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水利遗产的历史形成与空间分布特征

2019-11-15 09:06干有成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长江丛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运河水利遗产

■干有成/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

一般认为,“水利遗产”是指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创造的并保留到今天的具有一定历史、科学或艺术价值的文化遗存,以灌溉工程、防洪工程、城市水利、运河工程等为主要功能效益,包括河道(运道)、水库、堤、坝、圩堰、闸、站、桥涵、码头、灌区、渠道、水利枢纽等。由于自然地理和地貌变迁的特殊性,江苏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留下丰富的水利遗产,据谢友宁《江苏水工遗产现状、问题及保护策略研究》一文披露,江苏省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中水利遗产达2894处,数量众多。

一、江苏水利遗产的历史形成

(一)先秦时期

通过考古发掘,地处太湖流域的江苏苏州唯亭草鞋山遗址发现了水田遗址,昆山绰墩遗址则发现了水田、水沟、水塘、水井等遗迹,表现出蓄、引、排相结合的水工技术。宿迁泗洪县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顺山集遗址,发掘出了环濠设施,是江苏文明史起源的重要见证。

此外,据说大禹治水,疏九江、决四渎,在地域上就已经包含了今天的江苏。先秦时期的江苏境内先后涌现出吴泰伯开伯渎港、伍子胥凿胥河、春申君黄歇治理芙蓉湖等水利名人和事迹,他们的治水、用水活动,改善了当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大大促进了地域文明进程。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在江苏扬州开凿“邗沟”,成为了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发端。正是开凿“邗沟”等诸多的治水实践活动,引发了诸子百家竞相论水,关于治水的哲学思想逐步形成。

(二)秦汉至六朝时期

汉代和六朝时期,江苏境内水利建设的重点,逐渐从江南地区延伸到江淮地区。如西汉的吴王刘濞开茱萸沟,即后来的通扬运河;东汉的张禹、马棱、邓艾等人,在江淮地区开发了蒲阳陂、广陵陂、白水陂等人工筑堰形成的水库,灌溉了大片良田。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孙权重点建设了江南的水利设施和运河,在南京开凿了运渎、潮沟、青溪,修建了石头津、方山埭,开凿破冈渎连通了秦淮河与太湖流域水系,奠定了成就六朝都城南京千年辉煌的水利基础。

曹魏政权的陈登则在淮扬一带开邗沟西道,筑捍淮堰等,奠定了后来洪泽湖大堤的基础。西晋时,陈敏据江东,派遣他的弟弟陈谐筑堰,拦马林溪水成塘,称练湖,溉田数百顷。南朝梁代修筑的浮山堰,当属江苏水利史上的超级工程之一。

(三)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北方人口大批南移,带来了江淮下游及江南地区的快速开发,江苏境内的水利建设也逐步兴盛起来。其一,隋炀帝杨广为了发展漕运,开通了南北大运河,影响了此后千余年江苏水利发展的格局。其二,在江淮地区东部的沿海出现了抵挡海潮的捍海堰。其三,此时太湖地区水利开发逐步成熟,娄江、吴淞江等入海水道的治理不断推进,涌现出了于頔、王仲舒、李素等治水名人。

隋大业元年(605)三月二十一日,炀帝命令尚书右丞皇甫议征发河南、淮北各郡的百姓,共一百多万人,开凿通济渠。与此同时,杨广又诏令淮南民夫开凿邗沟。这项工程主要把伐陈时疏通开凿的山阳渎拓宽,改道不绕射阳湖,而直奔长江。至此,长安到江都实现直航。

(四)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江苏境内水灾频繁,特别是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夺泗夺淮入海,致使苏北地区水系紊乱,水灾更为频繁、严重,治水成为当时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这一时期,在与水患斗争的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不少水利专家,如苏轼、范仲淹、王安石、沈括、任建中、沈起、单锷、嵇安等。

