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桐辉 海南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局
经统计分析海南省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站发布的造价数据,2014年至2019年6月,海南省主要供应市县的河砂出场均价走势如图所示:
统计分析显示,2014年至今,我省砂价已上涨超过200%,其价格波动情况大致如下:
2015年4月份之前,我省河砂均价在40-50元/立方,砂料供应充足,价格平稳。2015年5月砂价上涨至70元/立方左右;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中央环保督查组督查开始前,砂价在70-95元/立方波动;2017年8月至今,价格波动上涨,截至2019年6月均价已突破120元/立方。
因生产供应及需求的地域性失衡,不同市县的砂价呈现较大分化,2019年6月,海口市河砂出场价达到180元/m³,昌江县仅为70元/ m³。因砂料供不应求,施工企业不得不放弃设计及概算批复的砂场而转移购买,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包括非合规方式)加价采购砂料。根据调查,通过其他途径购买出场价约增加75元-135元/m³;原来就近采购的砂料转变为跨市县转移采购,平均运输费用成本约增加150元/m³。
根据海口绕城高速公路二期、山海高速、海南白沙快速出口路等5个项目的转移采购统计分析,转移采购数量约为70万 m³,约占总设计量的50%,增加成本约1.54亿元,平均每吨增加144元。2018和2019年度转移采购数据分析,分别由2018年38%增长至2019年的53%,转移采购比例快速提高。如表1所示:
表1:部分重点公路项目砂料采购成本增加情况表
我国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在水电建设项目中使用机制砂,经过60多年的实践及研究,机制砂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手段日趋成熟,生产过程产生的粉尘、噪声和废水等污染在经济性条件下可控甚至降低至对周围环境无影响。在公路建设领域,机制砂生产也可以取材隧道开挖洞渣进行二次加工进而减少对天然矿石资源的开采,从而对矿产资源进行了保护,目前海南省山海高速公路建设已有相关案例和经验。
截至2019年7月,已出台1个机制砂应用国家标准,交通、建筑、铁路等部门已出台4个行业标准,贵州、广东、广西、吉林等7个省份已出台地方标准。
目前,机制砂普遍应用于贵州省公路建设,在云南、广东、广西等省份公路建设中均有成功使用经验,例如港珠澳大桥路面施工。海南省与广东省毗邻,地质岩层结构比较接近,目前广东省在花岗岩机制砂的生产及质量控制方面已经成熟,完全可以借鉴。
1.机制砂的生产成本低于河砂出场价。根据调研,2019年6月,普通机制砂生产成本大约为52.5元/m³,采用精加工工艺生产机制砂的综合成本大约为90元/ m³,均低于我省河砂120元/ m³以上的出场均价。推广机制砂供应后,可以平抑河砂出场价约15-75元/ m³。
2.机制砂能够有效消除砂料生产的地域不平衡问题,降低转移采购的运输成本。当前在建公路重点项目主要从昌江县采购砂料,平均增加运距约100公里,如就近生产及采购机制砂,可节省运输费用成本约135元/ m³。
3.“十三五”末期海南省公路建设推广应用机制砂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经调研统计,“十三五”末期,我省公路建设项目砂需求量约288万m³,预估缺口共202万m³,占70%。按“十三五”末剩余19个月计,月均缺口约10.6万m³,高峰缺口约20万m³/月。截至2019年6月,海南省各重点公路项目机制砂平均使用率仅为12%。机制砂推广供应后,公路建设项目中粗砂的预算价(采购价)至少可节省180元/ m³,“十三五”末期中粗砂需求缺口量按约187万m³计,可节省投资资金3.36亿元(约占总投资的2.3%)。目前,海南省“十四五”公路建设投资计划尚未公布,长期经济效益可期。
4.海南省具有生产机制砂的地质条件。根据海南省石场调查分析,海南省石场的石质有玄武岩、多孔玄武岩、花岗岩、石灰岩、灰绿岩、蚀变闪斜煌岩,其中玄武岩分布于海南北部地区,澄迈福山和琼海泮水一带最有代表性;多孔玄武岩主要在海口火山口周边及儋州木棠一带;石灰岩分布昌江一带,三亚地区的石场材质有灰绿岩、蚀变闪斜煌岩和花岗岩,其余地区都是花岗岩。根据各省的实践经验,不同岩性的在机制砂可配置不同强度的混凝土,用于公路建设的不同部位部位。
5.海南省机制砂生产的选址建议。根据调研,1台中型机制砂设备产能为200m³/小时,月产量约7万m³,3套设备可满足海南公路建设缺口。海南省的陆域形状为梨型,南北轴距约300公里,东西轴距约150公里。因中部市县为海南省生态保护核心区,开采严格受控,在考虑经济运距半径不超过80公里的前提下,建议在海南省沿海市县现有石场或储备开发石场中按照接近等边三角形的原则,选取3个点作为生产基地,力求覆盖全省公路建设项目,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