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金炜
【摘 要】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浸透着人类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的努力。①网络信息技术的革新、数码摄录机器的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社交平台短视频的兴起都为当下年轻人“自我书写”创造了条件。Vlog是视频播客(Video Blog)的简稱,是创作者记录生活和展示自我的一种影像形态。Vlog制作者多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辅之以具有叙事功能的交代性字幕,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旅行体验、美食发现、所思所感等进行展现。在时长上Vlog多为10-15分钟,因此Vlog不便采用宏大叙事,而更多的是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选择和日常化的叙事方式完成一种自我写实。
【关键词】Vlog;第一人称叙事;限定性叙事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8-0066-02
一、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
法国社会学家福柯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直播的发展以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火爆,都体现着受众对于自我话语权构建的渴望。大众媒介具有典型的后现代特征,青年网民们在社交平台摆脱被支配的话语地位,充分表达自我。Vlog的出现满足了年轻人“自我书写”的群体性需要,形成了青年群体积累新文化资本的场域,而第一人称视角的选择也彰显着他们表现自我的决然态度。
(一)第一人称叙事。第一人称叙事是指影片中的叙述者以明确的人称“我”来讲述“我”的故事的叙事方式。在这样的第一人称视角的设置中,“我”便拥有了绝对的权利。影像内容的取舍和安排、情节的详略、讲述的风格都由“我”决定。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含蓄内敛,长期以来我们依赖通过他者的评价和社会的期待完成自我的认知,却很少主观审视自我。这同时也恰好解释了早期Vlogger多为海外留学生的原因,他们受到西方后现代文化的冲击更强烈,表达自我的愿望更迫切。
第一人称叙事可以最大限度拉进讲述者和观众的心理距离,观众也在虚拟的视听陪伴中获得“在场”。这种无间隔的入画形式,会引领观众进入“我”构筑的光影时空之中。例如影视明星欧阳娜娜于2019年2月22日发布在个人微博的名为“VLOG《小姐姐的花店》幕后原来是这样”的Vlog作品,播放量高达934万次。在这个Vlog作品一开场欧阳娜娜便对着镜头说“我今天准备做一个小小的永生花,我当时在意大利的时候也录了一些《小姐姐的花店》幕后,所以等下你们也可以看一些。”很明显这是采用的第一人称进行叙事,接下来的影像详细展示了欧阳娜娜制作永生花的过程以及录制综艺节目《小姐姐花店》时的幕后花絮。观众也伴随着欧阳娜娜的讲述以及影像画面一起感受花束的制作过程,了解影视明星节目录制的幕后生活。Vlog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就决定了其高度的个人化,在影像中事件都以“我”的讲述串联起来,在影像之外影像的内容都由“我”选取。
(二)限定性叙事。第一人称视角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认为是限定性叙事,影像故事在“我”知道或者经历的范围内展开。“我”处于一种近乎“全知视角”的状态,主导叙事的内容、形态和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叙事方式也为影像时空的私人化塑造提供了可能。时间和空间是影像作品的存在形式,但影像作品中的时空往往不是对现实时空的真实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者主观意图的二次构建。为了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碎片化的接受习惯,作为微视频的Vlog需要在内容上进行大量的时空压缩。这样的叙事方式也恰好为Vlog多变的碎片化时空提供了叙事逻辑的合理性。同时在这种叙事中观众处于“受限视角”,对于接下来的影像内容充满未知,Vlog也因此对观众能够保有持续的吸引力。
第一人称的叙事形式和限定性叙事的方式,都直接决定了“我”在影像之中的绝对地位。“我”通过对影像内容的选取和编排来展现个人化的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和生活形态,完成关于“我”的形象构建。同时这样的叙事方式也可以在技术层面大大降低影像后期制作的难度。制作者可以根据自己拍摄素材的质量进行自由取舍,影像通过自我讲述或者是简单的交代性字幕就可以很自然地形成叙事逻辑。