宋代的范仲淹修筑了北自大团南至富安的捍海堤,称“范公堤”。二十年后,海门知县沈起又新筑捍海堤百里,与范公堤首尾相接。后世范公堤又屡次修固和延展,逐渐形成了起自阜宁,经盐城、东台、海安、如东、南通,直抵启东吕四的长堤,号称八百里,发挥着“束内水不致伤盐,隔外潮不致伤稼”的功用,其名仍是范公堤。苏轼在黄河水患时,带领徐州百姓在城外修筑了护城黄河大堤,保护了城市的安全,并修建黄楼进行纪念。苏州的郏亶、郏侨父子则致力于太湖入海水道的治理理论和实践,成为吴中水利的先驱。

(五)明清时期

明代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为了建立以南京为核心的漕运体系,他派崇山侯李新开凿了沟通水阳江水系和秦淮河水系的胭脂河,在胥河上修建了广通闸,让太湖地区的漕粮赋税可以直达都城。永乐皇帝迁都北京(1421年)后,恢复了南北大运河漕运体系,其中徐州至淮安段的黄河被作为漕运运道使用。期间,涌现了陈瑄、刘天和、万恭、潘季驯等治河名臣,其中潘季驯因为治理黄河取得成功,被称为“千古治黄第一人”。

清代初年,治河、治运依然是江苏境内水利建设的重点,包括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在内的清代帝王都十分关心黄河、运河的治理。靳辅、陈潢、张鹏翮、苏勒、高斌、嵇曾筠、黎世序等都是功勋卓著的治河名臣。民间则出现了郭大昌、冯道立等地方水利专家,为江苏水利事业做出过贡献。清道光年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五年(1832—1836年间),治水踪迹遍布江苏,包括修浚浏河、白茆河以及七浦诸河,筑宝山海塘,修张官渡的正越二闸等,进行了成功的治水实践。

(六)民国时期

民国年间,中国水利的发展逐步过渡到专家治水、科学治水的近代水利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江苏始终是近代水利发展的引导者。清末的状元张謇,致力于导淮、治江等水利事业,建立测绘特班、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等培养水利人才,亲自带领水利专家辗转于苏北各地开展水利测绘,并引进国际水利专家共同商讨水利工程的实施对策等,均体现了他以水利兴国、兴乡的决心。直接参与创办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李仪祉,在治黄导淮、整治运河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940年,黄克诚率八路军第五纵队解放了沿海广大地区。阜宁县长宋乃德为解除沿海人民遭受海潮之苦,先后动员了十多万民工,花两年时间,筑成了挡潮大堤,沿海人民将该堤称为“宋公堆”,生动诠释了“为民兴利者得民心”的古语。

(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的建设与发展更是从治水开始的。兴水利、除水害。江水北调,分淮入沂;筑堤行洪,建闸控制,疏堵结合;筑库蓄水,修渠输水,建站提水等。留下了遍布江苏大地的水利遗存,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水利成就的重要见证。

二、时空分布特征

(一)南北大运河、黄河故道沿线是江苏古代水利遗产的集中区

宋元明清时期,黄河夺淮入黄海,带来了泥沙和洪涝灾害,在借黄行运的时代,“治河”成了“保漕”的重要任务,历代投入河工的人力物力巨大,留下了气势磅礴的堤防遗存。古清口水利枢纽是黄、淮、湖、运交汇之地,留下了丰厚的水利遗产,是中国古代水工水利技术的集中展示地。大运河沿线城市如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地城市格局受运河工程影响较深,如苏南的常州城内有春秋运河、隋唐运河、明清运河、现代运河四条运河河道。无锡也有运河从穿城而过到环城而过,再到绕城而过的历史。

(二)江苏运河工程遗产呈网状分布

江苏运河工程遗产呈以大运河为主线,以通扬运河、盐河、串场河、丹金溧漕河、胥河、破冈渎、胭脂河、娄江等支线的网状分布。其中,胭脂河、破冈渎、胥河是为了连通江南运河与南京秦淮河的切岭运道,体现了江苏运河工程的特点。通扬运河是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开挖的运盐河道,随着海岸线的向东延伸,河道也不断向东扩展,与串场河一起勾连淮南各个盐场。淮北盐河,则是清代开挖连通淮北盐场与淮安大运河的运盐河道。苏州地区历代开挖了盐铁塘、致和塘、元和塘等,通江达海,改善了区域水利条件,也推动苏州的繁荣。

