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尊军
民主与法治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以民主与法治为主题,从民主价值追求和法治中国建设的视角展开,指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第三课向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主要特点、主要形式及其制度保障。第四课着重介绍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以不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步伐。复习好本单元学习内容,我们应在梳理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从核心知识掌握、真题解析、有效训练等方面着手展开复习。
一、知识结构概述
本单元着重学习的知识有: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形式和要求;法治对良法和善治的要求;凝聚法治共识;等等。
第三课主要介绍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的主要特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教材内容旨在引导我们认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建设是一个过程,感受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追求,依据本国国情理性看待民主实现的方式,积极主动参与民主生活、培育民主意识、行使民主权利。第四课主要介绍了法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法治对良法和善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和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等。教材内容意在引领我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受法治中国的进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树立法治意识,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践行法治精神。
二、中考复习指导
同学们在中考复习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和技巧,实现智慧复习,提升复习效果。
1.强化基础知识的系统梳理与比较。通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借助思维导图等形式,我们可以对教材基础知识展开树状、块状的系统梳理,不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图,培育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等关键知识、重点知识、易混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归纳比较,形成准确、清晰的认识。
民主选举形式[]主要特点
直接选举[]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如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选区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间接选举[]选民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如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省级和各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等额选举[]候选人数与应选人数相等的选举。投票人的权利体现在是否决定认可候选人,选举人的权利较小。
差额选举[]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可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愿。在我国一般差额为20%左右,如要选举10个人,要有12个候选人。
2.强化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融合。社会热点问题历来是单元测试、期末考试、中考等各级命题的重点材料。我们在复习本单元基础知识时,应善于通过热点材料设计问题,分析和链接教材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学会通过教材基础知识辐射、链接热点材料。我们将热点材料与基础知识高度融合,一方面,可以使我们更加熟悉热点材料及其可能涉及的教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深化理解教材基础知识,更好地在现实生活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3.强化解决自身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在自主梳理教材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部分同学可能对政府厉行法治、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等内容缺乏准确的理解和领会。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身边影响社会公共生活的社会管理问题,推选代表向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反映我们的意见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观看政府执法人员的执法视频、图片或文字材料等,自主探究疑难问题,得出正确结论。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加强对自身行为规范的引领,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高民主素养和社会实践素养,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
4.强化对试题解题技巧的获得感。在老师讲解习题的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思考,理清试题的解题基本过程,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解题、当时解题时为什么会出错。我们要善于运用抓关键词句、给段落分层、划分句子结构等方式快速获取和解读文字类试题的材料信息,明确设问指向或设问与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细化图表类、漫画类材料试题的基本审题方法;要用恰当的语言较为完整科学地描述事物、阐释原因、分析问题、论证结果。同时,我们对试题涉及的教材基础知识,要学会自主归纳整理,以更好地把握好教材重点、难点知识。我们还要注意抽空随时查阅身边的错题本,对典型试题的解题技巧做到深入领会,弄懂弄通,最终实现自主习得。
三、考试真题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
首先,要认真审题,抓住试题中的关键词句,分析选择题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紧密联系。其次,要明确是正向选择(如“正确的是”)还是逆向选择(如“错误的是”)。最后,根据试题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作出合理的选择。
1.直接选择。根据问题指向,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题干与题肢之间是否存在紧密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一般表现为一种事实上的论证关系,即根据事实直接可以得出某种结论或获得某些启示等,也可表现为因果关系、从属关系、对应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等。
例1.当前,我国在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不同层级、同一层级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二是地方立法、部门立法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利益主义倾向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
A.回归人治B.制定良法C.实行善治D.依法办事
解题思路探究:本题主要考查对实行良法之治这一法治要求的理解。题干中“法律规范之间存在着不一致”“地方立法、部门立法存在地方保護主义和部门利益主义倾向”等关键词句说明,一些地方的立法没有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试题题干从反面突出强调要实行良法之治。依据教材知识可知,良法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依据教材基础知识和题干反映的关键信息可以得出,题干与题肢B构成了一种事实论证关系或直接对应关系,故直接选择B。
2.排除选择。解题过程中,我们先要看清问题指向(即正向或反向选择),再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选出符合要求的选项。结合问题指向、题干与题肢之间的联系,我们可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表述有错、与题干不符、与题干因果相悖的选项,或者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均应予以排除。
例2.2018年,浙江省继续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让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少跑腿、办好事、不添堵。下列对此理解准确的有()