二、生活化的叙事方式
在“粉丝经济”的助推下很多vlogger为了追求更多的关注和人气,开始以冒险性和刺激性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叙述对象,在影像画面的处理上也追求酷炫的影像特技。但大多数Vlogger还是坚持着生活化的叙事方式。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就是做减法,回归生活的本真和日常,回归真实的个体生活。以平民化、亲近平等的叙事方式,讲述日常化的事情。
(一)叙述对象日常化。从“长尾理论”看,即使看似再小众的文化也有特定的受众欣赏②。一天的生活、一日三餐的烹饪、逛街买衣服、超市购物、数码产品开箱以及旅行日记都是目前Vlog的主要叙事对象。真实的生活成为表达的对象,生活的细节被趣味化展现。和电影电视不同,观众不再进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发展之中,感受宏大的叙事或深刻的主题。而是沉浸在生活的日常之中,消融屏幕的间距感,静观他人的生活,延展自己的生命体验。每个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是绝对的主角,影像在此刻真实回归对个体的观照。“我”不再被概念化、符号化和类型化,“我”是有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和生活哲学的鲜活个体。
(二)叙事方式的平民化。不同的叙事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叙事效果,平民化的叙事方式也使得Vlog呈现出亲切平等的情感表征。首先在叙事语言上,Vlog多采用亲切的介绍性和叙述性语言展开。例如在很多的旅行类Vlog中,Vlogger多以“今天,我要带着大家逛的是……”作为开场,然后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作出真实的语言反应。这些亲近的、生活化的语境可以带给观众更多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其次在画面的处理上,也并不严格遵循画面影像的“章程”,常常是不同形态画面元素的拼贴。单反相机录制和手机录制混合剪辑、经过修图软件处理过的手机图片、自制的搞笑表情包等都是Vlog常见的画面元素。这些粗糙和非概念性的镜头构置手法,相对于那些精心处理的影像画面更具有高度还原性和亲切感。最后在转场方式上,Vlog多是通过手捂镜头或是将镜头扣在自己的身体上这样简单的方式进行。虽然从影像美感的角度来看略显粗糙,但在整体的效果中显得更真实和自然。叙事方式的平民化也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走进创作者营造的光影世界之中,形成一种亲身经历的假性“在场”。
(三)叙事情感的真诚化。没有价值观念的宣扬教化,没有高高在上的隔离姿态,真诚是Vlog重要的叙事情感。创作者不惜在互联网时代暴露个人的隐私,把自己生活本真的样子展现给观众,通过闲聊的方式介绍自我生活的日常。不仅如此,Vlog作为社交媒体的产物也一直很重视媒介的交互性。设置很多互动性的议题鼓励观众通过发送弹幕、私信聊天、视频下方留言等方式交换观点。放低姿态寻求真诚的交流、观点分享、探讨生活的本质。在互动性的文化场域之中也在构建着具有相同趣味的社群。
日常化的叙事对象、平民化的叙事方式和真诚的叙事情感都在消融创作者和观众的时空隔离,增进双方对于日常生活的认同感。“自我书写”已经不单单止步于展现真实的自我,更重要的是寻求社会的群体性认同。个体的故事开始具有公众意义,“我”才有了真正的话语权。
三、结语
当大屏幕裂变成无数小屏幕,传统的宏大叙事也正在被个体的自我书写所取代。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和生活化的叙事方式将鲜活的个体展现出来,与此同时,Vlog高度的私人化也对制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Vlog应该是真实“书写自我”的工具,它不是影片制作者陷入自负、自恋和自我放纵的个人隐私的暴露和炫耀。③Vlogger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和个人魅力,从而提高影像内涵。把握好表现真实和炫耀真实的尺度,不止步于“书写自我”,而是追求“我”对于“我们”的积极影响。
注释:
①钟晶晶.突破人类交流困境的努力——从媒介技术演进看博客的兴起[J].新闻记者,2006,(03):16-17.
②王长潇,位聪聪.网络视频直播中的“全民狂欢”与理性表达的引导——基于巴赫金狂欢理论的阐述与思考[J].视听,2017,(11):5-7.
③孙红云.公开的隐私:第一人称纪录片[J].电影艺术, 2010,(06):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