学生自然能够体会作者移情于景的写作方法。再追问又因为什么而感到悲伤?学生自然能对答如流。触景生情,结合背景被贬以来的心境,于是心情也变得悲伤了。全篇文章以情感为线索,贯穿文章始末,在分析中感受作者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在赏析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在后来教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时候,“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学生也能更好的感悟到了庄子的思想,因为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庄子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正是庄子的理想体现。

由此可见,通过对一篇文言文仔细玩味和巧妙的提问,可激发学生潜在审美能力的提升。

总之,做好课堂提问环节的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又能发散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国教育家S.G.卡尔汉曾经说过:“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践行新课标。

猜你喜欢
情感思维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