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普
摘 要:沃克小说版的《紫色》和斯皮尔伯格版电影版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响。小说的出版触发了争议,聚焦于黑人男性作为强暴者和仇恨女性者的形象是否属实。一时间沃克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冠以“背叛黑人”的罪名。而斯皮尔伯格的电影版则不仅在口碑上受到好评,还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不禁让人困惑:从小说到电影究竟发生了什么,黑人女性书写与白人男性呈现究竟差异在何处,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探究。
关键词:种族主义;性别主义;非二元对立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2
沃克的小说《紫色》通过主人公西丽,从女性中心的视角出发,真实再现底层黑人女性的生活与蜕变。沃克把小说的初衷设定为,“找到西丽的声音”。[1]在小说中,沃克完全颠覆和拚弃了传统的好女孩与坏女孩、妻子与情妇的二元理念,捍卫那些努力寻求爱的意义,为自己开辟新道路的女性。在颠覆传统模式基础上,沃克提供了新的模式,它不仅承认并尊重情欲、爱情、伦理与道德以及女性自主的复杂性,更是把重点置于女性爱的权利、个人自主以及性自由,同时要求我们致力于整个自然世界的和谐与完美。无法自爱就无法爱别人,我们对别人令热厌恶的行为大多是我们自我感觉的外化。对黑人穷人而言,对他们的发展构成最大威胁的就是他们的自尊缺失。通过《紫色》,沃克想要提倡的就是这种基于自我认可基础上的无条件的爱,爱的能力是女性生存和自我实现的前提与基础。
小说的出版在黑人群体中引起了不一样的反应。黑人女性声称小说中某先生这样的男子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而黑人女性历来是乱伦、强暴和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黑人男性的反应不是纠结于作品中黑人男性形象是否属实,而是作者是否应该把黑人生活中某些不堪的东西在非黑人呢的环境中进行公开谈论;而黑人民族主义者则质疑沃克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下的价值所在。当小说被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时,没人觉这是部黑人电影,而且屏幕上展示的不仅和原著不符,甚至可以说是大相径庭。大众的争议蜂拥四起,可见黑人男性更在意的是白人男性,而非黑人女性如何看待他们。黑人男性不愿重视性别主义,不认为性别主义对黑人群体造成的创伤能和种族主义相提并论。那么小说版和电影版究竟差异在哪里?黑人女性书写在白人男性的呈现之下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何在?
一.对同性关系的呈现
电影版的《紫色》引发了关于同性关系的谈论。同性关系威胁黑人家庭存续的观点再次甚嚣尘上。媒体中的黑人男性也帮助固化着这种观点,宣称 “同性关系永远无法替代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积极正面的爱情关系”。如果这不是斯皮尔伯格电影版对沃克小说的误读,至少是对这种关系的扭曲呈现,把同性关系作为与异性关系对立的竞争性存在。
根据吉尔克斯,“自我憎恨或许是黑人群体中冲突和混乱最主要的源头之一,当涉及到女性身体时,尤其如此”。这种普遍存在于黑人群体中的文化羞耻和自我憎恨不仅来自黑人社区之外,同时也来自黑人社区内部。沃克认为无法自爱就无法爱别人,我们对别人的令人憎恶的行为大多都是我们自我感觉的外化。而对穷人来说,对他们发展构成的最大威胁根植于他们的自尊缺失。通过《紫色》,沃克想要提倡的就是这种基于自我认可基础上的无条件的爱。沃克小说的本意不在宣传同性恋,但恰恰是沃克关于性取向的讨论,使得她与规范的基督教准则格格不入。沃克对妇女主义者的定义是,“爱其他的女性的女人,或性爱,或无性爱”,对于很多依然禁锢于异性恋正义主义的黑人女性来说,他们无法理解。但很少提到的是和这句话连在一起的后半句,“妇女主义者有时候也爱男性,或性爱,或无性爱”。放在一起理解,这句话表明沃克对人类双性恋作为常态的信念。“人生来是双性的,正如他们生来是双重精神的:男性和女性精神,男性和女性性征,因为你同时拥有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父母。我们深受其害的严格限定性别角色的西方二元对立使每个女性被禁锢在女性气质中,每个男性都被锁定在男子气概中”。
爱可以治愈,在爱中我们发现自我,圣经约翰福音称,“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小说中历经了种种磨难的西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予来世,但丈夫情妇的到来给西丽带来了精神救赎。莎格和娜蒂的爱让西丽发自我,并最终找到幸福。紫色中最神奇的不是莎格和西丽之间的爱,而是一个三角关系的出现:一个暴力的男人,他长期遭受暴力的妻子和他们两个都深爱着的莎格,而莎格也同时爱并关怀着这对夫妇。通过这个三角关系,沃克意在指明女性之间的爱并不构成异性爱的竞争性存在,两者相辅相成,从而成就最后的精神救赎。
而在电影版中,斯皮尔伯格完全抛开莎格对西丽的精神指引,把莎格和西丽之间的爱呈现为赤裸裸的同性恋,并把这种同性关系与西丽和丈夫的异性关系置于相互竞争和相互对立的位置,夫妇二人都在追逐着莎格的爱。究其原因是沃克和斯皮尔伯格的立场不同,沃克是从女性中心的视角审视处于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交叉影响下黑人女性的自我发现及精神蜕变;而斯皮爾伯格的立场则是白人男性的视角,所谓社会主流的白人男性,斯皮尔伯格捍卫的是传统的异性婚姻观。
二.对黑人男性的呈现
