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劲草
摘 要:将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翻转课堂”引入大学思政课教学,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该文从翻转课堂的定义出发,对翻转课堂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优势进行阐述,从课前准备、课上深化、课后巩固3个方面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期探索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育实效的新途径。
关键词:翻转课堂 思政课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7(c)-0092-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将基于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翻转课堂”引入大学思政课教学,正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传统的大学思政课教学中,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边听边记笔记,45min的课堂教学几乎都是教师单方面的输出,学生少有主动参与的机会,教师也就无法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僵化的教学模式容易引起学生的疲惫厌倦心理,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无法融会贯通。而“翻转课堂”利用线上线下的交互优势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大学思政课堂的吸引力。
1 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来源于英语“Flipped Class Model”,也被称为“反转课堂教学模式”,于2007年起源于美国的林地公园高中。2011年,可汗学院发起人萨尔曼·可汗发表的名为“用视频重塑教育”的演讲使“翻转课堂”真正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随后,教师尝试将传统的“课上教师讲授知识、课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进行颠倒,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变为课前学生完成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方式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即“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对教师发布的教学视频、自主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意识,而且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同时,课堂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以及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2 翻转课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将翻转课堂和大学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是对大学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新的探索。借助于新信息技术的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其明显的优势。
首先,对于学生自身而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传统的思政课堂不同,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建构和自主学习,在正式的课堂之前,学生通过自主观看教师提前发布的教学视频进行学习,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以便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同时也可以自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找到问题的答案。然后带着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和问题来到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实现对知识的消化巩固,达到对知识的内化。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自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不再是简单浏览,而是深度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对教学视频进行回放、暂停或重复播放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学生得到锻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其次,借助于互联网和多媒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除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材以外,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此外,互联网可以为学生提供海量的知识源,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扩展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搭建多种学习平台,不仅给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有后续的测评、知识的加强巩固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最后,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加强教学成果。另一方面,对教师自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熟练地掌握对新技术、新平台的运用,才能有效地确保翻转课堂的实施。所以,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可以让教师化压力为动力,与时俱进,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质量。
3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 课前准备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学部分变得尤为重要,成为保证后续学习成效的关键。对于学生课前学习资料的准备上教师要尤为重视。课前学习资料的准备主要分为教师准备的内容和学生自行检索补充内容两个部分。在教师准备的内容部分,通常以短视频为主。关于教学视频的录制,要保持适当的长度,用明确、简练的语言把要学习的重点浓缩到15~20min左右的短视频中,以克服在45min时长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精力这一短板。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易于理解、难易适中。如果学习内容太多太难,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难度太低,则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的呈现方式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所创新,而不是一成不变。比如适当地加入歌曲、动画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的格式应该易于存储,让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反复学习。除此以外,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推荐一些网站、APP等,让学生可以自行对所學知识进行检索补充。
为了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教师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借助教师提供的视频和资料来完成自主学习。课前学习任务形式多样,比如针对学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以此提高课上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3.2 课上深化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注重自身在课堂上角色的转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当好引导者、协调者、促进者。首先,要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困惑进行解答,对重难点问题进行概括的精讲,此外,要注重学习情景的构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让整个课堂活动朝着教学目标进行。以形势与政策课为例,鉴于形势政策课时效性强的特点,在课堂组织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节时,组织学生由浅入深地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如何理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未来相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把前期进行的知识进行内化,加深理解。最后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或小组总结发言,教师给予指导点拨,并对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升华。
3.3 课后巩固
为了对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教师适当地为学生布置作业,或者通过网络平台设置一些小测试,让学生及时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同学们将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解答,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4 结语
“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思政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切实提高教育实效。但同时,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教师的观念要与时俱进,更要加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不断创新,付诸实践,创造卓有成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翻转课堂在大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还有更加广阔的空间,需要在实践中不斷完善,以促进教学的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1] 朱红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3):48-50.
[2] 姬立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82-85.
[3] 徐春婷.基于慕课的思政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