①“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②居民和企事业单位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办事 ③“最多跑一次”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公正司法的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探究:本题主要考查对政府的宗旨和依法行政知识的认识与理解。题干中的“最多跑一次”,充分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窗受理、一次办结”反映了政府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背景下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成果。①③符合题意。②与材料主旨不符,可用排除法予以排除。④说法错误,公正司法是司法机关工作的职责要求,与政府没有直接关联,可用排除法予以排除。对②④的选择处理,即为排除性选择。故本题应选B。
(二)非选择题部分
非选择题在试卷构成中比重较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考查得比较深入。解答非选择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第一步:审。审问题、审材料,抓关键词。要判断好试题设问的类型,进行问题转换,弄清楚问题是问事实、问原因,还是问措施等。针对文字材料,要仔细阅读材料全文,结合问题要求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句。针对图表类问答题,要看清图表标题、观察分析图表中数据变化情况、审清图表的备注、将图表信息与教材知识融合概括等。针对漫画类问答题,要看标题、看文字、看画面等。
第二步:找。回归教材,找出教材中与题目相关的基础知识点。要加强教材知识梳理和体系架构,提升对教材知识的掌握与搜索能力,能够在解题中快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
第三步:联。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教材基础知识联系起来。要从不同的角度联系教材知识,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相关的多个教材基础知识紧密整合起来。尝试运用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分析、解决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
第四步:答。理清思路,注意分论点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针对不同类型的设问,要掌握一般的答题方法与规律。如针对评析、辨析类问答题,有评判、分析、总结等答题环节。针对限定角度类问答题,要紧抓角度思考并理出相应教材知识、联系材料关键信息并将其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等。针对归纳类问答题,要查找相关教材知识、找出材料信息关键词句并归纳要点、对要点进行归类、组织语言表述(多个角度,由浅入深;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逻辑合理;围绕主题总结升华等)。
例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民主制度?
(2)请分析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的?
解题思路探究:本试题设计的两个问题分别属于“是什么”“怎么样”类型,侧重于对事情本身的剖析与思考。
第(1)题,通过解读这两场会议的名称和参会人员,联系教材基础知识便可明确材料体现的我国的民主制度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2)题,要将体现材料重要信息的关键词句与教材中关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具体体现结合起来回答。两会热点聚焦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港澳台同胞等单位的2157名政协委员”“出台了许多民生政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2975名全国人大代表、2157名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四、提升训练
1.“有事多协商、遇事多协商、做事多协商”,逐渐成为具有宁波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这反映的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分别是()
A.协商民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人民民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新型民主、多方政治协商制度
D.选举民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下列对民主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价值只靠民主制度的建立就一定能够实现
B.我国民主就是自由发表意见,想说什么说什么
C.社会主义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全体公民当家作主
D.对民主价值的追求源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3.2019年2月,湖州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正式出炉。民生实事产生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市民积极建言献策,参与网上公开票选。这生动诠释了()
①民主监督与时俱进 ②民主决策科学有序 ③民主选举公开公正 ④民主意识日益增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右边漫画《贿选》警示我们()
①提高政治素养,少数服从多数
②应当出于公心,坚持理性参与
③增強法律意识,合法有序参与
④树立权利意识,实行协商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且资源利用中浪费损失严重。资源浪费违法成本过低是造成浪费的制度缺陷。因此,民法总则规定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原则。这说明做到良法善治有利于()
A.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
B.最大程度维护社会秩序
C.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D.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6.未来,我们建设的法治国家应该是()
①每一项立法都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②每一部法律法规都能得到严格执行 ③每一个司法案件都能实现绝对公平 ④每一位公民都崇尚、遵守和捍卫法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法律的重要性,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里。”这句话表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A.科学立法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D.全民守法
8.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这表明要()
①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严格区分法律和道德的使用范围 ③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④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决策方式】
(1)右侧漫画中的三种决策方式,你支持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
【监督创新】
2018年2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和平路街道在辖区8个社区分别设立“微腐败”群众监督工作站,并通过居民推荐的方式聘任社区群众和老党员担任“微腐败”群众监督员。同时,创新设立合肥市首个街道级“微腐败”微信举报平台,通过“移动互联网﹢反腐败”思路,利用群众使用的微信,足不出户反映发生在身边的“微腐败”。
(2)设立“微腐败”群众监督工作站和街道级“微腐败”微信举报平台有着怎样的意义?
10.閱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1月,浙江省乐清市一男孩“失联”牵动千万人心,结局却出人意料。
(1)结合案情回放,从政府宗旨角度,简要评析政府的行为。
(2)综合上述材料,从厉行法治的角度谈谈陈某的行为给我们的警示。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C 6.B 7.D 8.C
9.(1)支持根据民意的民主决策。理由: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2)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积极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
10.(1)政府的行为是正确的。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及有关部门以最高等级组成联合调查组,投入大量警力,动用一切资源,全方位开展查找工作,反应迅速、通报及时,值得点赞。
(2)厉行法治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陈某缺乏法治和规则意识,受到了法律的追究和制裁。这警示我们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