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宁华
摘 要 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应该从平时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借助信息化技术的新颖性、互助性、丰富性知识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现学习能力。通过信息化多样性,来提高初中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实用性,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初中数学课堂 课件 电脑动画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为了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有教书到育人的转变,人们进行了各种各样不断的尝试,其中一点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要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计算机具有超常的运算能力以及灵活多样的处理各种图象、声音、文字等信息资料的功能,它自然成了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的首选工具。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主要特征是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以使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我尝试用电脑动画来进行课堂辅助教学,运用电脑动画的灵活性、形象性,以期能对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有所帮助。
电脑动画的主要特点在于画面会动。在教学中充分应用这特性,再结合电脑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种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全方位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进而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
1运用电脑动画,创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在多媒体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性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着学习,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由于学生在45分钟的整节课中精神状态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应创设不同的场境以适应学生在不同阶段精神的需要,如刚上课时应配上一段激扬的音乐,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神经处在亢奋状态,这样讲解新课,学生接受起来才有好的效果,在学生思考问题或进行练习的时候,应配上一段急促的音乐,促进学生思考,临下课时,配上一段欢快的音乐,使学生身心得以放松。
2运用电脑动画,形象解释新概念
运用电脑动画“动”的特征,使学生对新概念的形成过程能形象、详细地了解,从而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讲解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时,首先在屏幕上出现两个圆,此时两圆的关系是外离,然后让其中一个圆向另一圆慢慢靠近,得到两圆外切、两圆相交、两圆内切、两圆内含直至两同心,并且每形成一种新的位置关系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对今后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定也很有帮助。这效果当然比看着图形,把定义念一遍的教学方法好多了。
3运用电脑动画,详细地展示解题过程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比如,用《几何画板》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使直线转动,产生与已知圆的相离、相切、相交的各种动态的位置关系,并在旁边显示圆的半径,并动态地显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学生们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推出圆的位置关系与圆的半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数学课讲解例题时,通常是先分析,有时还画轴助图形,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写出解答。用电脑动画实现是这样的:先在屏上显示题目及图形,然后一步一步顯示分析过程,同时在图形上显示相应的作辅助线过程,接着把分析过程擦除掉,再一步一步地显示出解答过程。对于较复杂的题,还可运用倒退的办法,把难以理解的步骤多演示一两遍。如果有多种解题方法的题,还可把几种解法并列在屏幕上,进行比较,当然整个过程要配上数师讲解的录音。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对引导学生更加有条理地写出解题过程也非常有帮助。
4运用电脑动画,有效地设置悬念
在课堂上,经常要提问学生或在关键地方停顿让学生思考,这时可用电脑动画设计出一个弹出式菜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解切线长定理的应用时,出一道用到切线定理的例题分析完题目后,从题中弹出一个方框,方框中用不同的颜色提问:切线长定理的内容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这对学生正地思考问和解决间题,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还能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用电脑动画这种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数学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当然,我们要也看到电脑动画教学的局限性,如制作课件花费时间过多,寻找声音图片资料不易、学生板演不方便等,所以它只能作为一种数学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如何更加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使它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是今后数学教学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