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质化、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及学院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提出结合实际优选新媒体路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把关意识、优化运用新媒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素养,用活新媒体为教学服务、强化学生媒介素养与意识,善用新媒体增强学习实效、凝聚团队合力运营,着力创精品树品牌6点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运;新媒体;思政教学;思路对策
新媒体时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助手”后台数据分析、学生使用手机行为观察等质化、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调研,了解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及学院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情况、师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创新的需求,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路与对策,创新思政课教育的“内容供给”与“输送路径”,进一步提升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代感与吸引力。
一、调研主要内容
调查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一是,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二是,我院学生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三是,我院学生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情况的评价与看法;四是,师生对开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的意见与建议。
(一)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
调研针对学院2016级、2017级、2018级学生,共发放电子调查问卷 1197 份,回收有效问卷 1197份,参加本次问卷调查的有674名男生、523名女生,其中大一学生占48.71%、大二学生占49.54%、毕业班学生占1.75%。学生的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占0.67%、共青团员占88.64%、群众占10.53%。
(二)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1.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热衷于使用手机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我们要善用微信等新媒体对学生吸引力大、粘着力强的优势,借力新平台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2.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较为多元,主要有休闲娱乐、与人交流、发布和获取信息、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对新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会通过多种渠道验证新媒体上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对新媒体上的有害信息给予不相信的态度。但与此同时,大部分大学生表示通过新媒体进行学习时会受到干扰。
3.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技术腾飞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新媒体接受快、参与程度高。学生普遍认为新媒体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知识结构、观点思维、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了影响。
(三)我院学生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新媒体开展教学的基本情况与评价
1.学生对学院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手段的评价褒贬不一,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兴趣不高,社会实践、课堂教学、新媒体平台成为学生最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方针。
2.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用了新媒体技术,但是促进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大部分学生表示学院思政课要尝试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学院现有的新媒体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
3.学生认为用新媒体开展教学利大于弊,但同时也缺乏利用新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意识到位,行动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引导。
(四)学生对开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的意见与建议
1.板块设置要健全,要体现知识性、实践性、实用性、互动性的统一
2.内容呈现要丰富,要坚持层次性与针对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教学的思路与对策
(一)结合实际优选新媒体路径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要求。众多高校都不断探索创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目前主要有利用思政教育专题门户网站、“红色”主题网站等互联网络、微信微博QQ等即时通讯自媒体平台、易班、云课堂、雨课堂、慕课、微课等手机APP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其他优秀院校有益经验的学习,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前期调研数据,选择微信公众平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助手作为开展思想教学的路径。
(二)守好意识形态阵地强化思想引领增强把关意识
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任务。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新媒体具有隐匿性、无屏障性,在给大学生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由于缺少监督把关措施和道德约束机制,为负面信息的扩散提供了温床,造成信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为多元意见的表达和新兴思想的碰撞提供了更为开放广阔的平台的同时也加剧了不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碰撞,有些观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煽动性,大学生受理论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欠缺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成为低俗、虚假、反动信息的接受者甚至传递者。因此我们要做好正面引导,完善监督,加强思政教育的网络“把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提高政治觉悟,加强道德素质、做到课上课下、网上网下言行一致,明辨是非,积极主动做好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深入学生群体,运用渊博的知识、清晰的逻辑和正确的观点,批判揭露错误,去伪存真,自觉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積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优化运用新媒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结合调查问卷、座谈访谈中学生对于目前思政课运用新媒体的情况评价及对开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信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学院将不断与时俱进,优化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与话语表达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吸引力。
1.教育的形式方面创新
一是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以“扩展渠道、新旧融合”为理念,用科学的理论培养人,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在新媒体平台融入社会性教育,聚焦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于关切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二是做到主导性与主体性的统一,新媒体平台更能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结合,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把教学出发点真正转向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好导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三是,做好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改变传统的单向说教灌输形式,运用新媒体平台的板块设置让学生有更多的独立感悟、思考、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获得启发,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四是互动性与平等性的统一。以人为本、平等互动,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提高思政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五是教学手段上应该多用引导、感染、熏陶的方法,循序渐进地传输正确的价值理念和健康的行为习惯,坚持教学手段的非强制性和方法的灵活创新相结合。
2.传播内容方面的创新
一是内容的与时俱进,思政育人要体现时代性,教学内容随理论和实践发展不断创新丰富;二是在内容的层次性与针对性、新媒体平台辅助课堂教学更能实现因材施教、分众定制。在微信平台的教学辅助模块能根据学生层次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三是内容的“三贴近”“两结合”,做到贴近学生实际、专业实际、社会实际,理论结合实际,教学结合学生成长发展关键期特质;四是内容选择的全面性,内容选择方面,要做好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伦理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知识教育、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五是内容注重议程设置,通过定期策划宣传主题与时事聚焦,扩大学生参与范围和参与深度,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
3.话语方式的创新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主动转变内容呈现的话语方式,将抽象性、学术性的理论话语转化为具体性、实践性的生活话语。要善于用立体化、生动化的日常经验解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二是变刻板说教、照本宣科式的主导性话语为喜闻乐见、循循善诱、抽丝剥茧的引导性话语,利用“新生代”易于接受的“网言网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堂的兴趣与参与度;三是尊重多元表达、消除话语差异,积极对话学生的个性表达与内在诉求,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起到思想引领、舆论引导、文化引路作用。
(四)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师素养 用活新媒体为教学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个要”的殷切期望,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新时代的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围绕“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育人要求,遵循育人规律,切实做到“思维要新”,增强运用新媒体的思维与能力,善用新媒体提高教学质量。修炼“十八般武艺”,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切实承担好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
(五)强化学生媒介素养与意识 善用新媒体增强学习实效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但受限自身社会经历,易受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影响。面对这一情况,一方面思政课教育要以恰当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作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加强新媒体的伦理道德教育。通过将媒介素養课程引入课堂教学、选修课进行系统学习、参加大学记者站、广播站等接触媒体的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免疫力以及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教育,使其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新媒体伦理道德观念。大学生在运用新媒体的时候要遵守新媒体网络行为规范,明确自己的目的,正确合理地使用,避免沉溺网络,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侵蚀,争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
(六)凝聚团队合力运营 着力创精品树品牌
健全机制,强化培训,选齐配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引进一批、转化一批、培养一批”的“三个一批”举措打造一支掌握新媒体技术,具备新媒体思维的新型思政教育工作队伍。对思政教师、辅导员队伍进行新媒体相关的传播学、新闻学知识培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媒介素养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水平。树立新媒体思维,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载体,有理、有利、有节地把新媒体的传播技巧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多渠道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从我院学生对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的评价与现有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及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助手推广使用中发现以下问题: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内容更新慢、时效性差,原创少,议题设置能力差,引导舆情力弱,缺乏互动性,学生利用学校思政教育网站学习交流的积极性不高。我们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助手微信公众号的时候要汲取经验,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接下来学院要认真研判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强顶层设计,凝聚团队合力运营,着力创精品树品牌,以新媒体之器,载立德树人之道。
参考文献:
[1][美]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M].熊澄宇、范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赵颖,刘娜.新媒体作用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J].中国报业,2012 (3).
[3]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 (6).
[4]王婧.新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09 (5).
项目基金: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科研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孙溢敏(1988.09-)女,民族;汉,籍贯:云南省昆明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