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媒体的普及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大学生正处在自我发展的转折点,因年龄以及知识水平的影响,他们对于社会变化的感知最为敏感。早在党的十七大就已经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的主张,由此开展各项细节工作的优化改革也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这方面改革的关键点,我们要正视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应用为其带来的影响,进而全方位地提高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下文中笔者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优化落实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公民意识;机遇;挑战
该文为2016年度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强校工程”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类“人文社科类”立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研究》(项目编号:0504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阶段,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环境与过去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相关技术的快速普及实现了人们工作及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在以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为目标的改革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新媒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以此为参考推进各项细节工作的优化改革。以下笔者由此展开了分析探究。
1. 新媒体的内涵及特点分析
1.1 新媒体的内涵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是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形态,具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以及数字电视媒体。以上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速度和质量,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现如今新媒体正在影响着人们的传统认知和价值标准,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正在从边缘文化走向主流文化。
1.2 新媒体的特性
新媒体的特性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快捷的承载性。现如今网络、手机以及数字电视等设备和技术的普及应用正在使人们逐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且各类信息量也在逐渐增加、整体发展速度正在逐步加快。新媒体正以前所未有的数据容纳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各类信息数据的传输。第二,虚拟共享性。互联网技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空间,真正实现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的互动性,学生们可以借助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共享信息资源。第三,无限开放性。新媒体技术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开始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其真正意义上的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教师和学生均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授课和学习,且能够便捷高效的进行互动交流,进而确保学习的全面性和高效性。
2.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概念及具体内容
2.1 概念
“公民意识”是与“公民”这一概念紧密相连的,因此在分析“公民意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公民”的概念。产生于古希腊奴隶民主制度时期的“公民”虽说具有一定的等级与歧视色彩,但还是为后期西方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中世纪之后,资产阶级制度逐步确立,与之相匹配的政治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方面的变化进一步丰富了“公民”这一概念的内涵。总体来说,公民即在法律制度保障下拥有权利、承担义务并享有平等权利的载体,它可以借助于法律赋予的参与权及知情权参与到政治生活之中,前提是个体具备足够的公民意识。大学生是思想价值观念相对多样化的群体,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储备的理论知识也较为丰富,虽说他们在校期间仍缺乏完善的实践经验,但未来他们将成为各个领域内的“佼佼者”。因此提高其公民意识对社会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他们不仅是国内经济发展腾飞的核心源动力,而且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国内学者曾对公民意识的概念作出过总结归纳,总体来说,它所具备的“权利”和“义务”特点是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要素。
2.2 具体内容
新形势下,立足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进程。具体来说,其公民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权利意识。基于提高培养在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视角分析,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生命权、财产权以及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
其次是义务意识。“权利”与“义务”是相互对等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要履行义务,两者的有效整合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关键。
再次是独立意识,主要包括独立的人格与独立的思想两部分内容,这是个体存在于现代社会生活之中并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培养大学生独立意识最重要的是教给其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判断力,如此便可以帮助他们有效解决未来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此外,规则意识、参与意识以及责任意识也是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上要素的培养教师同样应当给予足够的关注及重视。
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机遇及挑战
3.1 机遇
首先,新媒體为高校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互联网技术拥有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现如今各大高校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或研究德育信息网、多媒体德育教学软件等,这方面的实践有效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像交融的特点,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示了国家政策方针、新闻热点等教学内容,学生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便捷高效地搜索信息并进行自主学习,实现了其课下时间的高效利用。基于宏观层面分析,以上各项工作的优化改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学生对于互联网技术的认识,之后再配合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强烈的爱国情怀。通过网络平台的影响,高校能够实现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目的,发展公民品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使网络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新媒体提高了学校公民教育的社会影响力。据相关数据表明,互联网媒介在青少年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便于广泛传播政治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国家的政策走向及发展趋势;②便于形成与他人相一致的情感,能够与他人保持认同意识;③有助于形成统一化的趋势,保持国家统一。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公民意识、公民德行以及公共精神等公民所必备的品质,这为受教育者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新媒体的舆论、监督等作用,为受教育者从更深层的角度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使其能够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用互联网技术,进而坚定其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对国家和党的信任与支持,衍生出国家认同感和责任感,所以它提高了公民教育的影响力。
3.2 挑战
首先,新媒体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对公民意识教育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价值观念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现阶段,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因为相关监管措施的滞后,所以便给大学生造成了“在网络世界中说话不用负责任”的印象,其实这种认识不仅片面而且狭隘,也将会“自食恶果”。互联网资源所带有的共享及开放性特征有效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限制与瓶颈,但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信息的真实性。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信息真真假假、各有“特色”,因为大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自制力,所以往往无法抵御住该类不良信息的诱惑。据调查发现,有50%的大学生均表示过自己有浏览过不良网站的经历,其中不乏很多女生。而另有70%的学生则表示自己在撰写论文或进行学术研究时有过“借鉴”网络资源的经历,但这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青春萌动的年纪,生理或心理层面的泛起的冲动会使他们“摆脱”道德的束缚,进而滑向深渊。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检索、整合利用方面的便捷性也将影响到他们的治学态度。因此应当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并加强引导。否则大学生的是非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均会受到影响,与枯燥乏味、“压力山大”的学业来说,他们会沉迷于互联网虚拟世界久久无法自拔。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散性及虚拟性影响到了大学生对于自我角色的定位。依托层出不穷的社交软件,大学生可以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自由地开展交流互动,即便交流对象相隔万里,这为各类观点、理念的传播营造了良好的基础,但却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分析,新时期他们对于“人”这一概念的认识正在逐渐模糊。近些年,网络似乎成为了事件炒作或是维权的“专用工具”,其对于某些关注度较高的事件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民意大潮”。对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因其缺乏独立的思考与判断能力,非常容易冲动,所以很容易在不经过分析、思考的情况下就某些事件发表意见,这一环节表现出的从众及跟风效应将影响到其判断力,进而为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创新改革造成阻碍。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开放性刚好迎合了大学生追求自由、渴望张扬个性以及挑战规则的性格特点,这便是他们对于互联网技术过度热衷的主要原因。
4. 总结
新媒体呈现出覆盖性广、兼容性强的发展趋势,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给各大高校的公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样的发展现状,我们要学会理性判断,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优越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而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此外,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要更具针对性,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其心理特征及教学需求,进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性。本文笔者结合个人实际经验对此类问题进行了总结,旨在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宛莹. 当代大学生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聂怀勇.当代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与强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02):27-30.
[3]张建强,闫飞.基于价值虚无主义视域下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15-16.
[4]杜琳.网络舆情视野下的市民社會理论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J].文教资料,2018(22):140-142.
作者简介:龚红莲(1979—),女,江西新余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