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考生
作家写作之时,当坚定己见,不可为读者之观点所左右。而于人生之创作亦然:快意人生当信马由缰,当不为观者所羁绊。故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读者之呼声,并不必然指向作品的升华;而他人之意见,也并不必然导向生活的正途。若战火之中的周树人听凭劝导一生行医,风雨如晦之中由谁来撑起民族的脊梁、血荐轩辕?若屈辱至极的司马迁依世俗之见引刃自决,茫茫尘寰之中又由谁来扛起如椽大筆、立起泰山?创造生活如著书,若在“一千个读者”的褒贬中流连,便要丧失余秋雨先生所谓的“一意孤行的高贵”。缧绁于人生观者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之见,必将陷入自我意志与社会大流的二律背反。
正如作家庆山所言:“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是在洪流中保持不被淹没的姿势。”写作是对自我的抒写,而创造生活又何尝不是对自我的完成?正因于此,生活这一作品,首先但求作者之无悔,其次方为观者之毁誉。若在生活的创造中察言观色,创作便不再从容;若依观者之呼声“遣词用句”,作者也就不再是真正的自我。专注前路者方能行稳致远,左顾右盼者必难从一而终。“毁誉由人,得失不论”的从容专注的奋斗方为书写人生的最好姿态。
而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之中,也只有坚持自我、勇毅独行,才能书写人生独特而不朽的价值。
百岁老人杨绛的宠辱不惊,脑瘫学子的矢志苦读,近代以来无数华人科学家的归国之途,都成为坚持自我的生动注脚。在个人意识勃发的时代背景下,舆论与观者的地位亦随之上升。但“看戏矮人”之语并不能照亮未来,唯“作者”心中的明灯方可烛照未知。作为生活的创作者,应深知唯有坚持自我、书写自我,人生之独特价值才能跃然纸上、经久不灭。
至此应明,快意人生当信马由缰,不可为观者所羁绊。这诚然不是否定“读者”于生活创作之意义,而是“作者”应当一心而往,不落言筌之窠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人生之创作,当有任凭风浪的气概,当有毁誉由人的从容,当有一意孤行的勇气,方有风鹏万里的笔力。
莫听穿林打叶声,须落笔,由己心。但向前,再回首,生命必然给予我们应得的一切与又一次乍喜的心情。
点评
文章开头由作家创作导入类比,引申出观点,显得鲜明、直接。文章论述的主体是“要坚持自我”,并从多个层面铺展论述,论述中作者始终紧扣题意,将作家的创作与生活的创作紧密地类比引申说理。文章的前半部分是阐述为什么不能受“他人意见之羁绊”的理由,后半部分是阐述为什么要“坚持自我”的原因。两部分内容在逻辑上紧密勾连,前一部分是后一部分提出“坚持自我”的论述基础。倒数第二段是文章承上的总结,这段文字中的“诚然”“而”两个词语构成一个退让性复句,既强化了观点,又呈现了思辨色彩,使全文的合理性和深刻性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文中用于论述的论据比较充分,对论据的运用主要采用评述法进行分析,论据在评析中取得了带动论证发展的作用。
本文得分为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