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碗盛雪,明月藏鹭

2019-11-16 05:40姚伟
西湖 2019年11期
关键词:禅师大雪

姚伟

雪,隐喻了清净寂灭的心体,寄托了人在尘劳烦恼中思归的愿望。因此,人们冥冥之中喜好雪境,希望在雪所营造的混沌无极之中,让狂心停歇下来,获得类似禅定的休息体验。诗人和画家尤其迷恋雪意,甚而雪山寻梅,追求向上一路。

宋代茶陵郁禅师,久参公案,后因摔跤大悟,作颂云: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个偈子非常有名,几乎认字者皆知。事见《五灯会元》卷六:

茶陵郁山主,不曾行脚,因庐山有化士至,论及宗门中事,教令看。僧问法灯:“百尺竿头,如何进步?”灯云:“恶。”凡三年。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遂有颂云:“我有神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因兹更不游方。师乃白云端和尚得度。师云有赞曰:“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啰哩啰。”

故乡风月,无人来争,茶陵郁禅师悟后更不游方。

在古典艺术家眼里,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雪境,是对故乡风月的提点,对尘劳关锁下那颗明珠的暗示。大雪覆盖下的世界,寂静喜悦,耀眼夺目,犹如尘尽光生,打成一片。大雪纷飞,消泯物我,揉碎乾坤,融通此岸与彼岸,将古今、是非、功过、悲喜一笔勾销,仿佛是心性故乡的灵光乍现。

禅宗二祖慧可为求明心,尝于大雪夜侍立于达摩安身的洞外,以待祖师点化。《指月录》记载如下:

有僧神光,久居伊洛,博览群籍,善谈玄理,每叹曰:“孔老之教,礼术风规,庄易之书,未尽妙理。近闻达磨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遥,当造玄境。”遂诣祖参承。祖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

值大雪,光夜侍立,迟明积雪过膝,立愈恭。祖顾而悯之,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光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

祖遂因与易名曰“慧可”。乃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神光悟道,是禅宗西来,第一次在东土扎根。达摩指引神光向内觅心,令其回光返照,顿悟本觉。一场惊心动魄的觉悟,就发生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大雪所营造的齐物之境,是否感染并坚定了求道者的决心?

白居易有《夜雪》诗云: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一场大雪犹如从天而降的灯火,点亮千年暗夜。这是无始以来的无明,与清净智慧的斗争。智慧照破五蕴,如大雪折断翠竹,带来另一个世界的消息,令衾枕上的诗人感动不已。

大雪覆盖下的世界,仿佛是自心净土的显现,是诸佛极乐净土的提前预演。白居易有一首《念佛偈》,传达了对净土的极度渴望,在当时脍炙人口,流传广远:

余年七十一,不复事吟哦;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

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日暮而途远,吾生已蹉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达人应笑我,我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王维亦有《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一诗,借雪自陈心境: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这可以看作一首拟陶诗,渊源清晰可见,且是诸多拟陶诗中难得一见的佳作。陶渊明有“幽然见南山”,王摩诘有“开门雪满山”;陶渊明有“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王摩诘有“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王维所修不知是何法门,从诗中看,应是一种静态的止观方法。洒空,即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当体不顾。积素,是集聚、回归素心,类于庄子“集虚”一法。在日复一日的清修中,道气渐渐充盈,镜中的衰颜已不再生发烦恼,心中反而堆积起大雪满山的空灵喜乐。

曹洞宗的开创者洞山禅师,也喜用雪意喻禅。其《大功一色》偈云:白牛雪里觅无踪,功尽超然体浩融。月影芦花天未晓,灵苗任运剪春风。

雪中真意,在洞山所著《宝镜三昧》中再度浮现:

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银碗盛雪,明月藏鹭。类之弗齐,混则知处。

雪里白牛,银碗盛雪,都是乾坤揉碎,能所双亡的境界。雪是所,白牛和银碗是能,能所归空,消融无迹,空中唯余灵苗,任运修剪春风。《楞严经》有言:“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

似此不二境界,非凡夫所能梦见,需于句下仔细参究,为何于本空之处,妄立能所,我与世界因何而有?原本清净光明,无明因何而起?如此方才不负祖师一番婆心。

巴陵禅师于云门处有三转语,其一即直引洞山语,另一转语则是化用。其三转语为:如何是道?明眼人落井。如何是吹毛剑?珊瑚枝枝撑着月。如何是提婆宗?银碗里盛雪。云门云:“他后老僧忌辰,只举此三转语报恩足矣。”云门圆寂后,门人果不作忌辰之斋,依云门之嘱,只举此三转语。

另一则公案,与银碗盛雪转语有异曲同工之妙:

众集,灯问:“承闻二上座久在云门,有甚奇特因缘?举一两则来商量看。”师曰:“古人道:‘白鹭下田千点雪,黄莺上树一枝花。维那作么生商量?”灯拟议,师打一座具便归众。(《五灯会元》卷十五)

雪峰禅师示众:“世界阔一尺,古镜阔一尺;世界阔一丈,古镜阔一丈。”玄沙指火炉曰:“火炉阔多少?”雪峰答:“如古镜阔。”玄沙曰:“老和尚脚跟未点地在!”

心如古镜,应物而现,应机而照,细时细如芥子,大时覆盖须弥山王。《楞严经》云: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雪中世界恰如古镜,既能细如尘埃,又能堆积成山,映照大千世界,收罗来去古今。雪和古镜的广阔、明亮,都隐喻了心体的相状和功用。

冰融雪消,也用来比喻见地的透脱。似看长髭旷禅师参石头公案:

曹溪礼祖塔回,参石头。头问:“甚么处来?”曰:“岭南来。”头曰:“大庾岭头一铺功德成就也未?”师曰:“成就久矣,只欠点眼在。”头曰:“莫要点眼么?”师曰:“便请。”头乃垂下一足,师礼拜,头曰:“汝见个什么道理便礼拜?”师曰:“据某甲所见,如红炉上一点雪。”(《五灯会元》卷五)

长髭旷对禅早有体悟,但心中尚存一丝疑虑,石头垂下一足,要他承当,长髭旷最后一点疑虑顿时如雪点红炉,消融无痕。

宋人张方平曾就“红炉一点雪”作诗:

昔年曾见琅邪老,为说楞伽最上乘。

顿悟红炉一点雪,忽惊暗室百千灯。

便超十地犹尘影,更透三关转葛藤。

不住无为方自在,打除都尽即南能。

在过来人眼里,悟与迷,仅隔一片雪花的距离。

(責任编辑:钱益清)

猜你喜欢
禅师大雪
大雪宜进补 冬至大如年
大雪
下大雪了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冬至
如何走自己的一生
服从
一个苦者对禅师说
命 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