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及教育策略
——以H大学为例

2019-11-15 07:32
长江丛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价值观政治思想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十八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习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各类重要会议和场合都多次强调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以及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意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滋长蔓延,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诸多新问题和新形势。高校是一个思想交流活跃、信息交互迅速的场所,使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了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寻有效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策略,促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高校政治稳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以H大学为例

为了更好地了解H大学在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从对意识形态的基本认识、基本政治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度等多个方面,了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现状。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93%)、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且满意43%;认同但有些不满意5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非常认可41%;认可56%)等方面都是持认可的态度。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89%的学生表示认同,也有9%的学生表示不关心,仅有2%学生不认同。在对于自己成长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方面,93%以上的学生认为“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方面,学生表现出不同的理解。认为学校(23%)、社会(32%)、父母(28%)和自身(17%)都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比例稍多一些的学生认为受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更深刻一些。

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还是比较高的,也认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但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还存在保留意见。有67%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或是没有效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不高的主要的原因在于认为这类课程内容枯燥乏味(23%)、整体深奥难懂(14%)、教学形式单一(45%)。

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对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持认可的态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也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还不够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不统一,进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存在一些意识形态安全隐患。

首先,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识还不够。8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平时偶尔涉及或从未涉及意识形态问题,29%的学生认为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是“无所谓”的事。有58%的学生知道别国会通过电影、电视剧、漫画、网络宣传等形式宣扬其国的价值观,这是文化渗透的方式,目的是瓦解我国意识形态;但是对“文化入侵”、“西化”和“分化”战略等只停留在“听说”的层面,并未深入了解。

其次,由于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意识形态安全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而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存在一些意识形态安全隐患。如当前学生了解国外的渠道主要是通过电视(18%)、电影(38%)和网络(32%);仍有15%的学生“不知道”或是“不关心”别国通过电影、电视剧、漫画、网络宣传等形式宣扬其国的价值观,也不了解这是一种文化渗透方式,目的是瓦解我国意识形态。正是因为这种“不知道”、“不关心”、“不了解”,导致大学生在接受这些信息的过程中,缺乏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和渗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三、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时期又是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最多、影响最丰富的一个阶段,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从内部因素看,一是大学生自身意识形态安全意识较弱,这主要由于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安全的认识不足造成,未能意识到其重要性与紧迫性,进而也缺乏必要的重视和防范意识。二是部分教师思想意识不够强,对意识形态安全认识不到位,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深度理解,有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的只对学生进行简单说教,未能真正联系学生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甚至有部分教师自身政治立场不坚定,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忽视了教师个人言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当前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模式仍然比较单一,多以理论说教为主,形式还不够丰富,学生参与度、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有效性。

从外部因素看,大学生处于思想的转型期,进入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再加上网络时代信息化迅速发展,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渠道接触到各类思想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有西方国家的蓄意西化和分化。大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作品等各种渠道接触到各种社会思潮,又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同时,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突显、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文化交流与渗透过程中多元价值观的影响等诸多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

四、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教育策略

首先,必须加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统领地位。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各国的斗争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意识形态的斗争都会存在并且复杂而尖锐。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开放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西化和分化行为,我们必须对此保持清醒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统领,夯实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基础。

其次,必须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和网络阵地建设,形成高校教育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育合力,在高校营造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氛围。因为大学生是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同时也是最容易接触和接受新思想的群体,必须增强对网络空间舆情的管理,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意识的引导和教育,增强大学生政治敏感度和政治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防止被“有心人”错误引导或利用,在不知不觉中做出危害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

再次,要不断完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利用好“第一课堂”,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度和认同感;同时,丰富“第二课堂”内容与形式,通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参与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实现“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让每个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并自觉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猜你喜欢
价值观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我的价值观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价值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