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丁
摘要:“道法自然”乃道家哲学与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晚唐司空图在其《二十四诗品》中将“自然”獨列一品,专文以阐扬之。事实上,以道家思想总结山水田园诗派的诗境风格之美的《二十四诗品》,其自始至终所倡导的,无论是艺术追求,还是处世态度,皆为无为而为的“自然”原则。而作为山水田园诗派之代表的王维与孟浩然,虽在观察视角和写作手法上略有差异,但在艺术风格上几无二致,两人均以平淡质朴的语言表达、诗画一体的艺术格调,将空灵闲远、清新疏淡的自然诗风发挥到了极致。
关键词:自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王维:孟浩然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以诗论诗的文论之集大成者,全文用言简意赅的二十四首优美诗篇,以意象描绘的方式,将诗歌创作的境界风格分门别类、析微察异。在这并无高下优劣之分的二十四种诗境风格中,“自然”品尤为独特而重要,其可视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全篇之核心精髓。这根本原因在于《二十四诗品》自始至终所倡导的,无论是艺术追求还是处世态度,都贯穿了“自然”原则。如“妙造自然 伊谁与裁”(“精神”)、“持之匪强 来之无穷”(“雄浑”)、“倘然适意 岂必有为。若其天放 如是得之”(“疏野”)、“性情所至 妙不自得”(“实境”)、“不着一字 尽得风流”(“含蓄”)、“期之以实 御之以终”(“劲健”)“由道返气 处得以狂”(“豪放”)等,无一不在强调顺应自然是生成诗境风格、修成人生境界的前提和根源。
一、“自然”释义
(一)“自然”概念之哲学内涵
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自然就是人与万物、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来阐述的。(1)要想形成人与万物和谐共生关系,需将人自身存在置于首要地位接纳自己真实模样。道家所说自然无为对万物本然状态的持守,强调人们撇开意欲愿望,以朴素之心处身于万物之中原初境地。老子云“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要遵循事物本性,皆囿于物者只能两败俱伤。最后人的价值也是在社会大环境下得以体现。一个国家若统治者四处征伐杀戮不断,久则天下大乱,是因为治理有悖规律。统治者“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不久社会便繁荣兴旺而天下治矣。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自然”
“自然”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中国美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这一范畴所溢出的理论而书写
的。(2)首先理解“自然”是一种不加修饰的手法技巧,要做到入乎其内而又出乎其外,形成的一种不加雕琢不假修饰的意境风格。例如《渔歌子》,词中白红绿等明丽色彩及富有江南特色的鹭鸟、鳜鱼、桃花水、斜风细雨构成的意境,达到“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作者将流水般韵脚和轻盈节奏融于对自然风光的赞美,淡泊闲适人生情趣隐跃言外。其次“自然”不能简单形容为一种诗文风格。如谢朓诗句“余霞散成绮 澄江净如练”,即使描写目标是富丽堂皇客观景象,合乎事物规律便是自然之作。最后“自然”不是单向所指的现实世界,而是一个由多种意象构成的意境世界,应将其与生活世界辨析。并非任意完成一些粗率意象堆砌就能称之自然。如白朴《天净沙·秋》将选取十二种物象简单罗列,只属描绘现实的自然却不全为营造的自然,缺少表露真情实感之联系,未将诗作赋予实践主体的人情味予以表达。同为悲秋之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视角由下及上自然转换为由远及近,意象紧密相连将羁旅游子在凄婉意境中的悲凉心境点睛。
(三)《二十四诗品》之自然考辩
“自然”品把古人写诗要素揭之而出,所蕴含老庄文化的哲学智慧也融会在文人创作诸多方面。
1.“自然”的艺术追求
“俯拾即是 不取诸临”指作者创作的一种心态,需要在构思作品时不假思索与随感而发的意念灵感。作品经过深思熟虑固然精致却易形成刻板模式,所以庄子提出“调之以自然之命”保持最原始心态方能研习出纯净透彻辞藻。“真与不夺 强得易贫”指作者创作的一类方法。诗作自然而不为噱头增加修饰,才会完整保留自然气息。“幽人空山 过雨采萍”则把着重点放在创作的成品要求。不仅要作者内心不受外界俗世干扰还要人在阅读时仿若归隐山林般自在,才会体悟到自然闲适的诗意。如《江雪》“绝 灭”点出清冷寂寥;“寒 雪”增添肃杀之气,形成了迥异流俗的冷峭格调。
2.“自然”的人生境界
其余三句则是从哲学角度探求“自然”存在价值。“俱道适往 着手成春”核心在顺应道;“如逢花开 如瞻岁新”指报以对自然规律的尊敬热爱,落笔方能文思泉涌;“薄言情语 悠悠天均”语出《庄子·寓言》可见司空图对道家精神的喜爱继承。“自然”哲学内涵贯穿《二十四诗品》始终。“绮丽”品在诗歌风格层面与前者南辕北辙,“浓尽必枯 淡者屡深”却有相同准则即顺应自然变化之道。“冲淡”品是作者写诗时要删减掉繁复框架,与客观世界自然相系。司空图跳出诗歌风格简单分类,以哲学视角总结写诗要素,概括凝练与诗歌共存的文化意蕴。
二、“自然”视域中的王孟诗歌
王维和孟浩然作品译旨与《二十四诗品》更是紧密相连。虽然两者在诗歌创作手法和观察视角上表现略有不同,但都以自然为诗作导向成就一番山水田园天地。
(一)平淡质朴的语言表达
