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的音乐空间研究

2019-11-15 02:39董鑫
北方文学 2019年30期
关键词:假定性空间内容

董鑫

摘要:本文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为例对音乐空间在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幻想交响曲》及其浪漫主义时期标题交响乐的发展背景,其次在通过音乐空间的概念,对这部作品进行音乐空间的分析。

关键词:《幻想交响曲》;标题音乐;空间;假定性;内容

在音乐创作中使用标题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的特点之一,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家们在践行自身的音乐美学观念的集中体现之一。柏辽兹作为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标题音乐创作者,其音乐作品《幻想交响曲》在标题音乐乃至整个西方音乐史中都占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善于从其他的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和创作灵感,如印象派美术对印象主义音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中)和真实主义文学对真实主义歌剧的影响(主要反应在当时的意大利歌剧创作中)。标题音乐虽然并非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首创,但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作曲家和作品都颇具规模。标题音乐都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通过用文字的方式来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指引鉴赏者理解音乐作品。所以,在标题音乐作品中都或多或少的表现了一定的空间感,本文即从空间的角度来研究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代表作《幻想交响曲》。

一、《幻想交响曲》的简介

《幻想交响曲》共分五个乐章,柏辽兹为各个乐章分别命名,而且曲式风格各不相同,依次为第一乐章(变化的奏鸣曲式)广板,题为“梦幻与热情”;第二乐章(复三部的圆舞曲)快板,题为“舞会”;第三乐章(复三部曲式)柔板,“在田野上”;第四乐章(复三部曲式)小快板,“赴刑进行曲”;第五乐章由引子与四个乐段组成。

这部作品作为浪漫主义初期的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幻想交响曲》作为一部浪漫主义初期的交响乐作品,是一种浪漫主义艺术思想在音乐创作中的集中体现。作为一部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之后数年即告完成的经典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虽然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也使用了文字作为音乐表现的辅助手段,但是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柏辽兹在其《幻想交响曲》中构建了一个以故事情节为主的发展脉络,即以作品的内容为核心,用音乐所表现的内容作为音乐作品的根本,这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创作(即以形式为主导的音乐创作)相对应。所以,从作品上看,《幻想交响曲》无疑是对古典主义音乐的革新,同时也是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新宣言。

不仅如此,《幻想交响曲》中更是突出的强调了音乐的空间感。从这部作品的几个乐章名上便可得知,五个乐章都是以场景名称来命名,清晰的交代了音乐内容和故事产生的空间。所以,也为本文的空间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二、《幻想交响曲》的空间层次简述

首先,我们在分析《幻想交响曲》的音乐空间之前,先对音乐空间这一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在目前已有的音乐美学观念中,各类学者都倾向于将音乐空间视为音乐时间的附属品。在莱辛的《拉奥孔》之后,人们更加确定音乐与文学一道成为时间艺术的代表。这种旧有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音乐空间的思考和认知。

在本文中,《幻想交响曲》的音乐空间应该大致分成三个层次。第一,文本的空间,主要指乐谱以及音乐所产生的物理声响所占用的空间;第二,场景的空间,即《幻想交响曲》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场景的空间内容;第三,与风格关联的空间,即特定的音乐风格所表现出的空间感,对于本文来说,即对标题音乐的空间感的简要阐述。另,由于本文是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而本文所指的文本的空间是对音乐的物理声响的研究和对乐谱的文本分析,故不对该作品的文本的空间进行过多的阐述。

三、《幻想交响曲》中场景的空间表现

相比于古典主义时期的作曲家,这部作品的新奇之处就在于,其一,它是标题交响乐的代表之作,其二,五个乐章的交响乐套曲结构。那么乐章标题的应用在这部作品中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笔者以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在交响乐的套曲结构上。古典主义时期的交响曲在创作上以形式美作为其评判音乐的主要标准,正如古典主义时期的和声和曲式的应用。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强调内容的表达以及情感的抒发,这就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即内在的以内容发展为驱使动力的发展方式。在《幻想交响曲》中,这种内容的发展体现在剧情上。众所周知,这部作品是以柏辽兹的幻想的剧情为发展的主线,几个乐章的标题所体现的场景正是这部作品描述内容的空间概念的体现。所以,诸多音樂评论家评价《幻想交响曲》打破了古典主义时期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的根本原因,在于柏辽兹使用了故事情节叙述的方式来发展乐曲,且以空间的概念为各个乐章来命名。更是打破了以形式构建音乐的固有音乐创作思维,这一点才是这部作品更加应值得被历史铭记的。

