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先雄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也有着卓越的进步,社会文明已完成了向信息化社会的转型,信息化在社会各界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体育产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必然趋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建设。
关键词: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大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模式逐漸转变为现代体育教育模式。尽管如此,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依旧提高的很慢,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无法达到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诸多大学体育教学中没有合理运用信息化,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力度不够,缺少教学的创新性。本文将针对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现状及优化措施展开分析,以创建更优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1]。
二、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是指大学的体育管理教学中,信息技术扎根于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促进现代体育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大学体育信息技术的实现,不仅是体育教育创新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大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方法。第一,在体育教育的革新过程中,基于信息的教育模式起决定性的作用。譬如,我国大学体育迈向了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道路上,在使用互联网展示体育教学内容时,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体育教学效果[2]。第二,信息化教学是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中信息量正在增加,教师和学生可实时获得最新体育活动信息以及关于本校体育内容的有关信息,从而实现体育教学中的正规化以及科学化,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现状
(一)教学水平低下
目前,信息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应用程度不高,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究其原因,中国信息基础教育模式的推广力度小,教师的信息意识不足,因此,信息化没有完全渗透到教育中。在诸多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将体育教学当成单纯向学生引导运动,这种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教学没有任何联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自然不会关注信息化教学,阻碍了大学体育信息基本教育水平的提高[3]。
(二)教学资源的缺乏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顺利性取决于信息技术条件下体育教育的基本条件——基础设施,特别是体育会场、体育设备的整备。信息化运动场主要包括多媒体运动室、体育网络研究所、体育数字图书馆、体育信息的会场。但目前,大学的体育项目倾向于在其他信息库中投资体育数字库,其他三种在高校中较少会投资应用,说明体育教学资源的缺乏是限制教育发展的关键,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三)信息化使用局限性
为了落实新时代的信息教育,很多单科大学和综合大学中广泛应用了信息技术教育,其中,多数课程已然确立了信息化教育基础[4]。由于是大学自建的信息化教学系统,其作用略显单一,未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作用。体育教员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只会使用简单的教学功能,如教学视频的播放等,信息化的应用不够全面。在信息技术有限的情况下,体育教师因自身水平有效,不善用基于信息化的教育系统,导致教育水平下降。
(四)考核机制的缺失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是学生放松、获得自由生活时间的课程,体育课的教育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单科大学的体育教员不把重点放在体育教育上,误解为不是体育的主要对象,对体育课的认知不足,很多班级不参加体育课。在这种教学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缺乏科学评价机制[5]。例如,教师会用感情来评价学生,这种考核方式单一化,无实际内容,无法将学生的体育能力以及水平展现或激发出来。传统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不能满足现代体育的需要,体育教师的“裸眼”和“感情”不具备教育评价的说服力。
四、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优化措施
(一)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职业素养
一般来说,意识决定人的行动。大学的体育教员,要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实践中。大学领导人要进行多种多样的专业培训,始终把信息渗透到专业技能教育中,以提高信息基础教育水平。第一,根据大学的信息化制定体育教育模式的科学训练计划,增加信息基础知识、意识、能力等内容的训练,转变体育教员心中的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模式[6]。第二,高等院校应对高等教育体育教师进行特殊培训,形成一支培训队伍,由这些教师再对其他教师进行有效培训,节省培训经费,提高培训效率。第三,大学应创建以信息为基础的教学演习平台,并整理各类教育运营竞赛,综合信息基础知识,巧妙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体育教育实践。体育职员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提高体格,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教师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高质量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信息素质,促进现代体育信息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的投入
对于教学资源的投入与利用,高校可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教育过程中应与多媒体设施进行有效结合,不断完善信息化的教学设备,达到多媒体与软件的结合,加强网络配置,确保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全面性。第二,高校体育教学不要局限于操场,多媒体教室也可作为教学场地之一,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体育相关的视频、知识以及比赛,利用音乐以及赛事的震撼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使体育信息教育设施处于稳定状态,良好的学习条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信息化功能的研究与利用
教师可利用教材、教材、多媒体课程软件,输入信息教育系统,教师和学生可通过信息系统随时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构筑大学的体育资源共享机制,强化学校间的多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大学与大学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共享机制建设。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学体育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一部分,基于科学信息的教学方法可产生巨大的能量,有助于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国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
(三)考核制度的完善
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水平,必须改进体育信息化课的评估系统。以大学资源、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学生信息接受为前提。首先,构建信息化教育的科學评价系统,着眼于信息化构建的各要素,制定最恰当的教授评价机制,不断提升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效率,满足信息基础教育知识的基本要求,采用实用的信息基础教育内容,全方位考评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逐步提高基于体育信息化的教育效率。符合教学实际、科学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方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主体在改变从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课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采用完善教学模式与拓展教学方法,把握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使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对身体运动和规范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实现体育锻炼和体育教育的目标。信息化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是拓展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教学手段,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信息化体育教学模式,可加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巩固与互动,有效提高体育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丽,王勇,包先康.新信息技术对大众体育的影响分析及对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1):296-298.
[2]高钺,陆秋.高职院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4):292-293.
[3]高钺,陆秋.高职院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的设计[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4):292-293.
[4]张军骑,张兆龙.“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1):98-100.
[5]王佳茵.浅析大数据技术在高校体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8-9.
[6]黄孟.“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改革[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44.
[7]高钺.“互联网+”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信息化平台建设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4):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