王维诗歌“从遇合生活流露性情到呈之于诗再到诗的效果,悉本天然,虽终不能完全没有人为,但其人为亦本来就出自天然,故此类自然相对来说是比较彻底的自然”。(3)他擅长用另辟蹊径诉说牧歌式美,如《山居秋暝》新雨过后天色初晴,空山有人假借无人,从侧面映衬村落安谧静美。与“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山水空灵中抒写生生不息。又如《渭川田家》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牛羊涌进小巷回家;老人拄着拐杖在门口张望为等待孙儿放牧归来;田地里麦穗已低下了头,幼蚕也吃饱桑叶歇息;丰年在望甚是一番和平美好之景。王维用百姓生活里最常见自然景象白描勾勒,将写景抒情衔接得恰到好处,不事雕绘又显淳朴。
孟浩然一生时光多数在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度过,甚是喜爱家中田园风光,享受南郊庄园里僻静生活。因此直抒胸臆成为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如《春晓》零星雨滴中风携带温柔春意,花瓣飘飞又添一抹明艳,诗作质朴纯净且句句自然,无刻画之迹。所以艺术境界的显现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尤其是山川景物烟云变灭,不可临摹,须凭胸臆的创构才能把握全景。(4)孟浩然诗风自然还源于体察生活细节,如《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从生意盎然的自然界获取生命启迪体悟生命力量。在角色愉悦对话里叙述主人的热情相邀和诗人闲来做客的轻松自在,诗作结构没有浓墨重彩错综复杂,而是从平淡生活里直接呈现美。
(二)诗画一体的艺术格调
王维山水田園诗艺术特色是典型“诗中有画”,并在山水形象中融入自己与众不同性格。如《山中》小溪经流石子留下似露水的痕迹是清色;寒冬红叶随风飘落是零星红色;雨后苍翠山上是青绿色。原为暖色调红叶被山林青浓绿重覆盖叠加后却产生凛冽寒色。这首诗不是单一色彩取景而是由多层次光色结合,对捕捉运用自然色彩恰到好处,诗意和谐优美活泼带有生意给人浑然一体印象。他后期大部分山水田园诗往往渗透着虚无冷寂,形成一种疏秀广阔的艺术风格。王维总能在记录自然风光时营造出“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的明秀诗境,让人体悟到摆脱尘世烦恼“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的宁静心境。
对于光影捕捉以及色彩把握,孟浩然也同样具有敏锐直觉。在景物随着时间推移或是由于空间位移时总能发现独具韵味的色彩美。比如《早发渔浦潭》初始破晓光线微弱显得隐约朦胧;随后阳光灿烂色彩亮丽,物色清美下映衬出江面宽广辽阔;佳人小憩后又遇流光溢彩;最后光色尽收眼底。又如“微云淡河汉 疏雨滴梧桐”微云是白色,河汉是银色,疏雨是透明色,梧桐是绿色,多层次色彩拼接。两首诗作色彩纷呈,景观随着时间推移融入空间转换,可谓光影结合之典范。
总之,王孟都以生活常见意象取景,符合选取自然风光这一现实基础,在创作语言和写作手法上也合乎宣扬朴素无华的行文准则,诗作也都蕴含老庄哲学。故王维有“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闲趣 和“坐听闲猿啸 弥清尘外心”愿望。孟浩然也秉承了“上德如流水 安仁道若山”和“渐通玄妙理 深得坐忘心”生活导向。
(三)略显差异的创作理念
同为旅途之作,王维以静态写生为主将自然景观尽收眼底;孟浩然总为跳跃性视线,将重心放在展现山水风光朝气蓬勃的律动感。所以王维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虽都属“自然”品,但他们在诗歌修养感觉以及才性方面都是很不相同的。(5)
王维喜将情感以画外人的客观视角冷静陈述。如“日暮飞鸟还 行人去不息”视线在人和飞鸟之间切换,不知飞鸟厌世要重返旧林还是游子想重返家园。又如“回瞻旧乡国 渺漫连云霞”回首再看不到故乡,用客观叙述代替直接抒情。同为济州之作《登河北城楼作》院落隐约在云雾里;山峰苍茫气息凛冽;篝火映衬着船夫只身一人;夕鸟漂泊无依折返渔家。诗人把主观忧愁在宽阔天地间流动的江河收尾,使情绪客观化。
孟浩然偏爱水上出行,诗歌灵感多显动态,又因长期在外漂泊隐居形成其豁达风格而注重直接抒情。如《宿建德江》把万千思绪融入空旷寂寥之境再转远处高悬明月,“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整首诗视线虚实跳跃形成风韵天成的意境美。又如“叠嶂数百里 沿泅非一趣”数百里山峦叠嶂引起视线起伏,不局限于近距离静态视觉成像,使此诗立意独树一帜。
总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哲学和美学基础是老庄所提倡的任乎自然,反对人为”。(6)老庄哲学对诗品创作有奠基作用,而“自然”一品又是道家精髓体现,因此理解辨析其定义及审美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王维和孟浩然将追求自然天成判定为最高审美理想。他们不追逐世俗功名利禄不涉及旁采博取,静心虔诚写出自然之作。联系把握诗品与王孟诗歌之间关系,能更好体悟到空灵闲远诗境,欣赏到清新疏淡之美感。
注释:
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的相互诠释在心物一体中人成其人物成其物》,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0页。
朱良志:《二十四诗品讲记》,中华书局,2017年,第78页。
张国庆,窦薇:<自然—贯穿《二十四诗品》的美学精神>,学术探索,2014年8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1页。
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盛唐诗》,三联书店,2004年,第2页。
张少康:《司空图及其诗论研究》,学苑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