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绘美丽中国

2019-11-15 04:53:46胡利娟
绿色中国 2019年22期
关键词:林草种苗种质

文/胡利娟

种苗,既是林业草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又是提高林地草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根本。

然而,无论是培育优质的物质产品,还是提供良好的生态产品,都离不开优良品种培育而成的健康稳定的林草生态系统,都必须在良种繁育、壮苗生产上下功夫做文章。那么,我国林草种质资源“家底”如何?为什么要启动第一次全国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此举将对林草业的发展到底有什么作用?

“大路货”严重过剩珍贵树种供不应求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要下决心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政策措施。2016年开始施行的新修订的《种子法》,对种质资源保护、体制机制创新、品种审定与保护、种苗市场监管等进行了全面规范。近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反复强调,要加快种业创新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些重大举措,为林草种苗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目前我国林草种苗事业仍存在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林草种苗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同时,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不高,基层专业人才匮乏,资金投入明显不足,严重制约种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全国林草种苗工作会议上作如上表述。

据全国苗木供需分析研究组提供的《2019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显示,当前,我国苗木供需最大的问题就是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张建龙介绍说,2018年,全国可出圃的苗木约430亿株,当年造林绿化实际用苗量仅为165亿株,过剩苗木高达265亿株,其中松、杉、杨、槐等品种占90%,而珍贵树种、乡土树种、优质经济林等品种却供不应求。

由此可见,造林绿化的苗木中“大路货”严重过剩,有的树种却是一苗难求。种苗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十分突出。

“分析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供求信息不对称,特别是缺乏全国性、区域性苗木供需统计分析来引导苗木生产者和使用者的行为。”全国苗木供需分析研究组如此表示。

保存“重要乡土”种质资源“摸底”启动

作为绿化国土的物质基础,林草种苗还是改善生态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林草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狠抓林草种苗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国共建成各类良种生产单位1500多处,其中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294个。共生产林木种子1.7亿千克,苗木2800多亿株,审定认定林木良种3224个、草品种106个,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提高到65%。建成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99处、草品种中心库1处、国家种质资源圃17处,共保存林草种质资源近10万份。搭建各级各类、线上线下种苗花卉交易市场近100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种苗交易平台体系。出台《种子法》配套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00多个,形成了以《种子法》为核心的种苗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林草种苗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有效途径。”张建龙说。

然而,种苗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总量供给严重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种苗基础工作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在严重制约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不利于提升国土绿化成效,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也正是因此,我国今年首次启动林草种质资源普查。

张建龙强调:“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摸清我国种质资源家底,收集保存各类林草种质资源15万份,林草种质资源DNA样本20万份,使我国珍稀濒危、重要乡土乔灌木树种、竹类、藤本植物、野生花卉及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和潜在利用价值的草本植物种质资源得到安全保存,为我国林草事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基础保障。”

夯实良种基础“苗”绘美丽中国

为推进林草种苗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8月21日出台的《关于推进种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力争到2025年,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要达到75%,商品林全部实现良种化,草种自给率明显得到提升,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基本建立,种子生产供应体系更加健全,种苗市场监管水平全面提升,种苗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基本形成,制约种苗发展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种苗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对此,张建龙指出,下一步,将采取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培育林草良种壮苗等举措推进林草种苗事业发展。除了逐步建立起国家、省两级和原地库、异地库、设施库三种方式的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外,还开展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建立国家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并选育一批耐瘠薄、耐盐碱、抗病虫害、抗干旱的乔灌木良种和抗逆、广适、高产的优良草种。认定一批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亟需的乡土乔灌木良种和优良乡土草种。

同时,还要培育一批种苗产业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推广林苗一体化栽培模式,推动种苗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共赢;创新完善“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扩大国家良种补贴资金规模。将各级各类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地、良种选育研发基地、科学研究合作交流基地和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推进科研生产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林草种苗种质
龙江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00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鼎牌种苗有限公司
长江蔬菜(2021年19期)2021-11-16 01:24:22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2021年5期)2021-06-30 02:26:22
林草风采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小小种苗不简单 一年赚回上百万
新农业(2016年23期)2016-08-16 03:38:09
贵州玉米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核心种质库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