在沃克小说的结尾,在西丽离开之后,某先生也经历了精神蜕变,他和西丽不再是施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精神的蜕变也使得某先生摆脱了既定的传统的性别角色,不再感觉成为施害者成为主人的需要。相反,他可是懂得了爱,甚至开始和西丽一起做裤子,由一个残暴的男性沙文主义者变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
但在电影版中,斯皮尔伯格完全没有呈现某先生的变化,相反,他不断地强化着那些符合黑人男性危险和暴力的种族成见的形象。当电影开始时,年轻黑人女孩的天真无邪显得更加强烈和真实,尤其是当和处于统治地位的黑人男性残暴形象形成反差时,对观众产生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沃克的文本绝对不是反男性,书中的男性形象也不是单维的、简单的个体,而电影版中斯皮尔伯格则把沃克的文本变成了单维的框架,其中,黑人男性都是遵循传统的、充满种族成见的好莱坞形象。密歇尔·华莱士曾说,“事实是黑人想在电影中看到的自己和好莱坞的白人愿意呈现的黑人之间永远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白人呈现出来的黑人绝不是直面困境的严肃的黑人男女,而是被人操控的木偶,唱歌跳舞”。
三.对黑人女性和男性关系的呈现
沃克小说版以西里为首的几个黑人女性的意识复苏和自我觉醒为主线,重现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压制之下的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轨迹。在沃克小说中,黑人群体是被放置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背景之下,黑人男性不仅是黑人女性的施害者,同时也是种族主义的受害者。因为奴隶制,黑人女性的母性被扼杀,人性被重塑,他们与男性的唯一关系就是奴隶与主人的关系,无论主人是黑是白。男权思想也同样适用于所有男性,无论黑白。性别主义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正如贝尔·胡克斯所言,“白人,作为一个群体,不断地盘剥和压榨着作为性对象的女性,来发泄自己的怨恨,并不遗余力地支持强暴。黑人男性则通过家庭暴力和对黑人女性的声讨和谴责来发泄”。因此,在男权社会结构中,黑人男性自然就把黑人女性当成他们的敌人。在小说中,沃克通过西丽、索菲亚的故事把黑人女性和男性之间的敌对与冲突置于种族和性别的双重背景下,并通过黑人群体的自我发现之旅,并最终达成了女性和男性的共同蜕变,由冲突走向融合。
但在电影版中,斯皮尔伯格则聚焦、放大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敌对,并将之上升到性别战的高度,把女性的悲剧归结于黑人男性,同时又反过来把黑人男性的暴力归结于黑人女性的强势与由黑人女家长式的强势对黑人男性气概的威胁和阉割。密歇尔·华莱士曾说,“在过去的50年,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不信任,甚至是仇恨愈演愈烈,这不仅是因为白人种族主义者的可以助长,也是因为黑人对于在这个国家经历的性别政治的刻意忽视”。电影版给观众的印象就是黑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仇恨。
无论是对黑人男性和女性的塑造方面,斯皮尔伯格在电影中的呈现都和沃克的原著有着不小的出入,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电影作为重要的传媒手段,不可能是完全政治中立的,它受制于社会权利结构,带有明显的政治涵义,而且同时又对社会产生不可忽視的政治影响。萨义德说,“呈现是一种话语体系,涉及到政治选择和政治力量”。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俨然已经成为保守主义者证明黑人问题不是他们的问题的最好证据。保守主义者乔治·威尔曾说过黑人必须通过审视自己不负责任的性行为来寻求答案。黑人问题由黑人自己导致,其次才是国家的责任。1965年莫伊尼汉第一次发表了关于黑人家庭的报告,进一步固化了所谓的阉割理论,认为黑人男性气概被黑人女性阉割。像其他白人父权家长一样,他认为暴力是男性力量的表达。性别主义支持和纵容男性对女性的暴力,而父权社会又鼓励男性把他们的不满发泄在没有权利的女性身上。美国白人可以审视每况愈下的黑人家庭生活,并认为这种家庭制度的崩溃是由黑人男性和女性之间长久以来愈演愈烈的仇恨所致。因此,白人可以成功地把黑人男性的仇恨引向黑人女性,从而淡化甚至完全抹去种族主义。
电影的商业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所在。大众媒体呈现的黑人形象比其他种族的男性更加的暴力,因为这些形象能够吸引白人观众。在白人至上主义的文化中,白人观众更加喜欢看坏蛋是黑人的片子。在白人至上资本主义经济中,有些形象更有市场。另外,美国作为一个多种族国家,为了吸引跨种族的观众,斯皮尔伯格呈现出来了白人、保守主义黑人以及其他非白人观众都想看到的黑人男性形象。这种形象符合好莱坞传统的黑人刻板形象。
结语:
沃克的文本绝对不是反男性,小说中的黑人男性是多维的而非单维的个体;斯皮尔伯格呈现出来的黑人男性则完全是充满种族偏见的好莱坞套路。两者站在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视角讲述黑人的故事,从而出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参考文献:
[1]Gikes, Cheryl Townsend. If It Wasnt for the Women. NY: Orbis Books, 2001.
[2]Hooks, Bell. Aint I a Woman: Black Women and Feminism. Boston: SouthEnd,1981.
[3]Walker, Alice. “Finding Celies Voice”. Ms Dec:71.
[4]Walker, Alice. The Color Purple. New York: Pocket Books,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