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

2019-11-16 11:16关超
神州·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修复保护文物

关超

摘要:文物记录了历史的发展过程,从不同层面反应着各个时期人类的生活状态、社会环境、文明发展,是人类发展史无声的讲述者。博物馆作为保存、展示、研究历史发展与人类文明遗产实物的场所,肩负着保护与修复文物的重要责任。人们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干预行为具有现实性,是承接过去信息,向未来传递信息的中间一步,具有必要性。本文从文物的基础特征入手,分析了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形式及修复的模式。

关键词:文物;保护;修复

引言:

中国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其历史遗留文物种类繁多且覆盖阐述面积广阔,为了使历史文化传承能够持续良好发展进行,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便成为一项重点工作。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是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而存在的一项极具重要意义的工作,同时也是推动现代科学发展进程、创建社会主义文明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地域形象、增强文化实力、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

一、文物概述

(一)概念

文物是指进化史中遗留的物质遗存,是人类在以往的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意义及科学研究价值的遗物或遗迹,是人类发展史中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各类文物从不同的层面反映着各个时期的人类的生活环境、生活地域、社会活动、生活形态、文明意识及发展进程,是历史进程无言的讲述者,使人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及考证了解文物表述时期的社会进展形态及人文文化。

(二)基础特征

文物专指历史遗留的物质,其基础特征具体表述为以下两点:其一,文物必须与人类发展进程有关的物质遗留,或是当代时期经由人类创建制造出来的物质的遗留;其二,必须是经过历史变迁而遗留下来到,并且不可重新再创造的遗留物质。

二、博物馆文物的保护

(一)抢救性维护

抢救性保护即指在紧急情况下对于文物的临时抢救,是对于文物完整性、历史价值、留存寿命进行保护的一种无耐性的被动式保护行为。这种形式的保护工作是突发性的,通常用于已经遭受到严重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为行为而造成的破坏或损毁的文物,因状况是突发状况且文物受损情况严重,故而对于承接此类文物的抢救工作的文物保护人员其自身的专业性要求也会相对较高,不仅要考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同时也是对于文物抢救工作人员职业涵养及文物应急抢救水平与协调工作能力的考验。

(二)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保护即指尽可能避免对文物本身的实体进行工作操作,而是依照文物周遭环境建立一个较为适合的相对空间及环境,以此来实现文物长久持续的保护目的。文物的预防保护工作其主要工作宗旨是预防,即為间接性干预操作行为,文物在经历历史洗礼的过程中,其物质自身会因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逐渐进行物质的变质性转换这一自然行为现象,而预防性保护的存在便是将这一转换的时长通过人为行为及科学设备的应用来进行延长,在既保障文物自身的完整性的同时,减少时间及环境变化对于文物的伤害,使文物尽可能保持在特定的不变形态。

(三)现场维护

当文物因某种原因无法进行移动或难以移动时,对于文物的保护工作普遍会采用现场保护这一工作形式来进行文物保护,现场保护大多数用于文物出土现场、展示场所、古建筑、石窟等场所。为了保持文物出土现场、展示场所、古建筑、石窟等场所物质的完整性,避免外在环境变化或人为行为造成的文物破坏的情况,造成文物价值受损,在考古场合需要有专项的文物保护工作人员进行文物的日常维护及养护,以此来延长上述场所的完整性。

(四)实验室维护

实验室保护即指将文物从出土现场运送至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中的器材设备对文物进行检验、检查、分析及研究,并通过研究数据分析结果制定专项性的保护方案,而进行的文物保护工作。由于保护学科自身的交叉性质,使得所有的保护工作皆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需要依靠实验设备对文物进行分析,来寻找文物保护工作中最为适合的材质、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以此来助力文物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文物能够长时间保持在固定形态之中。

三、博物馆文物的修复

(一)考古修复

考古修复即指对考古出土的文物进行修复,其主要针对陶器类文物的修复,如缺口破损处的粘合、填补,如遇到整体受损严重的陶器则需要对文物整体进行加固修复处理,以此来保障文物能够被应用于考古研究之中,并有效的为后期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前期助力。当考古研究工作结束后,考古专项工作人员会通过专业的科学标准语言及表述方式,将考古信息及考古结论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随后考古出土文物所面对的就是存储与展示了。

(二)展览馆修复

展览馆作为展品展出的场所,其主要的职能划分为三大职能,分别为收藏职能、传播职能及修复职能。收藏职能便是对文物进行保存;传播职能则是通过使用文物进行展示,并在展示的过程中,通过陈列设计将展品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呈现于观众眼前,使观众通过对文物历史的了解来了解文物所处时期历史情况,从而起到历史文化的传播作用;而作为三大职能中的修复职能,则收藏职能与传播职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保障,只有良好的修复能力才能保障展品的完善收藏及文化传播。展览馆的存在作用与社会效益有着息息相关的关联,为使展览馆的社会价值维持呈现最佳状态,展览馆需要具备最为先进的保存设备,以及最有效地使用器物水平,如此就需要展览馆具备一支培训有素、专业能力强的保护与修复队伍。

(三)传统修复

传统修复即以复原文物的完整性为主要工作重点,复原工作人员通过传统的技艺手法,对文物上存在的瑕疵进行掩盖与再造的加工处理,使文物在修复后能够恢复原貌,较常应用于字画方面的文物修复。

四、结束语

文物,历史的见证者与讲述者,在经历漫长的岁月后,以一种传承的姿态通过博物馆这一展示的媒介再次出现于当下人们的眼前,诉说着过往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助力人们在历史过往中学习创新。为了实现文物文化精神的长远传承,助力社会发展前行,必要加强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文化精神的传播。

参考文献:

[1]陈昌富,陈彪.文物保护与修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03).

[2]郭巍巍.浅谈文物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5 (22).

[3]陈晓文.浅谈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修复[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8 (3):180-181.

猜你喜欢
修复保护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文物超有料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