(三)江苏沿海地区的历代海堤与串场河以东是海洋水利遗产集中区

范公堤起源于唐代常丰堰,是挡潮蓄淡的重要水利工程遗产。随着宋元以后范公堤以东的海岸带快速淤涨,形成了大片滩涂地,海滩开发过程中(主要是海盐和民国时期的废灶兴垦)留下了大量水利遗产。在滨海地区还有解放前修建的“宋公堤”遗存,南通地区有民国时期修建的挡潮墙遗迹。由于南通沿江地区为江流冲击,张謇在沿江修建了水楗保护江堤,至今留有遗存。

(四)里下河地区水利遗产以水城一体、水网纵横和垛田水文化景观为特色

里下河地区地处串场河以西、大运河以东,地势低洼,历史上常年遭受水患侵害,兴水利,除水害是这一地区民众与水相处的迫切愿望,逐步形成了水城一体、水网纵横的水利格局。

(五)太湖地区溇港水系、塘浦圩田、通江河道及高乡与低乡相关水利遗产是地域特色

苏州垂虹桥的吴江水则碑是体现苏州太湖以东地区治水的重要水利文物,吴江塘路遗产见证了太湖水网地区逐步开发的进程,至今江南水乡古镇还是以古桥遍布、水网纵横著称,如吴江同里有大小岛屿15座,古桥梁49座。

遍布苏州、无锡的塘浦水系是历代民众总结的水利措施,如杨林塘、七丫塘、元和塘、致和塘等大型塘浦水利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太湖水东泄的通道,也为苏州利用长江一日两潮的水资源提供了通道。此外,高乡、低乡水利的区分实施,则是江南圩田与沿江沙地治水的不同策略,逐步形成了高乡棉、稻皆宜,低乡以稻作为主的农业格局。今天保留在苏州常熟、昆山等地的塘浦圩田遗迹是重要的灌溉遗产。

(六)长江沿线地区以“扎根长江”“防止洪涝”作为水利遗产特色

长江江苏段地处长江尾闾,河势变化较大,为了能够初步控制江流走向,水利工作的重点是保护关键节点,如三江矶节点、徐六泾节点、防止塌江,确保相对稳定。解放后,沿江地区纷纷将水利设施扎根长江,通过梯级调水,实现水资源的利用。

(七)宁镇丘陵地区水利以山地塘坝水库、“长藤结瓜”、干渠与高空渡槽、河谷圩田为特色

宁镇丘陵地区修建塘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的赤山湖,比仪真、扬州地区“五塘”要晚,明代初年大修水利,南京溧水境内就有数百座塘坝,奠定了山地土地开发的水利基础。到了解放初,大规模兴修水利,尤其是“农业学大寨”,全面开发丘陵山地的土地资源,修建干渠引江河水上山,通过修建水库塘坝设施调蓄水资源,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水利遗产,是对1950年至1970年代这个“水利世代”的历史见证。

(八)石臼湖、固城湖圩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圩田水利遗产

石臼湖、固城湖地处水阳江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早在春秋时期就形成了相国圩,以后逐步围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圩区水利遗产,而且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是不可多得的水利灌溉遗产。以相国圩为例,圩堤及水牮、水垱、内撑、内垅保存完整,陡门设施保存完整,圩内三级水位的坝沟、垾子、沟等圩内水利格局完整,管理圩区防灾的圩局也还有保留,这是江苏境内水利遗产的一大特色。

注释:

①谢友宁,窦慧玲,盛志伟.江苏水工遗产现状、问题及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J].东南文化,2012(5).

②南京博物院.《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文物资料丛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③苏州博物馆,昆山市文物管理所,等.江苏昆山绰墩遗址第一至第五次发掘简报[J].东南文化,2003.

④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泗洪县博物馆.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2014(4).

猜你喜欢
运河水利遗产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向水而生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遗产怎么分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遗产的分配
千万遗产
遗产之谜