其次,在空间概念的表达上。作品不仅设置的以空间场景为题目的各个乐章的标题,同时在实现标题内容上,柏辽兹也做了很多的戏剧化的处理。如,第一乐章,标题是“梦幻与热情”,在乐曲的开头部分以弦乐开启梦幻的场景,但随着音乐的进行,热情冲动的旋律很快开始显露。两种情绪情感交融且并行发展,表现出一种对于爱情渴望的情感。第二乐章的标题更加直白的表现出描写音乐空间的内容,即“舞会”,在这个乐章中,柏辽兹也使用了舞曲音乐的风格来创作音乐的旋律。所以,在作品的表达中,我们不难发现这部作品表现出的就是一个舞会的空间场景,各种不同的旋律甚至是作品中偶尔出现的不稳定的因素都呈现在这个空间的场景中。另外,第三乐章“在田野上”、第四乐章“赴刑进行曲”和第五乐章“妖魔夜宴”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本作品的故事发展或情感表现都是基于空间来表现的。

再者,音乐作品的空间感的呈现方式。柏辽兹在作品中的另一个开拓性体现在他为自己的作品进行了注解。这种注解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浪漫主义音乐创作思潮的转向。正如舒曼建立了《新音乐报》来宣扬浪漫主义的音乐思想,柏辽兹采用了为作品拟定标题和注解为媒介,让大众来了解这种新型的浪漫主义器乐作品。另外,关于这部作品的研究常常被认为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但其中音乐借助了很多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身,如音乐的空间性表现的实现就基于戏剧艺术中的假定性原则。之所以音乐这种非语义性的时间艺术可以表现空间内容,就是因为戏剧艺术中的假定性也同样适用于音乐的作品中。人们在走进音乐厅或者歌剧院那一刻开始便已经开始接受这个虚拟的舞台,而且开始对这个虚拟舞台上发生的事物付诸真实的情感。所以,这部作品中空间感的呈现方式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假定性”。

最后,在听众心理上的空间内容。不仅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也好(描绘空间的经典音乐作品——《第六交响曲》),或是更早的巴洛克时期的维瓦尔第的《四季》,都试图在音乐的声响中构建一个在现实世界中的具象性的空间,以此来勾起听者在意识中的记忆与联想。在《幻想交响曲》中,柏辽兹不仅表现出了不同的场景,而且把不同的场景连接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的故事。相比于传统的交响乐的表现手法,这种音乐表现形式更类似戏剧的表现手法,虽然没有舞台上的人物表演,但是,标题的场景的指引,以及柏辽兹特定的交响乐写作手法“固定乐思”为作品增添了戏剧的风采。再者,如果说柏辽兹通过作品的各个乐章的标题、介绍和固定乐思手法的使用为听者们勾勒了一个故事、剧情的总体的框架,那么真正为这些故事内容发展填充具体形象的就是听者。因为音乐欣赏中的联觉效应,听者会在聆听音乐之时不自觉的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来补充场景中的画面感。

综上,在《幻想交响曲》这部作品中,柏辽兹通过添加乐章的标题和对各个乐章内容的介绍建立了作品的总体的空间、场景框架。听者在欣赏音乐中来完成整个空间性内容的构建。它打破了传统的以形式为主的交响乐创作方式,代之以内容来决定音乐的表现形式,更是在整部音乐作品中都体现出音乐的空间的作用。柏辽兹的标题音乐创作也为后来的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开辟了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假定性空间内容
话剧表演中的“假戏真做”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浅论戏剧艺术的假定性特征
创享空间
“观演”的革命:舞台假定性与戏曲现代戏
主要内容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