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宝林
想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不仅需要同学们在平时课堂学习时牢固地吸收和掌握知识,充分参与课堂上的各种学习活动,锻炼自己的学科能力,还需要我们在最后复习时有针对性地集中训练,掌握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应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各种问题,才能在中考的考场上做到游刃有余,最终取得自己满意的考试成绩。
一、情境分析法的有效使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很多都是情境分析类试题。这类问题,通常是设置一个情境,或提供一些时政材料,然后结合这个情境或材料设置一些具体问题让大家分析思考。解答这类问题时,同学们必须要充分读懂题设内容,准确有效地提炼核心信息作为解答问题的依据。同时,同学们在看问题时也要善于抓住重点,要能够对问题考查的内容和方向有准确判断。这样,在解答问题时才不会答偏或者答非所问。同学们平时要多做一些这类练习题。我们可以在平时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时,根据老师的引导来做一些情境分析类的学习探究,也可以找一些专题问题做分析。这样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这类问题的考查方式,提高我们情境分析能力。这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中国人 中国梦》一课后,同学们可以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话题展开探究,搜集相关的资料。大家会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享发展成果,一个都不能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实际,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可以试着展开分析:为什么要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学们可以根据学过的知识,结合自己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认真分析这个问题。
分析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和我们在考场上解答问题的过程很相近。我们只有在课堂上多进行这种练习,才能在考试时更加熟练地解答好考试试题。在考场上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们要准确读题,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要点,迅速提炼材料的核心信息,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考场上的解题能力都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同学们一定要在平时多下功夫,不仅要掌握好基础知识,也要多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考试时有更好的应对能力。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同学们要想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就必须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需要我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能够在解答问题时进行有效应用。但是,学习过程不能仅仅局限在记忆的层面,我们还要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一些典型的社会问题和生活实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具备良好的知识应用技能,才能够更加娴熟地解答好各种问题。这是我们要实现的能力培养方向和目标,也是促使我们在考试时有更好发挥与表现的动力。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到课堂上的各种实践探究活动中。比如,课前的“时政五分钟”活动就能够很好地锻炼大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参与“时政五分钟”活动时,除了听和思考同学的讲解外,我们也可以尝试自己说一个国内新闻,并进行一句话点评;也可以尝试着对某一社会、国家重大事件进行评析。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我们关心时政,帮助我们筛选时政、评说时政,并从中提取一些时政新闻的关键信息点,培养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积极参与这种有针对性的课堂训练,我们的解题思维才会更加缜密,提炼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得到提高,解题的技巧也会得到提高。
三、养成良好的答题方式与习惯
要取得中考道德与法治好成绩,除了要善于应用各种典型的解题思维和解题技巧外,同学们还要注重良好的答题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和学生,对良好的答题习惯的养成很不在意,认为答题习惯有什么好养成的。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良好的答题习惯,会让我们在答题时习惯把答案写得条理清晰、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这样,阅卷老师会对我们的试卷有好的整体印象,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到老师的判分标准,进而直接影响到考试成绩。因此,同学们在平时做练习和各种考试测验中就要有意识地养成好的答题习惯,把答案写得层次分明,简洁明了,字迹工整。这是提升同学们考试成绩的一个有效策略。
同学们在做题时,首先要盡量做到简化书写,层次清楚。“简”是指在回答每个问题的时候,以尽量精简的语言来回答,做到答案有理论、有分析。很多同学觉得在答题时多写就能够加分,其实并不尽然。如果写的话与设问并没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也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并不能起到加分的作用。同时,答案要严格分层,做到要点层次化、层次段落化和段落序号化。尤其是在处理综合性问题或者复杂问题时,同学们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答题思路,回答的内容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